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数字景山 四.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变异
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变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词性变异
例: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象失了东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友邦惊诧论》)
“国将不国”中把“国”活用作动词,即含有如此国家之意,又含有如此下去之意,两层语义相互结合、渗透,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的实质。
2 .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还要受到词义内容的限制,即指称范围要满足于搭配的环境,在语义上共有某种一致关系,还要遵从约定俗成的某种习惯,这类似于常规修辞中的通感。
如:寺院
金黄色的钟声
将夕阳击落
野草丛中(王润华《春》)
“金黄色”和“钟声”本不相涉 , 但从感觉上讲是有联系的。诗人把黄昏中视觉形象的夕阳和听觉形象的钟声联系在一起,把黄昏给人的一瞬间感觉立体化、流动化,凝练含蓄,新颖别致。
3 .结构成分的位序变化
如:本文开头的⑥、⑦两例。
位序变了,一个名子或一个结构的意思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时为了特殊需要而故意颠倒,达到强调的效果。
再如:江泰,我们只会叹气做梦,苦恼,活着只是没用的人糟蹋粮食,我们是活死人,死活人,活人死。(曹禺《北京人》)
这个句子既利用了汉语回环往复的特点,又同时巧妙地表现了新的意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像名人录、录人名,请吃、吃请,这种用法近几年来在成语中运用也很广泛,像绳之以法,法之以绳等举不胜举。
4 .语法成分配置的变异
这里所说语法成分配置的变异是指某个语法成分在句子里出现在异常的位置上。
如:“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怎么死的?还不是老死的?”(鲁迅《祝福》)
这些句子不仅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且也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来了,从而达到异常醒目的目的。
5 .符号的变异
标点符号本来是一种表达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本来是帮助作者表达语意明确清晰,帮助读者分清结构、辨明语气,但在变异修辞中,标点符号却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效果。
如: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句中的“!”“……”把 鲁迅 先生听到柔石被害消息时的惊诧与愤怒的感情丰富的表达了出来,而“……”的运用,则表达了欲哭无泪、欲辩无言的极度悲愤。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标点符号的威力。
总的来说,要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复杂多样的表现表达的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仅用常规修辞或变异修辞都是不够的,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巧妙的运用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