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鳳凰網 參考文獻:
(1)(30)(41)(73)史記【高祖本紀】
(2)(12)(31)(52)(56)(59)(60)(68)(69)(70)(71)史記【項羽本紀】
(3)揚雄【法言義疏】
(4)史記【淮陰侯列傳】『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
(5)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兵初起,以卒從項梁,梁死屬項羽爲郎中,至咸陽亡從入漢,爲連敖典客,蕭何言爲大將軍』
(6)史記【淮陰侯列傳】『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爲郎中。』
(7)史記集解張晏曰:『郎中,宿衛執戟之人也。』
(8)安作璋【秦漢官制史稿】附錄之王克奇【論秦漢郎官制度】
(9)史記【樊酈滕灌列傳】『漢王賜噲爵爲列侯,號臨武侯。遷爲郎中,從入漢中』『沛公立爲漢王,拜嬰爲郎中,從入漢中』
(10)(28)(33)(47)(77)史記【淮陰侯列傳】
(11)史記【陳丞相世家】『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14)張傳璽【秦漢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13)(15)(27)(29)(32)(37)(58)史記【陳丞相世家】
(16)(18)史記【黥布列傳】隨何語:『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
(17)史記【留侯世家】良進曰:『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
(19)(73)(76)史記【張耳陳餘列傳】
(20)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語
(21)(39)(46)(53)(78)史記【留侯世家】
(22)(48)汪夢川【論周秦時代的功利潮】
(23)趙文潤【重評劉邦項羽的成敗原因及其是非功過】,【人文雜誌】1982年6期
(24)邱永明【劉項用人得失和漢楚戰爭成敗】,【歷史教學問題】1991年1期
(25)(35)王銘【楚漢戰爭與劉邦、項羽用人】,【蘇州大學學報】1986年3期
(26)蔡偉【千古一宴,盡顯英雄本色】,【書屋】二二年第六期
(31)(74)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34)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36)周騁【解讀項羽】
(38)周騁【漢高祖三題】
(40)(49)夏增民【劉邦與其功臣集團關係析論】
(42)劉敏【承襲與變異:秦漢封爵的原則和作用】,【南開學報:哲社版】2002年3期
(43)(45)史記【黥布列傳】隨何語
(44)史記【秦始皇本紀】
(50)羅新【從蕭曹爲相看所謂『漢承秦制』】,【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5期
(51)(55)(66)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54)張正明【楚國社會性質管窺】,【楚史論叢】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57)卜憲群【秦制,楚制與漢制】
(61)(62)(63)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64)漢書【高帝紀】
(65)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67)周騁【釋讀】
(72)閻盛國【論劉邦,項羽的勸降行爲及其對成敗的影響】,【張家口師專學報】2002年10月,第18卷第5期
(75)史記【魏豹彭越列傳】
註解,1:項羽本紀中在鴻門宴的時候陳平已經爲都尉,而陳平世家中以定殷,項羽派人拜爲都尉,似乎陳平沒有做過都尉。但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言陳平『以故楚都尉』,很可能陳平當時地位稍低於都尉或還沒有正式做都尉,定殷地後,項羽正式拜爲都尉,並賞賜金子。
2:都尉又稱郡尉,一郡之最高軍事總長。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
3:漢朝建立的時候,張耳已死,其子張敖繼承其王。
4:據史記記載:項羽因爲張良從劉邦而遷怒於韓王成,或是項羽欲吞併韓地的藉口。但是張良跟韓王成未獻一計,對韓王成的安危絲毫未放在心上,可見身在『韓』營心在『漢』。
5: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劉澤封侯戶數萬二千戶,而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則記載萬一千戶,不管是萬二千戶還是萬一千戶都屬當時最高戶數。
6:據史記【高祖本紀】『項羽自立爲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另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東,都平陽,爲西魏王』可見東魏之地被項羽所占。
據史記【留侯世家】『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爲侯,又殺之彭城』,另史記【項羽本紀】『乃以故吳令鄭昌爲韓王,以距漢。』可見舊韓之地亦被項羽掌握。
7:荀悅【漢紀】說宋義是舊楚的令尹。就算未必屬實,宋義亦是舊楚集團核心人物,以致懷王與其合謀壓制項羽爲首的新勢力。
8:舊楚集團統治的楚國亦是個鬆散集團,被懷王依爲左右手的宋義被殺,呂青投靠項羽。其他勢力也如陳嬰,吳芮,英布也站在項羽一邊。可以算是兵不血刃的解決了舊楚集團。
9:考項伯在楚漢時期兩次行爲,一次勸說項羽不殺劉邦之父,二是盡殺英布妻子兒女,使英布和項羽在無緩和餘地。都是有爲劉邦而謀的最大嫌疑。
10:項伯的位次在功臣侯表中缺,但是按司馬遷記載的功臣侯表列在第14位,可見其對劉邦的功勞之大。
11: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靈常以荊令伊漢五年投靠劉邦,不知其何時爲西楚二把手的。項伯在鴻門宴爲楚左伊,而呂青投靠劉邦亦是左伊的身份,估計項伯已升至右伊。龍且早在項梁時期亦是大司馬,曹咎在守成皋時爲海春侯大司馬,前期未見其蹤跡,亦是後來所封。周殷亦是後期才出現大司馬,故爲後期所封。
12:據【廣韻――姓氏急就篇】『靈氏:齊靈公之後或雲宋公子靈圍龜之後』而彭城乃戰國宋之都城。
13:不少學者認爲項佗,項他,項它乃一人,如果是一人,項佗從項梁時代就獨當一面帶兵救魏,項羽時代曾經爲魏相,魏步將,後又爲西楚柱國兼任碭郡長,後投靠劉邦被封平皋侯。屢敗卻屢坐高位,亦可能是項氏家族中一大勢力,所以才屢屢被重用。
14:柘公王武據史記【曹相國世家】【樊酈滕灌列傳】記載,其人在劉邦彭城敗後,反劉邦,被曹,灌擊破。據史記集解徐廣曰:『柘屬陳。』陳地又屬西楚地,亦應該是項羽手下的縣令,劉邦攻來投靠劉邦,劉邦戰敗又反劉邦。還有程處,柱天侯,羽嬰等人或則情況相同。另有魏公申徒或情況相同或如史記集解張晏所云:『秦將,降爲公,今反。』
15:【漢書.高帝紀】注孟康曰:楚舊僭稱王,其縣宰爲公。陳涉爲楚王,沛公起應涉,故從楚制,稱曰公。當時劉邦只是一縣之長,故稱公。同理這些諸公都是一縣之長
16:據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堂陽侯孫赤『坐守滎陽降楚免,後復來,以郎擊籍』。據史記【韓信盧綰列傳】韓王信『及楚敗滎陽,信降楚,已而得亡,復歸漢』
17:項氏之地曾經被魯國統治幾百年,項燕上代很可能就是魯人。懷王奪項氏軍權安慰項羽,給項羽魯公虛號,魯地在項羽死後爲項羽守禮,劉邦又以魯公安葬項羽,亦可見魯與項氏的關係密切。項羽受魯風影響亦屬正常。
18:史記載,項羽曾經以陳平帶領舊魏之兵進攻殷王司馬印。而諸侯之內既有項羽使者,如張耳之項嬰;亦有魏之相項他。可見項羽亦是以他人之軍爲己所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