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31|回覆: 0

[漢語詞典] 『造反』的詞彙史研究

[複製鏈接]
濟世 發表於 2009-1-11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歷史百科
原文:王子今:『造反』的詞彙史研究
『造反』這個詞兒,在一個特殊的時代,曾經作為通行詞語為社會不同等級、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們所習用。42年前,一位偉人這樣一句話傳播海內:『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於是『造反戰士』、『造反隊』、『造反團』、『造反軍』、『造反兵團』、『造反軍團』、『造反司令部』等等遍地蜂起。『造反』這兩個字,一時如震天雷霆,以極其狂噪的分貝值衝擊着我們民族的耳膜,甚至輸出境外,推助着『四海翻騰』,『五洲震盪』。
【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造反』的:『發動叛亂;採取反抗行動。』(商務印書館1996年7月修訂版,第1572頁)【漢語大詞典】『造反』詞條寫道:
【造反】發動叛亂,採取反抗行動。【前漢書平話】卷上:『陳g造反,多因為寡人與陳g軍屯衣甲器物,是他韓信執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冤。』明沈德符【野獲編・叛賊・妖人趙古元】:『古元造反,窺伺神器。乃改其名曰趙趕朱,意且將圖革命。』魯迅【吶喊・阿Q正傳】:『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媽媽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10卷第900頁)
對於『造反』詞義的解釋『發動叛亂,採取反抗行動』,除了中間標點符號略異外,與【現代漢語詞典】完全相同。現在看來,提供的書證年代似乎偏晚。也就是說,對於『造反』一語最早出現的年代,【漢語大詞典】編者的判斷可能過於保守了。
作為『用來解決閱讀古籍時關於語詞典故和有關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識性疑難問題』的『古漢語詞典』的【辭源】,其編纂,據說『重在溯源』,『注意語詞的來源和語詞在使用過程中的發展演變』(【辭源】『出版說明』,商務印書館1979年7月修訂版,第1頁),然而沒有『造反』詞條。【中文大辭典】有『造反』詞條,然而不出書證,解說也過於簡略:
【造反】①謀叛也。②俗謂小兒喧擾為造反。(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73年10月版,第14393頁)
現在看來,為『造反』一語『溯源』,並且討論這一詞語『在使用過程中的發展演變』,是必要的。
【前漢書平話】大致為宋元話本小說。許多跡象表明,大致在明代,『造反』一語已經在社會上下流行,文人筆下往往留有痕跡。如【醒世恆言】卷三八【李道人獨步雲門】:『不料隋煬帝死後,有個王世充造反,到我青州,看見我家族裡,人丁精壯,盡皆拿去當軍。那王世充又十分不濟,屢戰屢敗,遂把手下軍馬,都消折了。』這裡『造反』的語義已經與今人的理解十分接近。『造反』一語又多見於官員文書。如明代名臣于謙【忠肅集】卷六【雜行類・兵部為邊患等事】中可以看到這樣的內容:『近者貴州普定、都勻、清平、平越等處並四川播州宣慰司草塘、黃平、重安m賊糾合鎮遠衛府所屬諸種m蠻,自正統十四年以來造反,劫殺軍民,受害不計其數。』又王守仁【王文成全書】卷一七【別錄・公移二・e撫江西征寧藩】中有【牌行江西二司安葬寧府宮眷】,其中寫道:『照得寧王造反,稱兵向闕,行委偽官萬銳等把守省城,音信不通……。』政府的正式文告,也出現『造反』字樣。如明人楊士奇【東里集】別集卷一【代言錄・郊祀覃恩詔】:『朝廷建置文武官員,所以統治軍民,其間或有官非其人,不得軍民之心,而軍民動輒綁縛凌辱,有傷大體,今後凡有害軍害民官吏,許被害之人赴合該上司陳告,上司不為準理,許訴於朝,不許擅自綁縛,違者治罪。若受贓及造反謀逆及逃叛者,聽綁縛前來,不拘此例。』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筆下,『造反』一語的使用頻率頗高。【三遂平妖傳】中,『造反』出現3 次。第二回【修文院斗主斷獄,白雲洞猿神布霧】:『(蚩尤)自恃天下無敵手,鼓眾造反,要奪黃帝的天下。』第三十五回【趙無瑕拼生紿賊,包龍圖應詔推賢】:『仁宗天子召文彥博至面前,聖旨道:「河北貝州王則造反,今命卿為元帥,收伏妖賊。」』第三十七回【白猿神信香求玄女,小狐妖飛磨打潞公】:『誰知老狐精倚賴吾師以成其變化,卻去幫扶王則造反稱王,殺人十萬。』又如【三國演義】一書中,『造反』凡34見。如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兩次說到『黃巾造反』,又說到『會稽妖賊許昌造反』。第九回【除暴凶呂布助司徒,犯長安李嗵賈詡】李唷⒐汜奏言:『臣等特來報讎,非敢造反。』 第十回【勤王室馬騰舉義,報父讎曹操興師】李嚶錚骸胺稠何故交通韓遂,欲謀造反?』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拜師U水】可見『袁術已有稱帝之意,是造反也。彼若造反,則公乃反賊親屬矣,得無為天下所不容乎?』的責問,又寫道:『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於地,言于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操大驚。須臾,夏侯、許褚、李典樂進都到。操言于禁造反,可整兵迎之。』『卻說于禁見操等俱到,乃引軍射住陣角,鑿塹安營。告之曰:「青州軍言將軍造反,今丞相已到,何不分辯,乃先立營寨耶?」』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孫策)掣寶劍令左右殺了于吉。