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77|回覆: 0

[漢語詞典] 【詩經】賓語前置句的考察(2)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6-16 15: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四)名詞(包括名詞短語)賓語前置押韻情況考察
  
  名詞賓語前置包括帶語法標記與不帶語法標記兩種情況。帶語法標記的,根據語法標記的不同,又分『賓+是+動』、『賓+之+動』、『賓+斯+動』、『賓+來+動』、『賓+於+動』、『賓+胥+動』等6類,如下:ド接惺啵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子有車馬,弗馳弗驅。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唐風•山有樞】)(樞、榆、婁、驅、愉,侯部)『賓+是+動』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秦風•車鄰】)(鄰、顛、令,真部)(賓+之+動)
  ゴ蠛羆瓤梗弓矢斯張。(【小雅•賓之初筵】)(抗、張,陽部)(賓+斯+動)
  ソ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大雅•江漢】)(浮、滔、游、求,幽部)(賓+來+動)
  ノ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大雅•崧高】)(翰、蕃、宣,元部)(賓+於+動)
  ヌ旌我源蹋何神不富?舍爾介狄,維予胥忌。(【大雅•瞻俊)(富、忌,職之通韻)(賓+胥+動)
  ゲ淮語法標記的,如:
  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報我不述。(【邶風•日月】)(出、卒、述,物部)
  ゾ嚀宸植既縵鹵恚
  
  帶語法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句,其韻律特點,誠如馮勝利先生所言,是『加重動詞的分量』[4]237,韻腳必須重讀,而該句式的重音恰恰是落在句末的『動』上,與韻律要求相一致,這恐怕就是詩人在韻腳所在刻意選擇該句式的重要原因。
  ィㄎ澹 幾點思考
  1.考察【詩經】韻腳所在,或句句押韻,或隔句押韻,但偶句押韻是【詩經】最常見的押韻方式。
  【詩經】中賓語前置與韻律當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受語法條件制約、詩人不能隨意改變的,如疑問代詞賓語前置、『是+動』句、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注: 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現象在甲骨卜辭中即已出現,如『貞:祖辛不我害?貞:祖辛害我?』參見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頁。],等等;一種是詩人刻意改變的,如名詞賓語前置句(帶語法標記的賓語前置句,以及不帶語法標記的『東山自出』之類)。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詩經】在句子安排上(尤其是後者),總是儘可能地將賓語前置句安排在韻腳所在的位置。賓語前置句的分佈以在偶句為常。
  
  考察【詩經】中各類賓語前置句不出現在韻腳的比例: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約31%)、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約21%)、帶語法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約9.86%)、肯定句代詞賓語前置(0)。不同類型的賓語前置句受韻律的影響大小不同,形成如下序列:ヒ晌蝕詞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帶語法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肯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ド鮮魴蛄斜礱鰨從左至右,在句式的選擇上,語法條件的制約逐漸削弱,而韻律的制約逐漸加強。
  2. 『是+動』句集中出現在【大雅】、【小雅】,當與時代有關。考察上古文獻,『是+動』式僅見於西周時期,東周已經消亡,這與該式在【詩經】中的分佈是一致的。
  ピ諼髦艿耐器銘文中,可以看到早期的『是+動』式:[注: 金文例句轉引自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頁。]
  ノ髦苤型砥冢鶴幼鈾鎪鍥渫蚰曖朗潛τ謾#晉侯┘人馬方壺)
  ノ髦芡砥冢鶴鈾鍤巧校子孫之寶,用孝用享。(豐伯車父簋)
  ノ髦芡砥冢浩渫蚰炅疃(終)難老,子子孫孫是永寶。(殳季良父壺)
  比照銘文之程序語『子子孫孫永寶用之』[注: 嚴格地說,西周銅器銘文之程序語是『子子孫孫永寶用』、『子子孫孫永寶』、『子子孫孫永用』,即以動詞後不帶賓語為基本形式。考察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編【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記有『永寶用』、『永寶』、『永用』者800餘器,記有『永寶用之』、『永寶之』、『永用之』者僅21器而已。],
  『是』代替『之』,置於動詞之前。【豐伯車父簋】中,『尚』、『享』同屬陽部,【殳季良父壺】中,『老』、『寶』同屬幽部。我們推測,用『是+動』代替『動+之』,或許是為了協韻的緣故。[注: 前輩學者有一種說法,即『古語殘留說』,認為古漢語的前身是一種底層結構為SOV型的語言,後來變成了SVO,『是+動』是史前SOV型漢語的殘跡。]
  為什麼協韻要將代詞前置?或許如馮勝利先生所言,代詞一般是輕讀音(『代詞在韻律學上叫做「弱形式」』[4]),將代詞『是』前置,動詞居後,可以收到『加重動詞』之功效;動詞處在韻腳的位置,而韻腳又為重音所在,二者相得益彰。當然,這樣說,還要解釋下面的問題:一是解釋代詞入韻問題;二是解釋變相句尾韻的問題。ァ妒經】中存在着代詞入韻的現象,如:『三歲貫女』(【魏風•碩鼠】)之『女』,『不入唁我』之『我』(【小雅•何人斯】)(按:【詩經】中,『我』字處在句尾者30例,押韻者2例),『如何如何,忘我實多』(【秦風•晨風】)之『何』,顯然『弱形式』亦可押韻,要重讀。再有,存在着變相的句尾韻(即句尾是語氣詞之類的,如【伐檀】之『兮』,【正幀分『之』),句尾不是重音所在;『兮』雖可以延長,而『之』似乎是要輕讀。這兩個問題或許與音樂旋律及其詩歌重音有關,還有待於做進一步的考察。
  
