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科技日报 独具民族特色的印刷
(1)木版套色印刷
木版套色印刷是我国发明的,起源于何时,尚无结论,1974年发现了辽代彩色套印的佛像佛经,很多人认为是辽代。最近发现的辽代套色印刷物的印刷方法,既有彩色套印,又有手工染色,说明辽代的套印物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1974年在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了辽代的彩色雕版套印的《炽盛光九图》和彩色漏印的《南无释迦牟尼佛像》等7件印刷物,从中可以看到辽代的画工技术和雕刻技术,刀法圆润,线条清晰,刻版精细,套印准确,比唐代的雕版技艺更加熟练。 《南无释迦牟尼佛像》中人物形象和轮廓是印刷的,面部五官和手足是用笔墨手工勾画的。这3幅套色印刷物,是彩色漏印的,先制成两套漏版,漏印了红色,再换版漏印蓝色,然后用笔染上黄地,这和当时民间漏印染花布的方法基本一致。
用白麻纸雕版印刷的《炽盛光九图》,是先印刷出通幅线条,然后再用毛笔着色的,画幅长120厘米,宽45.9厘米,能够一次印成,也是雕版印技术的一大进步。最早的木刻套印,是用几种颜色涂在一块雕版上印刷的。但这种方法费工费事,容易脏污,效率很低。后来发展成为用几块版套印的方法,这是按原稿有几种颜色就刻印多少块版,然后再按颜色的先后次序一色一色地印,这就成了几种颜色的书和木刻画了。这种套印方法,雕版的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印刷时精确地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移动。在当时没有精密的量具和卡具的情况下,完全靠熟练的技巧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套印准确。所以说套色印刷把印刷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我国古老的套色印刷中,雕刻木版年画有自己的特色。最初的年画是手工绘成的。到了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就有了木版印刷年画。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是俄国人柯基罗夫于1909年在我国甘肃黑水城一古塔中盗掘的 《黑美图》,现藏在俄罗斯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中。这幅年画是金代民间保存下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