眾官力諫。策怒曰:「爾等皆欲從于吉造反耶!」』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中,袁紹怒斥曹操:『汝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罪惡彌天,甚於莽、卓,乃反誣人造反耶!』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降將張武、陳孫在江夏掠人民,共謀造反。』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後寨火起,一片聲叫反,報者如麻。張遼出帳上馬,喚親從將校數十人,當道而立。左右曰:「喊聲甚急,可往觀之。」遼曰:「豈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驚軍士耳。如亂者先斬!」』這裡又出現了『一片聲叫反』的說法,值得注意。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孫夫人)叱從人推車直出,捲起車簾,親喝徐盛、丁奉曰:「你二人慾造反耶?」徐、丁二將慌忙下馬,棄了兵器,聲喏於車前曰:「安敢造反:為奉周都督將令,屯兵在此專候劉備。」』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輅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汝等是漢朝臣宰之後;今不思報本,欲輔造反之人,……』『耿紀,韋晃等造反,放火焚許都。』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說『(雍])結連孟獲造反』。第八十八回【渡瀘水再縛番王,識詐降三擒孟獲】『諸多酋長,皆來告董荼那曰:「……今因孟獲勢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第八十九回【武鄉侯四番用計,南蠻王五次遭擒】又可見『今辱弟造反,又勞丞相深入不毛之地』語。第九十四回【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克日擒孟達】司馬懿說『孟達造反』,曹彼怠按鐫旆礎薄5諞話儻寤亍段浜鈐し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可見費t對政治敵手『誣吾等造反』的警覺,又寫道:『忽報魏延表奏楊儀造反。』其文辭曰:『征西大將軍南鄭侯臣魏延,誠惶誠恐,頓首上言:楊儀自總兵權,率眾造反,劫丞相靈柩,欲引敵人入境。』而吳太后說:『今彼奏楊儀等造反,未可輕信。』又可見交戰情節:『何平出馬大罵曰:「反賊魏延安在?」延亦罵曰:「汝助楊儀造反,何敢罵我!」平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楊儀說:『丞相臨終,遺一錦囊,囑曰:「若魏延造反,臨城對敵之時,方可開拆,便有斬魏延之計。」』又寫道:『幽州刺史毋邱儉上表,報稱遼東公孫淵造反。』第一百七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則可見『太傅造反』語,又寫道:『夏侯霸聽知,大驚,便引本部三千兵造反。』第一百九回【困司馬漢將奇謀,廢曹芳魏家果報】記錄了司馬師責問曹芳的話:『妄誣大臣造反,當加何罪?』
【醒世姻緣】這樣的小說中,也數見『造反』的說法。第八十九回【薛素姐謗夫造反,顧大嫂代眾降魔】,『造反』二字出現在章回標題中。其中寫道:『杜鄉約道:「你看狄大嫂胡塗!狄大哥本等沒有造反,我沒的昧着心說他謀反,叫他十滅九族了罷?」』『造反』和『謀反』並見,也值得注意。第九十八回【周相公勸人為善,薛素姐假意乞憐】:『又往縣裡首着咱造反,往四川來調兵。』第九十九回【郭將軍奉旨賜環,狄經歷回家致仕】:『郭總兵知道梁佐的官兵見在,且的知這兩家土官不是決意造反,也還是騎牆觀望。將那四個人取了出來,吩咐道:「來人說話,據那土官之言,不是造反,是被小人挑激生變,要得徼幸成功,這是實話。」』明人編輯的【雍熙樂府】,是一部曲文總集。其中卷七【粉蝶兒・哭楊妃】出現『造反』語:『未殺他人,先損了自己,怎做得後取那潼關計。見放着邊庭上造反的,怎做的禍起蕭牆內。』
清代官府文書中『造反』的說法更頻繁出現。如于成龍【於清端政書】卷三【黃州書・又申張撫台文】:『惟黃岡何姓造反,山民驚惶,麻城白水畈有英、霍、麻埠群賊猖狂。』『造反』這一詞語在民間的普及,見於人們熟悉的曹雪芹【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本)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寫道:『……寶釵在外面聽見這話,心中吃驚,想道:「怪道從古至今那些姦淫狗盜的人,心機都不錯。〔庚辰側批:道盡矣。〕這一開了,見我在這裡,他們豈不燥了。況才說話的語音,大似寶玉房裡的紅兒的言語。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鑽古怪東西。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要使??金蟬脫殼的法子。」……』大概當時所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已經成了民間俗語。又【鏡花緣】第六十四回【賭石硯舅甥鬥趣,猜燈謎姊妹陶情】:『紫芝代答道:他在那裡造反,所以兵去征他。難道造反還不是有罪麼?』也告知我們『造反』一語的普及。
其實,『造反』一語的出現,可能還要早得多。清人陳元龍【格致鏡原】卷四八【耕織器物類】『叉』條引【農田余話】:『後至元丙子丞相伯顏當國,禁江南農家用鐵禾叉(即叉j)。犯者杖一百七十。以防南人造反之意。民間止用木叉挑取禾稻。』【四庫全書總目】:『【農田余話】二卷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