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浪周有光博客
一位朋友看了我的【舊事重提談拼音】,又看了兩位青年朋友談話的原始記錄。他說『你把原始記錄的大部分都刪掉了,樹葉削光,只留樹幹。』我說,『稿件不宜太長,刪掉了許多過時的話。』他說,『過時的話,對新一代青年來說,可能仍有參考作用。』他選擇部分可能仍有參考作用的過時的話,成為這篇【續談】。
問:漢語拼音方案的三原則,拉丁化、音素化和口語化,你是怎樣提出來的?
答:設計方案需要規定範圍,以免無所適從,三原則就是規定的範圍。
問:為什麼又加上『三不是』:不是漢字拼形方案而是漢語拼音方案,不是方言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話拼音方案,不是文言拼音方案而是白話拼音方案?
答:為了說明拼音方案不是萬能的,而是功能有限的。
問:你把拼音字母比作潤滑油,外國留學生說它是進入中國文化寶庫的『芝麻開門』。是否低估了拼音字母的價值?
答:潤滑油和芝麻都微不足道。微不足道而到處有用,這就是拼音字母的不平常。
問:從文化史來看,拼音方案有什麼價值?
答:世界各地區的文化,不斷交流。在全球化時化,文化交流將越來越頻繁。注音字母只能做國內的文化鑰匙。拼音字母還能做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這就是拼音方案在文化史上的價值。
問:方案規定,字母『i』有三種讀音:元音『i』(衣)之外,還表示『知蚩詩』和『資雌思』的兩個韻母。有人主張分成三個各自獨立寫法。你看好嗎?
答:我們反覆做了多種試驗,『一當三用』最為方便,也符合十三轍的原理。你不妨再去試驗試驗。
問:把調號加在『iu』和『ui』的後一字母上,這合理嗎?
答:這不是方案委員會的規定,而是群眾的習慣寫法。
問:『知』的聲母『zh』出現頻繁,不經濟,也不符合國際習慣。為什麼不改為『j』?
答:『j』已經用作『基』的聲母。『zh,ch,sh』有規則,『j,ch,sh』不規則。
問:有人不喜歡標調符號,說它是滿臉麻子。還能改進嗎?
答;關於標調方法,我們做了多種比較:加符號、加數碼、變拼法等等。『加符號』比較利多弊少。它接近法文,方便省略,繼承注音字母。缺點是『ü』(兩點)上加調號,符號重疊。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
問:有人問,可否不用隔音字母『y,w』,使方案更加簡潔?
答:『零聲母』處用隔音字母,能使音節分明,便於閱讀。例如『義務』寫『yiwu』比『iu』好。不用隔音字母會引起一系列拼寫和閱讀麻煩。這個問題曾經反覆研究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