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63|回覆: 0

[古代科技] 【詩經】時代的關中農業(2)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09-10-26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西安晚報
【詩經】時代,關中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力有了一定水平

    【詩・大雅・生民】記述后稷在『邰家室』種植莊稼,『有相(觀察)有道(方法),(藝作務)之荏菽(大豆),荏菽旆旆(茂盛)』,『麻麥(茂盛),瓜(甜瓜)瓞(幼小瓜)唪唪(果實纍纍)』,『誕降(選擇培育)嘉種,維(黑黍)維y(一殼二粒米),維糜維芑(一種高梁)』。這些說明,后稷在實踐中通過野生馴化和從變異植株中選擇、培育出許多種類的農作物,而且通過一系列務農技術,使農作物生長茂盛,獲得豐收。

    周祖后稷創造了許多農業生產技術,也總結了民間的生產經驗,然後教給民眾,並通過一定的組織向全國推廣。

    【詩・大雅・公劉】記述公劉遷豳時,『相(勘察)其陰陽(南坡北坡),觀(查明)其流泉』,『度(測量)其隰原,(開墾治理)田為(種)糧,度其夕陽(西坡)』。這些說明了3000多年前,周人就懂得實地測量和規劃土地,注意了坡地的朝向,土壤的水分狀況,並根據水流方向整治土地便於灌溉。關於規劃、治理土地及農田灌溉的內容,在【大雅・皇矣】中可見,周文王在岐山『度其鮮原』、『我泉我池』;【大雅・綿】曰『乃疆(規劃)乃理(治理),乃宣(疏河)乃畝』;【小雅・黍苗】說『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土地平整後,保持水土,水流變清。而【大雅・靈台】中有這樣的話,『池北流,浸彼稻田(池在今西安西南靈沼村)』。

    周遷豳、遷岐以及平常的農業生產,都要開墾荒地。【大雅・靈台】記述『帝(文王)省(視察)其山』,制訂了一整套開墾荒地的操作規程:『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啟之辟之』,『攘之剔之』。

    【詩經】時代,人們對農作物害蟲的防治方法缺乏(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關中農村仍然還存在這個問題),只好祈求神靈保佑。【小雅・大田】中記載有,求神靈『去其螟(食稻心蟲)(食葉蟲),及其蟊(食稻根蟲)賊(食稻莖蟲),無害我田稚(嫩苗)』、『田祖有神,秉畀炎火』,雖是求神靈,但也想到了收集蟲葉、蟲苗焚燒滅蟲。

    【豳風・七月】記載『以伐遠揚』,指對生長過長的桑枝剪截。另外,【召南・甘棠】曰『蔽芾甘棠(梨),勿剪勿伐……勿剪勿拜』,召伯在這株甘棠樹下休息過,告誡人們不得剪伐。這些說明,周時,人們已經有了對果樹修剪的行為。『拜』,一般注釋為『拔』,而關中固有『掰』字,與『拜』同音,【辭海】釋為『折斷』或掰瓣。所以『拜』釋為『掰』更為確切。

    【詩經】時代,牛已經成為農業動力,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詩經】中,戰車用馬拉,宮廷官員和貴族乘坐馬車,普通官員及貨運用牛車,如【小雅・無將大車】【小雅・黍苗】『我車我牛』。【詩經】時代,生產用具已比較先進,【詩・小雅・大田】『以我覃耜』,說明耜(犁)鋒利,【周頌・良耜】『良耜』,為疾速前進狀,據此分析,如果不是牛拉犁,而是人拉犁,耕作不會是疾速的。且【山海經・海內經】說,『(後)稷孫曰叔均,是始做牛耕』。考古發現,殷周之前,銅器已普及,戰車部件、武器、農具、日常用具均為銅製。而【大雅・公劉】『取歷取鍛』,說明周初已有熟鐵鍛制,也就是說,當時應該有了鐵製農具,它比銅製農具更尖銳鋒利、更結實。成書於春秋、稍晚於【詩經】的【尚書】之【費誓】記載,周公旦長子封於魯,征淮夷時『鍛乃戈矛,鍛乃鋒刃』,也進一步證明周初已經有鐵器,生產力因之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漢書・食貨志】載,『后稷始l田』,即壠溝種植法,『一畝三l』、『播種於l中』;鋤地時『P其土以附苗根』,此即【小雅・甫田】的『或耘或耔(耘,鋤地除草;耔,將壠上土刮下一些培附在根莖周圍,最後去壠地平)』,此法禾苗不倒,還可以防旱,對於莖幹上生根的黍、糜、稷等作物,特別有效。近幾十年來,黃土高原仍用壠溝(l)種植法。

    【詩經】詩篇三分之二為歌唱關中3000年前的社會生活和農業生產活動,所以,作為關中人,我們有責任開發【詩經】豐富而古老的農業文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