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88|回覆: 0

[漢語詞典] 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袁清郎一心避嫌疑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07-10-30 16: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解放日報
古樂府【君子行》裡面有兩句詩文:『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站在瓜田裡面的時候,最好不要彎下身子去提鞋子,不然很容易被人誤會你在偷瓜;站在李子樹下的時候,最好不要伸手去整理頭上的帽子,免得被人懷疑是在偷摘李子。
【北史】中記載了廉吏袁聿修的故事,講的是他政績突出又很有聲望,主要原因是他爲官清白自守,從不收任何賄賂。據說他在任尚書的十多年裡,從未曾接受過任何人家的一升酒、一粒米,故有雅號『清郎』。一次遇到老友邢邵,二人敘述別情以後,邢邵拿出一匹白綢送給袁聿修。袁聿修反覆思考之後還是謝絕了,並留書曰:『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只有這樣,才能躲避嫌疑。
無獨有偶,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也對『瓜田李下』作過評論。當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於是唐文宗就派郭寧到郵寧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文宗就以這件事來問柳公權:『郭寧是太皇太后的繼父,官封大將軍,當官以來沒有什麼過失,現在只讓他當郵寧這個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麼不妥呢?』柳公權說:『議論的人都以爲郭寧是因爲進獻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唐文宗說:『郭寧的兩個女兒是進宮陪太后的,並不是獻給朕的。』柳公權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們哪能都分辨得清呢?』這裡,柳公權將『瓜田李下』詞義更進了一步,上升到了輿論監督的層面上。
的確,『瓜田李下』往往會讓人誤會或懷疑,所以需要謹慎對待。從上述故事來看,古代賢士在這方面很是謹慎。然而,如今有些營私舞弊之人,有些收受賄賂之人,有些跑官要官利令智昏之人,可不在乎什麼瓜田什麼李下,所作所爲居然可以明目張胆地進行,一點沒有避嫌的意思,實在是愧對古人。(郭燦金 張召鵬)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