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43|回覆: 0

[漢語詞典] 新生詞彙:潤物春雨,還是洪水猛獸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07-1-15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民日報
近年來,『頂』、『憤青』、『惡搞』、『FT』、『94』之類的網絡語言、電視語言不斷湧現――  

不知不覺中,『頂』、『惡搞』、『憤青』、『超女』等新生詞彙就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數字、標點等特殊語彙,如『FT』、『ID』、『94』、『88』、『:)』,也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這些網絡語言、電視語言來勢是如此兇猛,很多人驚呼狼來了!

網絡語言『疾風撲面』
在本報與搜狐網進行的聯合調查問卷中,經常使用『頂』、『美眉』、『粉絲』等網絡語言的人群中,20歲以上的超過90%,30歲以上的更是達到了37.66%。無論我們是否承認,網絡語言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網絡語言僅僅是在一些青少年中流行的特殊「方言」』,這種觀點早已過時。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馮志偉表示,對於網絡語言,應當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進行科學的研究,他們是一種客觀存在,不應簡單否定。其實,如果往前看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曾經陌生的網絡語言現在已經非常熟悉,如『下載』、『連結』、『複製』等等,早已被我們接受。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傳統詞語也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如 『潛水』(只看帖不回帖)、『青蛙』(醜男)、『恐龍』(醜女)……這些詞彙的再『創作』使得這些『舊瓶』裏早已被裝上了『新酒』,而且現在使用更多的是這些詞語的新含義。
我們在面對一些網絡語言時,有時會顯得無所適從,甚至有的人堅決反對。在採訪中,也有中學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在作文中經常出現『醬紫』(這樣子)、『蝦米』(什麼)、『偶』(我),根本看不懂是在說什麼,有的老師還擔心,長期這樣下去形成習慣的話考試時難免會吃虧。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06年,我國網民人數達到了1.2億多,網民平均每周上網16.5小時,網民數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這為網絡語言的迅速推廣提供了堅實基礎。
隨着影響的加大,網絡語言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2006年5月,教育部、國家語委發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其中對網絡用語作了專門介紹,並認為『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網絡語言,網絡語言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它將會給母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必須面對和關注的現實問題』。
電視語言漸成『時尚話語』
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美眉』、『憤青』等網絡語言時,電視螢屏也絲毫不甘落後。
最近,東方衛視上熱播的『舞林大會』落下帷幕。這檔由名人、明星參加的舞蹈大賽節目,取『武林』諧音,據說收視率最高時達到16.8%,單是短訊投票幾十秒內就達到上萬條。『舞林』一詞也不脛而走,其躥升之程度直追當年的『超女』。
應該說,像『舞林』、『哇噻』、『超女』……這些電視詞彙,其影響比網絡語言更為深廣,因為電視節目的受眾動輒上百萬上千萬,無論城市農村,無論文化高低,無論年老年幼,都在電視螢屏的覆蓋之下,電視語言影響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網絡。
『幾節語文課,有限的在校時間,怎麼抵得上電視的影響呢?』北京市朝陽區某中學教高中語文的張老師這樣向記者感慨,『有些學生在平時經常以使用新詞、新語為時尚,不時地冒出電視上流行的話語,還常常能得到大家的讚賞』。『螢屏是語言文字問題的重災區,』上海大學教授余志鴻表示,『只是這一現象遠未引起足夠重視。』一些語言學者也都對此表示憂慮,一個電視節目、一部電影的觀眾往往以百萬千萬計,電視語言已成為一種『權威話語』,對整個社會起着巨大的誘導作用,尤其是對那些尚未正確掌握和理解語言文字的少年兒童們。
開放的態度最重要
面對越來越多的新生詞彙,很多人擔心,漢語的純潔性將會因此受影響,並認為它們是對傳統語言的破壞、顛覆。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錢玉趾表示,所謂的『網絡語言』只是網上流行的一種『符語』,並不具備語言的特徵,更不具備合法性、規範性及通行性。
不過,對此很多專家並不認同,這些新生詞語是漢語在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對傳統漢語的豐富,它們猶如『潤物春雨』,讓我們傳統語言保持常青。對此,廣大網友也有不同看法,在接受調查採訪的1100多人中,認為新生詞彙豐富傳統語言的佔到47.96%,遠遠超過認為是破壞的20.62%。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是否規範網絡語言等新生詞彙並不是非常重要,關鍵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語言是活的、變化的、一直處於發展中的。新生詞彙主要取決於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滿活力的網絡語言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約定俗成後,我們就可以接受。畢竟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這個網絡時代的反映,同時,它們也能豐富我國的語言文字。
記者 秦佩華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