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6|回覆: 0

[古代科技] 農業起源與中華文明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0-8-25 11: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農業起源對人類古代文明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我們知道,全世界有三個主要的農業起源地――我這裏講的農業主要是指穀物農業,是栽培作物。  

  一個在西亞,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圍地區。這個地方是小麥與大麥的起源地,也是綿羊和山羊的起源地。這種農業叫做有畜農業。這類栽培農業分兩種,一種是有畜農業,一種是無畜農業――就是只有栽培作物,不養家畜。西亞的農業是有畜農業的,這種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便產生了兩河流域的文明,就是古蘇美爾、阿卡德和後面的巴比倫。這種農業傳到尼羅河流域,產生了古埃及文明;傳播到印度河流域,產生了古印度文明。這個印度河大家要知道,現在不是在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跟印度原來是一個國家,都叫印度。所以這個以小麥、大麥為基礎的農業,傳播範圍相當廣,在歷史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個就是中國,中國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黃河流域起源和發展,後來成為中國北方的主要農作物。北方現在主要的穀物是小麥,而小麥又是從西亞那邊傳過來的,不是中國原生的。中國的長江流域是稻作農業的起源地。所以中國是兩種農業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為主的農業,南方長江流域是以大米、稻作農業為主的農業起源地。西亞那邊小麥、大麥是在一塊兒的,它不是兩個系統,這跟中國是有所不同的。  

  第三個是在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我們中國現在也大量地種玉米,玉米是在明代才傳過來的。美洲的農業是無畜農業,它沒有家畜。它是以玉米為主體,還有南瓜、豆類,所以這個玉米、南瓜、豆子,在印第安人的傳說裏是叫做『農業三姐妹』。  

  世界上最主要的農業起源中心,就是這麼三個。它們都對後來古代文明的產生起了決定性作用。美洲有美洲文明,大家知道現在美洲的印第安古代的文明,像瑪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年代也比較早,當然比中國還晚一點。但是它的影響範圍僅限於美洲。中國的文明代表了東方文明,它對周圍的國家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而西亞的,兩河流域、埃及和印度河流域的種種文明,後來發展為古希臘、羅馬文明,這就是西方人的古代文明。所以就全世界看,或者說是有三大文明中心,或者說是有兩大文明中心――也就是東方、西方,中國佔了一方,這個與農業的起源和發展有非常大的關係。  
201082511399489.jpg

陝西半坡村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穀子


  
  【解開稻米起源地之爭】

  幾十年以前,在考古學還沒有充分發展起來的時候,研究農業起源的主要是農學家。農學家根據栽培種與野生祖本的關係,根據各品種的分類,總之他們的根據是植物的基因庫,基因種類多樣化的地方,就應該是農業起源的中心。所以一般都認為印度是稻作農業的起源中心。後來日本學者提出山地起源說,認為東南亞北部的山地,包括中國的雲南,泰國、緬甸、越南北部,還有印度的東北部,這個區域是稻作農業的起源中心。  

  有一個很有名的日本學者,叫做渡部忠世,他寫過一本叫做【稻米之路】。他在印度、泰國、緬甸的北部找了一些寺廟,這些寺廟是用土坯蓋的,土坯裏面有稻穀。他採集了標本,從稻子的形態上做了一個排比,他的結論是稻穀從那個山地向湄公河流傳,也就是現在的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一帶,這叫湄公河系列。我當時就跟他辯論,問他採集的那些稻子有多少年?他說起碼有一兩百年了,那個寺廟蓋了兩百多年了。我說栽培稻子有幾千年了,你兩百多年排出來了有什麼用,跟起源有什麼關係?比如中國有個占城稻,占稻很明顯是從越南占城傳到中國的,那不等於說這個占稻是越南起源的?北京的京西稻是從日本弄來種子栽的,那不等於說這種稻穀是日本起源的?實際上,這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光是農學家的研究,還不能弄清楚這些農作物是怎麼一步一步演變到現在的。考古學就有這麼一個優點,它可以把年代排比得非常清楚,哪個最早,哪個比較晚,怎麼一步一步發展下來,然後把年代排列以後,再來排稻穀種子,看看它有什麼變化,它是怎麼變化的,它的源頭是一個還是兩個甚至多個?但是在排比稻穀的形態、基因的時候,還是要靠農學家。  
2010825113955824.jpg

