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咬文嚼字 新世纪的新女性很注重自己的形象,渴望自己永葆美丽灿烂的青春。她们大多选中了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拍写真集。拍写真集的,早已不再局限于明星们。因此,“写真”这个词也越来越流行。
“写真”,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画人物的肖像,它是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绘写人像要求形神肖似,所以叫做“写真”。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将军善画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如今流行的“写真”,却是借自日本语。众所周知,日本人至今还在使用1850个“当用汉字”,以及大量的由这些字组成的“汉字词”。其中,好多“汉字词”已经有了日本人赋予的含义。在日本语中,“写真”有两个意义。其一是“摄影”,其二是“照片”。日本的照相馆就叫写真店。对汉语来说,今日的“写真”可谓是“先出口后进口”的词。如今,上海街头,你也可以看到“台北写真”,“庭园写真馆”等店招。报刊上也常常看到“写真”。例如:
①求职需要写真集吗?(《文汇报》2001年11月2日)
②香港、内地甚至日本都有出版商争相找古巨基出书,而最希望的就是他能推出写真集。(《当代歌坛》2001年第25期)
③《刚刚好》一书的封面加装磨砂塑料卡……,并配有高质感黑白写真。(《青年报》2001年11月4日)
④独家拍摄的NBA珍贵照片,绝对令你心动的球员的经典写真。(《当代歌坛》2001年第25期)
例句中,①②两个“写真”即“摄影”之义,③④两个“写真”即“照片”之义。可见在当今的中国,日本语的这两个义项已被人们接受并应用。
为什么表示新义的“写真”会进入汉语呢?其一,平时大家说惯了“摄影集”,如今跳出一个“写真集”来,让人觉得这个词清新可人。它特有的“东洋味”“时尚味”,很符合一些新新人类的情趣和取向。其二,由于广告、媒体的炒作,拍写真集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写真”这个词也就进入了日常交际语言中。
正因为“写真”具有浓厚的“时尚性”,所以起初多出现于娱乐圈的杂志中,后来渐渐进入一般的报刊。目前,在较为严肃的场合还是不用的,这也许是大多数“时尚词语”的共性。且看《光明日报》201年12月25日一则广告文字:“由中共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珍品典藏》,上集为《毛泽东影集》,用250克进口白卡纸彩印对裱镂空镶嵌全真照片219张,……既是一部毛泽东影集,又是一部毛泽东珍品集,照片、手书、遗物……应有尽有。”短短几句话中有多处可以用上“写真”或“写真集”。为什么不用?广告文字的编制者深知在这儿若用上“写真”,反而不妥,鲜显得不严肃、不庄重。
现在,“写真”又有了新的义项,即“如实描绘事物”,或曰“纪实”。例如在《上海电视》上又一个固定栏目,名为“主持人心曲大写真”,每一期都有一两位主持人如实地讲述他们的一些经历以及兴趣爱好等。又如:
⑤向三大病魔挑战――中医王建中写真。(《劳动报》2001年12月17日)
⑥世界大忙人――安南写真。(《读者》2001年12月B刊)
以上两例中的“写真”就是“纪实”的意思。“写真”的这种用法日益增多,正处于上升趋势。
作者: 张镇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