  3. 名詞賓語前置,是詩人可以刻意選擇的,因為名詞賓語的位置本該在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後。考察【詩經】,名詞賓語前置句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處在韻腳所在的位置,正說明了這一點。關於名詞賓語前置句,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無論是帶語法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句(如【小雅•節南山】中的『四方是維,天子是毗』),還是不帶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句(如【邶風•日月】中的『東方自出』),在散文中都可以見到(如【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中的『吾不免是懼』、【左傳•昭公十九年】中的『室於怒,市於色』)。只不過在散文中或許只是偶見,除凸顯焦點之外,或許並無特殊的修辭目的;而在詩歌中則是為了使詩句富於變化,為了協韻,而刻意地安排罷了。可見,【詩經】不像唐宋時期的格律詩那樣,並無特殊於散文的語序,只是在語序的安排上,句式的運用上,要服從於韻律。
  
  【詩經】中,凡名詞賓語前置句均為四字句(約91.5%),或變相的四字句(即『虛詞+四字句』,如『維邇言是聽』、『匪先民是程』之類);前置賓語不得超過兩個音節;動詞謂語皆為單音動詞;語法標記與動詞之間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如否定詞、助動詞);句末不得帶語氣詞,等等。[注: 考察同一時期的散文文獻,帶標記的賓語前置句已有長足的發展。如【左傳•昭公元年】:『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論語•公冶長】:『吾斯之未能信?』【國語•楚語下】:『則何上下之有乎?』顯然,散文中該句式要相對自由得多。]
  這些音節限制正是【詩經】的名詞賓語前置服從於韻律的體現。
  4. 帶語法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句,其語法標記除了在春秋、戰國文獻中常見的『是』、『之』之外,還有『於』、『來』、『斯』、『胥』等。考察【詩經】『於』、『來』、『斯』、『胥』等標記集中在【大雅】、【小雅】、【豳風】之中,據前人考證,【大雅】、【小雅】大多是西周末年、東周初年的作品,【豳風】亦西周末年的作品。這表明,帶標記的名詞賓語前置句,在其初始階段,其語法標記是不固定的,【詩經】中這種句式語法標記的多種多樣,正是這種句式在西周末年、東周初年語法標記尚未固定的反映。
  
  三、 關於『魯侯是若』、『萬民是若』的討論
  
  ァ奧澈釷僑簟薄『萬民是若』二句詩出自【魯頌•涼】。茲將原文轉引如下:ケS匈煲錚遂荒徐宅,至於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
  メ蘩粗松,新甫之柏,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松桷有舄,路寢孔碩。新廟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
  ス賾謖飭驕涫,自古以來即有歧解。分述如下:
  ァ奧澈釷僑簟保
  第一,清代錢澄之【田間詩學】:『毛云:若,順也。遠人來服,則魯侯從而順其情,以撫安之也。』
  第二,明代季本【詩說解頤】:『若,順也。謂順魯侯之德也。』
  高亨【詩經今注】:『若,順也。此言都服從魯侯。』
  ァ巴蠣袷僑簟保
  第一,鄭玄箋:『國人謂之順也。孔穎達疏:民既以之為順。』
  清代錢澄之【田間詩學】:『「萬民是若」,言萬民皆心順之,以為合理也。』
  高亨【詩經今注】:『「若,順也」。此句指廟貌莊嚴,萬民對它肅然起敬。』
  第二,宋代朱熹【詩集傳】:『治其宮室寢廟,以順萬民之望。』
  【詩說解頤】:『「萬民是若」,順萬民之心也。』
  清代嚴虞┾嗪唷抖潦質疑】:『於是修舊起廢,治其宮室寢廟,以順萬民之望焉。』
  ノ什麼同一詩句會有歧解呢?
  依第一類解釋,『魯侯』、『萬民』是主語,『是』是『若』的賓語,則該句式為『名主語+是賓語+動』,依第二類解釋,『魯侯』、『萬民』是賓語,『是』只是一個語法標記,則該句式為『名賓語+是助詞+動』。因為『魯侯是若』、『萬民是若』,其句式都可以描寫為『名+是+動』;所以,在句法平面上的『名+是+動』實則包含了『名主語+是賓語+動』、 『名賓語+是助詞+動』兩種句式,是一個多義格式。[注: 參見殷國光【古代漢語句法中的若干歧義現象】,【語文研究】1984年第2期。]
  【詩經】中,凡符合『名+是+動』句式的詩句脫離了語境(或語境不明),都可能有歧解。
  例如【魯頌•涼】『上帝是依』:第一,元代許謙【詩集傳名物鈔】:【魯頌】亦云『上帝是依』,謂天之神憑依姜┡原之身而生后稷也。
  第二,宋代歐陽修【詩本義】:毛謂『依其子孫』者亦非也。其上下文方言姜┡原生后稷時事,與上帝依其子孫文意不屬。據詩意,依猶賴也,謂上帝是賴者,言姜┡原賴天帝之靈而生后稷無災害爾。
  ビ秩紜渡趟•長發】『百祿是遒』:第一,孔穎達疏:『故百眾之祿於是聚而歸之。』
  第二,元代朱公遷【詩經疏義會通】:『故能聚此百祿耳。』
  プ苤,【詩經】賓語前置句類型多與散文一致,但一些前置句的出現,與詩歌韻律關係密切,一些歧解句與語境聯繫緊密,一旦語境模糊或丟失,就可能歧解。 (作者:殷國光 朱淑華)
  
  ぃ 參 考 文 獻 ]
  ぃ1] 楊合鳴.【詩經】句法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ぃ2] 韓曉光.【詩經】中的賓語位置考察[J].古漢語研究,1995(3).
  ぃ3] 伍桂蓉.【詩經】特殊語序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ぃ4] 馮勝利.漢語韻律句法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