新石器時代的石制農具


  
  【什麼是農業產生的原動力?】  

  中國是一個大國,有960萬平方公裏,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於農業,更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能成為農業的起源地。中國的自然地理,大體上是這麼一種態勢,周圍有高山、有大海,大體上自成一個地理單元。  

  從氣候上來講,中國有幾個帶。一個就是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北,包括新疆、甘肅的一部分、寧夏的一部分和內蒙古這一帶,這是一個西北乾旱區。這個地區的面積大約佔全國的1/3,人口比較稀少,有大量的草原、沙漠和高山。這樣的地方不適於農業的起源。然後是青藏高寒區,就是西藏,還有青海的一部分。這個地方佔全國的土地面積22%左右,將近1/4,當然也不適於農業的起源。然後東面這一部分,叫做東部季風區,這是受到東南季風影響的地區,也是中國現在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這個東部季風區,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多,但人口佔96%。其中人口更密集的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個東部又分成四塊。最北面叫東北,東北氣候比較寒冷。中國的農業是在一萬多年以前起源的,那個時候這個地區氣候更冷,那是在更新世,更新世有一個時期叫冰河時期。後來進入全新世,這個時候氣候逐步回暖,但是它在回暖期間還是比較冷的,不可能是農業的起源地。中國的南方――南嶺,在湖南、江西和廣東、廣西之間,也叫五嶺,這個地區以南,就是包括現在的廣東、廣西、海南島、雲南的一部分,台灣的一部分,這個地方我們平常通稱為華南。這個地方因為緯度低,氣候變化對它的影響很小,它是長夏無冬,或者說夏天特別長,冬天特別短,因而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那裏的人沒有生活壓力,因此也沒有發展農業的動力。  

  只有兩個地方,一個黃河流域、一個長江流域,這兩個地方歷來人口比較多,在這裏可以發現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址。這兩個地域都有一個漫長的冬季,冬季的食物資源比較缺乏,先人就得想法子來增加食物的資源,這就是農業產生的一個社會動力。而這兩個地方又恰恰有可以栽培的野生祖本植物。小米的野生祖本、粟的野生祖本,就是狗尾草,這裏到處都是;黍的野生祖本在華北地區也能找到,有野生黍。所以人們可以栽養它。那麼在長江流域呢,有野生稻,到現在還有,江西、湖南都還有,這些地方是野生稻分佈的北部邊緣。為什麼許多農學家考慮野生稻從印度起源、從山地起源,還有一些農學家考慮從華南和東南亞起源?因為這些地方野生稻非常多。長江流域野生稻很少,是野生稻生長的邊緣地帶。然而,他們就沒有想到一個問題,那些野生稻多的地方,其他的食物也多,人們就用不着種了。  

  稻穀作為食物的優勢在哪裏?它的優勢是易於貯藏,填補冬季食物的匱乏。而且稻穀又是一種一年生的植物,種了以後等不了幾個月就可以收穫,到第二年開春又可以下種。要是別的植物,比如說水果或者是乾果,像栗子、橡子,你把這些種子保存後播種,多少年以後才能結果,周期太長。穀類作物,包括水稻、小麥、玉米,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優點。所以在這樣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的背景下,黃河流域跟長江流域,就成了兩種農業起源的溫床。  
2010825114035344.jpg


  
中國不同地區的年平均氣溫  


  公元前6000多年,中國北方已有了能儲藏十幾萬斤糧食的窖穴,1000多年後,中國南方的河姆渡人已經吃上大米飯。

  剛才講的都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那麼中國農業的起源,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  

  以前我們大體上知道,黃河流域是小米的起源地,那是一種推論,沒有事實證據。直到50年代發掘西安半坡遺址,在那兒的窖穴裏面和陶罐裏面都發現有粟――就是小米啊。當然已經只有皮殼了,但是那個形態還是完整的。在一個窖穴裏面就發現了成百斤的粟(我說的成百斤是要換算成新鮮的小米,那個皮殼沒有多少分量)。半坡遺址屬於仰韶文化,這個時期中國北方確實是種小米的。以後在仰韶文化的好多遺址都發現有小米,而且是兩種,一種是粟,一種是黍。仰韶文化的年代大體上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這是不是就是農業起源的時候呢?不像。我們覺得那個時候農業好像已經比較發達了。  
2010825114118577.jpg
  
