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文汇报 侯占存
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提出一个看来非常清楚明白的问题,但总有学生不知所措,无从答起。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对于教师的提问,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部分学生会马上找到问题的答案;一部分学生能够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但不知道如何解答;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完全搞不清老师究竟在问什么。因此,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找到师生思维脱节的原因。
教师提问 学生为何听不懂
从教师方面来分析,教师提问,他潜意识里会引入一个假设,即这个问题学生必然一听就懂。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问题意识的模糊与鲜明,与一个人的生活空间,生活经历,以及兴趣、情感、习惯性思维方式等与认知结构密切相关的构成要素有关。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能否在课堂上形成问题,取决于新的信息是否与自己现时被激活的知识系统相冲突,并造成心理困惑。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多是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依据的,要使之变成学生的问题,还要有一个“思维接口”的转换程式,这就如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相关通信“协议”的协调才能实现。
从学生方面来看,要想在其思维中形成一个问题,只有在新接收到的知识与现时被激活、调动起来的知识相抵触的情况下,有心理困惑生成,并且这种困惑在不断加深的心理活动中最终上升到意识层面后,他才能意识到“这里有一个问题”。
教师之所以会误以为,学生在理解课堂提问上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这是因为训练有素的学科教师在自己所熟悉的专门领域里,许多程序化的知识已经过多年地运用,达到了可以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自动执行”的水平,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却是陌生的。也就是说,对教师而言属于常识级别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如果教师提问所涉及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目前认知能力范围,超出了学生思维领域的“最近发展区”,那学生很可能无法理解问题,更无法获取答案。
找到师生之间的“思维接口”
教师如果总以为自己的提问明白易懂,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回答,而不注意或轻视师生之间的“思维接口”方式方法,即忽视在教师思想与学生思想之间建构有效的信息转换环节,就容易出现曲高和寡、不切实际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把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心理需要直接相关联的“问题”或“疑问”。其次,要分析与解答问题而得到有关答案。那种教师直接面向学生陈述、宣布问题答案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最佳解决方案。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应该是:在呈现答案之前,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多媒体展示,以及能够调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各种方式方法,依次向学生展示问题赖以凸显的现实背景和知识背景。通常对学生而言,这其中的一部分是已知的,也有一部分是未知的。已知部分需要在师生互动中调动与集中起来,未知部分则需要教师讲解补充。在这种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课堂氛围中,问题被十分鲜明地在背景上凸显出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并最终引导学生形成相关的“问题意识”。这样,课堂提问的效益就大大提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