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9|回覆: 0

[漢語詞典] 易誤解文史常識匯總(4)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7-26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解放日報】
舉頭三尺有神明  
中國人有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神明。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那麼,這裏的『神明』和『青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佛家的說法是:每個人身上有兩個神,一個叫『同名神』,另一個是『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計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計惡的神。任何人起心動念,是善是惡,他們都會記下來。所以我們最好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免造惡因。  
有這樣一則故事,清朝末年,一個舉子要到北京去考狀元,遇上了大雪封路,只好住到一家客棧裏面。這家客棧的老闆娘是位年輕的寡婦。大雪一直不停,舉子無法成行,就只好繼續在客棧住下去。時間一長,一個是青年男子,一個是年輕寡婦,孤男寡女,天天對望,日久生情,就動了淫念。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間,在他舉手敲門前想到:『不可以!我是去考狀元的,這一進去要是犯了淫,天庭會除名的,回去吧!』他這邊回去了,女的又起了念頭,一出門,心裏想:『不可以,我是個寡婦,應該為丈夫守住貞節才對,回去吧!』  
就這樣走了兩三次。就在他們猶豫不決的時候,聽到空中有聲音:『你們兩個王八蛋,要又不要,把我的功過簿劃得稀巴爛!』說完就甩下一個東西來。他們聽到這些話嚇得發抖,趕快撿起來看,原來是一本『功過簿』,上面有他們的名字:一個今科狀元,犯淫革名,打叉劃掉了;一個是守節寡婦,死後升天,現在犯淫,也劃掉了。再看看,又寫『不犯』,勾上去。再看下面,又寫『犯』,又劃掉了。如是三番,把這本功過簿弄得一塌糊塗,連神都生氣得破口大罵。兩人看後趕快各自回房,從此再也不敢犯淫念了。  
儘管這是個傳說,但是也給我們說明了一個道理:為人當自律,切不可動邪念,切不可肆意妄為。神明原本不存在,別說舉頭三尺了,舉頭三千尺也沒有的。但是,生活中卻需要有自律精神。  
古人言神明,雖是迷信荒謬,但其中的含義,倒是值得今人認真借鑑。  
『豆蔻年華』是特指  
對於女子的不同年齡,有與之對應的不同稱呼。譬如,女孩12歲往往被稱為『金釵之年』;13歲則被稱為『豆蔻年華』;15歲被稱為『及笄之年』;16歲則被稱為『碧玉年華』;20歲為『桃李年華』;24歲為『花信年華』。  
在對於女性年齡這麼多代稱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華』。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黃色,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實和種子入中藥』。『豆蔻年華』之『豆蔻』就是從這種植物引申出來的意思。這種稱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大意說柔弱美麗的十三歲多的少女,看起來就像是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梢頭的嫩芽那般美好。很顯然,『豆蔻年華』只能指十多歲的少女。如果硬要往大處擴展,最多也只能擴展到二十歲,再往外擴展就有點過於牽強了。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豆蔻年華』被誤用的次數太多了,以至於現在形容少婦也敢用『豆蔻年華』,實在有點『小詞大用』,讓人汗不敢出了。  
『三長兩短』捆棺材  
『三長兩短』常用來指意外的災禍或者危險的事情,那麼它又是源於什麼呢?  
在鄉下人們是很忌諱說『三長兩短』的。通常認為,三長兩短指的是未蓋上蓋兒的棺材,因為用來裝死屍的棺材正好由三塊長木板、兩塊短木板構成一個匣子。所以在人們看來,這個詞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三長兩短』特指棺材的說法猛一聽不無道理,但仔細推敲一下就覺得這種解釋有些不妥當了。如果指的是棺材,那麼應該是有棺材蓋的;人死後棺材豈能不蓋上蓋兒?不蓋之棺焉能下葬?可是,如果有了棺材蓋,那就不應當是『三長兩短』,而是四長兩短了?可見,這種解釋有些牽強。  
那麼,『三長兩短』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據【禮記・檀弓上】記載,古時棺木不用釘子,人們是用皮條把棺材底與蓋捆合在一起的。橫的方向捆三道,縱的方向捆兩道。橫的方向木板長,縱的方向木板短,『三長兩短』即源於此。到後來,人們用釘子釘棺蓋,既方便又快捷,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皮條也隨之消失。但是,這個詞語卻一直流傳下來,在生活中經常使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火葬的推行,棺材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如果連棺材都絕跡的話,那麼把『三長兩短』指作棺材的說法也會像三長兩短的捆棺材的皮條一樣消失。那個時候,恐怕知道『三長兩短』來歷的人會更少了。  
『三教九流』話職業  
在形容各色人等時,人們往往會用『三教九流』來概括。那麼,『三教九流』的說法究竟從何而來?『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些人?  
『三教九流』一般都被人理解為古代職業的名稱,並被認為這是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古代白話小說中的『三教九流』,往往含有貶義。  
但其實,『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教』排列順序的先後,始於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北史・周高祖紀】:『帝(武帝宇文邕)升高座,辨釋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  
最初的『九流』,指的是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於【漢書・藝文志】。這九個學派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後來,『九流』被用來代表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在『九流』中,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事實上,『三教』和『九流』的名稱,在最初並不含有貶義,只不過是對不同人群的概稱而已。自唐人撰【春秋穀梁序】中,把『九流』和『異端』並列後,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後人就用『三教九流』來泛指社會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各行各業各式人物,從此含有貶義了。 (郭燦金 張召鵬)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