河北磁山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石磨盤、磨棒


  1976年在農業考古歷史上是非常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在河北武安磁山一個遺址裏面發現了上百個糧食窖穴,這些糧食窖穴裏面,有的糧食裝好後,上面封一層土,這樣窖穴裏面就能保持比較乾燥的環境。這些糧食窖穴中有80個裏面還保存有糧食,當然都已經成為皮殼了。當時做了一種叫做灰象法的研究,認為是粟。最近的研究證明裏面還有黍和其他一些作物,但是以粟和黍為主。把這些窖穴裏面儲藏的糧食換算成新鮮的小米,有十幾萬斤。這裏發現的粟比過去所有遺址曾經發現的加起來都多,而它的年代是公元前6000多年,這一下子把農業的起源提早了一千多年。同時還發現做得非常好的農具三種,一種是石鏟,翻地用的,證明這個時候已經知道翻地了;一種是石鐮,就是石頭樣子的鐮刀;還有一種就是石磨盤、石磨棒――加工穀物的。與磁山幾乎同時發現的河南新鄭的裴李崗遺址,發掘出的農具跟磁山的幾乎一樣,只是石鏟、鐮刀都帶鋸齒,比磁山的更先進了。差不多同時在甘肅的大地灣窖穴裏面發現有粟,而且還是一把,穗子還有,捆在一起。以後在遼寧新樂、瀋陽這些地方也發現了小米。所以這樣一來,整個黃河流域,甚至再往北一點的內蒙古、遼寧這些地方都發現有這兩種作物,年代都是公元前六千幾百年,最早的差不多接近公元前7000年。前不久,北京大學與北京市文物考古所合作發掘了北京西郊門頭溝的東胡林遺址,這個遺址的年代距今是一萬多年,最近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也有小米。  

  這樣,我們是從後面一直往前推,實際代表了農業發展的幾個階段。也就是說像東胡林這樣的,可能是農業的萌芽階段,它當時的主要的食物恐怕還是靠野生採集、捕獵,少量的栽那麼一點穀類作物,除了這個石磨盤、石磨棒以外,我們沒有看到石鐮,也沒有看到翻地的工具。  

  但是第二個階段,即公元前7000 年到5000 年這個階段,也就是相當於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這個階段,我們把它叫做確立期,農業在人類生活中間已經確立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農業產品已經成為食物的重要構成部分。我們看到磁山有那麼多的穀物遺存,證明農作物應該是食物構成的重要來源。而這個時候除了種植穀類作物小米以外,還養豬。所以這個時候的農業,已經跟後代的農業有非常明確的聯繫了。在這個時期,中國整個北方都種植兩種穀類作物,工具有了進一步發展,更能看得出來的就是聚落――人生活的村落擴大,人口明顯增加。這種聚落擴大,人口增加,一定是有糧食生產這個基礎。所以我們可以推測,這個時候旱地農業有了比較大的發展。  

  再往後發展呢,我們叫它龍山時代,年代大概相當於公元前3000 年到公元前2000年。這1000年是一個擴展期,就是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向外傳播。傳播到哪裏?主要是:一是往東傳到朝鮮半島,傳到現代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一部分到了日本的九州半島,這是旱地農業;一是向西傳播到甘肅,新疆;還有往南,長江流域有一些水利條件不好的地方,也種小米。我這是講的旱地農業。  

  那麼稻作農業呢,也有類似的這麼一個發現過程。稻作農業,最早考古學者開始注意的是湖北,湖北京山縣的屈家嶺和天門縣的石家河,這兩個地方叫做屈家嶺文化,地層中間發現了有稻穀的遺存。這個遺存是稻穀的殼,本來摻在泥裏面,後來這樣的泥用於蓋房子抹牆,房子失火,牆壁的土被火燒成紅色,我們在考古上把這種土叫做紅燒土,因此泥裏面的稻穀殼的痕跡就留下來了。就在這兩個地方,發現了紅燒土裏面有很多很多的稻穀殼。那個時候鑑定這個稻子是栽培稻,而且是粳稻。大家知道,稻穀有兩種,一種叫秈稻,一種叫粳稻。秈稻,北京人喜歡說機米,就是我們吃的那種長長的機米,現在像秦國米也是秈稻;粳稻,北京人喜歡說是大米,像北京的京西稻、天津的小站稻、還有什麼盤錦米,那都是粳稻。湖北的這兩個地方出現的稻穀是粳稻。經過測年,這兩個地方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遺存,也就是說離現在有4000多年了,中國4000多年以前就種稻子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但是後來類似的發現非常非常多,在長江流域比它早的有的是。  

  1976年更大的發現出來了,那就是浙江餘姚的河姆渡遺址。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遺址。為什麼呢?河姆渡遺址在離海不遠的地方,被海水淹了,海泥遮蓋了這個遺址。這樣很多有機物就保留下來了。因為跟空氣是隔絕的,又在地下一定的深度,這樣冬夏的氣候變化對遺存不發生作用,它等於是恆溫隔氧的,海泥裏面還含有一點鹽分,可以起保護作用。這樣,那裏就發現了很多東西,在別的任何遺址裏面都沒有見過。比如說蓋房子的木料,幾千根木頭,而且還有榫卯。河姆渡遺址的年代是公元前4500到5000年,也就是離現在6500到7000年,保護這麼好,在考古學上有許多突破性的發現。那裏的房子是一種所謂干欄式房子――地上埋樁,上面輔地板,再在上面蓋房子。當時的人們在加工穀物的時候,一些皮殼掉在地板下面了,堆積成上百平方米,包含大量的稻穀殼、稻葉,經換算也是多少萬斤。同時那裏還發現了翻地的骨耜(南方叫泥鏟,是專門挖泥的),是用牛的肩胛骨做的,第一次發掘就發現70多個。遺址有些陶器上還畫了畫,有的畫的是稻子黃了以後低着頭的,一束一束的。很多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麼早稻作農業已經有這麼發達,河姆渡人能吃大米飯!特別有意思的是,竟然在一個陶釜的底上發現了一塊鍋巴,這證明它確實能夠把稻子加工成,完全把殼去淨了,可以做成大米飯了。  

  我開始研究農業的起源,就是因為這兩個地方,一個是河北的磁山、一個是浙江的河姆渡。以前外國人說,這個稻作農業是印度起源的,或者東南亞,或者是什麼山地,我就想研究研究到底稻作農業是哪裏起源的。  

  大家想,河姆渡的稻作農業這麼發達,當然不是起源的時候,稻作農業的起源應該更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在湖南洞庭湖西邊的澧縣,發現一個遺址叫做彭頭山。這個遺址也發現了很多紅燒土,裏面有稻穀殼。而且彭頭山遺址發現的陶器裏面也摻着稻殼。研究發現它們也是栽培稻,不是野生稻。彭頭山的年代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7000年,又比河姆渡早了一兩千年。  

  在1993年,我跟美國的一個農學家馬尼士合作,在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做考古工作。馬尼士在美洲做過40多年的考古,把美洲的玉米的起源弄清楚了。原來最早的玉米,只有兩三厘米高,以後越長越大,是人工培養的結果。以後馬尼士又在西亞研究過小麥、大麥的起源,所以他對農業起源研究有着非常豐富的考古經驗。我們一塊到江西萬年仙人洞,旁邊還有一個洞,叫做吊桶環,我們在兩個洞穴挖了半天,非常遺憾,沒有找到稻穀的遺存也正常,那是公元前1萬多年以前的遺址,而且是洞穴遺址,沒有找到稻穀的遺存也正常,但是我們找到了稻穀的植物矽矽酸體,平常我們叫它植矽石。大家可能不知道,稻子的稻葉上面有一種特殊形態的矽酸體,這種矽酸體不會爛,它在土壤裏面一定要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得出來。因為這種特殊形態,稻子跟別的植物都能分開,就是說儘管我們沒有找到稻子,但是找到了稻子腐爛掉了以後的這種矽酸體。  

  就在這同時,在湖南省南部道縣玉蟾岩,那個地方是湖南省現在的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主持發掘,他竟然發現了兩粒稻子,同時也有矽酸體。後來,我跟美國哈佛大學的另外一位教授巴爾・約瑟夫合作,共同發掘湖南道縣的玉蟾岩,雖然動作很大,但只發現了一粒稻子。這粒稻子又像野生稻,又像栽培稻。我們就是要找這個,這才像剛剛起源時候的東西,年代呢,是公元前一萬多年。  

  我們把這些情況聯繫起來,從後一直往前推,像玉蟾岩和仙人洞的稻作農業應該是第一個階段即萌芽期,剛剛開始栽培。我想這個時候的稻子,在當時人的食物的構成裏面不會佔重要的地位。第二個階段就是確立期,就是像彭頭山文化那樣的一個階段,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那時已經有大量的穀物出現了。第三個階段就是發展期,這相當於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階段,也包括河姆渡。這個階段已經發現有農田了。我這裏加一句,稻作農業的地一定是平的,因為地裏面要裝水,水多了不行,水少了不行,所以它必須要有個地塊,周圍有田埂,水多了要排掉,水少了要澆灌,這是稻作農業比旱作農業麻煩的地方。但是我們在彭頭山遺址就發現已經有了田塊的萌芽。最近河姆渡旁邊又有一個遺址,叫做田螺山,我們現在還在發掘,在它周圍我們探測出大概有八九十畝那麼大一塊稻田區。第四個階段是擴展期,也是最後一個階段。擴展到哪裏去?三個方向:第一條路線是東面。東面先從長江流域到華北,到山東半島,再從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到朝鮮半島,到日本的九州,到日本的本州,這條路線非常清楚。可是在日本,大部分學者主張水稻是從長江口傳過去的,路線很近,而且中國的稻作農業長江是一個中心。我提出來的這條路線,他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是按照稻穀考古發掘的年代來確定的一條路線。我主持發掘過山東半島棲霞縣的楊家圈,在那裏發現有水稻,屬於龍山階段,公元前2000多年。然後在遼東半島的大連,也發現有稻子,是公元前1000多年。以後在朝鮮半島跟日本九州都沒有發現過超過公元前1000年的稻穀。因此才確定了這條路線。另外比如說日本的遣唐使,基本上也走的是這條路,因為這從陸地上走比較方便。從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中間有一個長島,過去叫廟島群島,我在那裏也做過考古工作。很明顯,在遼東半島可以發現屬於山東半島文化的東西,可在山東半島卻沒有發現過屬於遼東半島的東西,這就說明傳播的路線是從南往北。遼東半島到鴨綠江口,考古發掘中有很多東西都像,可是鴨綠江口的這些東西跟山東半島的就很不相同;而從鴨綠江口到朝鮮又有很多東西像,但是把朝鮮的東西跟遼東半島比又不像了。所以後面我提出一個叫接力棒似的傳播路線。我們知道,農業不是一個東西,比如說一件瓷器,假如有貿易路線,可以傳得很遠,哪兒的人都可以買。稻作農業不是大米,不是稻穀,是一個產業。農業的開展需要有農業知識,要知道怎麼樣育種,怎麼樣栽培,怎麼樣收割,怎麼樣加工,是一系列的問題,這是文化。這個文化它不可能傳到一個自己根本不知道的地方去,比如說當時長江口有那麼幾個人跑到日本去,日本人怎麼能讓他來搞稻作農業呢?而且從長江口到日本去有沒有可能呢?有的日本學者說可能,沒準有個風暴,或者有個海流可以讓人漂過去,我說那不是九死一生的嘛,九死一生跑過去還傳播農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按照接力棒理論就好辦了,我跟你是鄰居嘛,我怎麼種的你也知道,這樣就可以一站一站地傳過去。第二條路線是東南亞,這裏我就不詳細講了。第三條路線是西南,包括雲南西南,雲南是最後傳播的路線。當然到了雲南,還可以接着傳,比如說緬甸等等。  

  我以上講的這些都有考古學的依據。依據考古發掘的年代和農學家對這些稻穀遺存的分析,我們的結論就有了科學基礎。  
2010825114330788.jpg

2010825114156189.jpg

上圖為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木柄骨耜,下圖為稻粒  


  【中華文明為何從未中斷,緣於兩個農業體系大而互補】  

  事實上,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時候,中國南北兩個農業體系就已經形成了。  

  在北方,就是以種兩種小米為主的農業體系。這一農業體系中還種有別的東西,比如桑、麻,還有一些經濟作物,比如豆子,有些地方也種稻子,以後又從西方引進了小麥、大麥。關於小麥、大麥,過去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就提出來過,認為是外來的。過去主要的穀類作物在北方,就是兩種小米。不知道大家讀過【詩經】沒有?【詩經】裏面就是很多地方講黍、稷,黍稷,黍稷稻梁,黍就是現在的黍;稷,有人說是另外一種黍,有人說就是粟。【詩經】裏面也有稻梁這些詞。直到漢代以後,小麥才在中國的北方大量種植起來。在這樣的農業體系中,家畜以豬為主,同時還產生了對應的耕作制度和農業工具,總體構成了一個農業體系。所以,我們提出在黃河流域的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一個以種植粟和黍為主要農作物的旱地農業體系。  

  在長江流域呢,形成了以稻作農業為主的農業體系。在這個農業體系裏家畜也是以豬為主,但同時有水牛。  

  這兩個農業體系的形成對中國來講極為重要。為什麼?這兩個農業體系在兩個地方,但兩者又緊挨着。北方旱地農業歉收了,南方的水地農業可以做補充;南方水地農業歉收了,北方旱地農業可以做補充。而且這兩個農業體系涵蓋的地方非常大,大家翻一下地圖就知道了,比伊拉克要大好多倍,比埃及也大好多倍,比古印度那塊地方也大好多倍。這兩個大而互補的地方,會起一種什麼作用?因為大,它就有一個寬廣的基礎,而中國周圍都還是採集狩獵經濟,沒有強勢文化。即使有一個比較強勢的文化來干擾,它這個核心地區也是穩穩噹噹的。西方就不是這樣了,儘管有的地方發展程度很高,但它比較脆弱,有一個野蠻民族入侵,一下子就把它消滅了。所以不管是像伊拉克兩河流域的文化也好,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也好,都中斷了。現在的埃及人不是古埃及人的後裔,現在的印度人也不是古印度人的後裔,兩河流域也一樣。只有中國這個地方沒有中斷過。這是中國文明的一大特點。中國文化的特色,就以這個廣大的農業為基礎,而且是兩個農業體系,就像雙子星座似的,擰在一起。  
2010825114415822.jpg


  
上排三字為甲骨文『來』字,下排三字為『麥』字  

2010825114459781.jpg 201082511456234.jpg


左圖為北方旱作農田,右圖為有『魚米之鄉』之稱的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農業起源尚有許多未解之謎】  

  第一個是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至今發現很少,北方就更少了。要把農業起源的根本問題弄清楚,這一部分工作還得繼續做。大家想一想,我曾經在仙人洞遺址挖了很長時間,一個稻子沒找到,只找到了矽酸體;在玉蟾岩,匯集了世界頂尖的農學家、農業考古學家,但是大家的發現也很有限。這就告訴我們,要把中國的農業起源真正說清楚,還要做很多工作。  

  第二個,就是考古發掘的人很多缺乏農業知識,於是有很多的農業遺存被當作一般的土扔掉了。所以在考古學方面,要大力推廣農業考古知識,否則像現在這樣基本建設規模如此之大,到處都需要搶救性發掘。這種發掘粗糙得很,很多信息都給丟掉了,非常可惜。所以我一再呼籲,與基本建設相關的考古工作,也要仔細做,否則損失沒法彌補。  

  第三個,對農具的研究不夠。我們常常是拿了一種形狀的東西,像個鏟子,我就說是鏟子;像個鐮刀,我就說是鐮刀。實際上農具應該根據它的使用痕跡作研究。比如說鐮刀,用它割過穀物後會留有矽酸體,而矽酸體會發出一種矽質光澤,這用光圖一看就知道了。而這部分工作,我們現在還沒有人做。在考古發掘中發掘出一把鏟子,這鏟子當然是可以翻地的,但也可以是挖坑、挖溝的。那麼翻地的鏟子有什麼特點?翻過的地跟沒翻過的地,在土壤的結構上是不一樣的。這個工作,我們也沒怎麼做。  

  還有一個,就是有些農學家對野生祖本的研究不夠。比如,我們知道栽培稻有粳稻、秈稻兩種。過去農學家就認為粳稻是秈稻變來的。現在的研究發現,野生稻就分粳和秈。實際上普通野生稻還不止這兩種。栽培稻呢,就有一點麻煩。栽培稻的基因一般很難保留。所以,以後在找到河姆渡這樣的遺址的時候,要特別加以保護。  

  中國的農業,在它起源的時候,就在世界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往後中國農業的發展又走了一條非常特殊的道路。有意思的是,現在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是在農業起源地湖南,把我國農業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峯。 (嚴文明)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