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36|回覆: 0

[論史] 試論宋代的『江湖社會』(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1-9-12 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從概念貫通的意義上說,本文所論『江湖』亦包容以上三義。因為第一是兩宋主要取賦東南,故兩京端賴舟楫交通,屬於『浮在水面上』的繁華都市;第二是朝臣賦閒,或者文士轉徙調動,每嘆不得其志用,都是以『江湖』自況,正顯示着他們此刻的平民立場(限於篇幅,本文從略);第三是航運交通貿易及其延伸到都市中的商業、服務業、娛樂業,構成了兩宋『民間社會』的新基礎,這正是本文論述的重點。惟這些內容非數部專著不能容納,所以須用化繁為簡的方式,梳理出一個能夠令人信服的角度。本文擬標舉唐宋之際的漕運―城市水系―商業布局變遷為線索,以此貫通『江湖』一語的本義、引申義、轉借義和隱喻義,進而論及宋代社會的公共空間及其信仰。


    有同事曾以『江湖――遊民生活的空間』為題先有論列,理或然實不盡然。[5]本文僅及『江湖』之中立意義,不予辨論,姑執一端可也。


[1] 【中國風俗史】(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頁175。
[2] 【莊子・內篇・大宗師第六】。
[3]【叢書集成初編】本,頁20。按【乾道臨安志】十五卷早為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所載錄,且明言撰者為『府帥周淙
彥廣』。今存三卷,為最早之南宋方志。
[4] 【顯性和隱性:金庸筆下的兩個社會】,載【「1998台北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
[5] 參王學泰【遊民文化與中國社會】及李慎之序【發現另一個中國】。學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  

    日人桑原騭藏【歷史上所見南北中國】[1]釋文中引用的史料,提供了一部概括的中國漕運史。大致而言,中國歷代京師一向依靠漕運供給,起初端賴秦漢時代的關中水利建設,供給長安用度,而中唐以後關中水利淤塞,中央財賦愈來愈須仰仗東南。故水路運輸的通暢狀況,直接決定着都城的設置和續後命運。歐陽修【新唐書】感慨於此,故特別誇讚張巡、許遠在『安史之亂』中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力戰之功:


    『張巡、許遠可謂烈丈夫矣!以疲卒數萬,嬰孤墉,抗方張不制之虜,鯁其喉牙,使不得搏食東南,牽掣首尾,Y潰梁、宋間。大小數百戰,雖力盡而死,而唐全得江、淮財用,以濟中興。以利償害,以百易萬,可矣!』[2]


    張巡等力戰保全的江淮,其實就是趙宋王朝起家的本錢。據【太平御覽・水經】,汴河之開鑿緣於『大禹塞滎陽澤,開渠以通淮泗,名浪宕渠,即汴渠』的傳說。後隋煬帝下江都,『更令開導名通濟渠,引河水入汴口,自大梁之東引入泗,達於淮,至江都宮入於海,亦謂之御河。』這樣就形成了全國漕運的骨幹網,『自揚、益、湘南至交、廣、閩中,公私漕運商旅軸轤連接。』自從關中『八水繞長安』的景觀不復再現,黃河漕運一度成為遷都洛陽的主要原因。隨着五代黃河改道,朱梁被迫再次東遷至黃河與運河的交叉地汴梁,以就食淮南。宋代的前三個君主都有過在長安重建京師的宏願,宋真宗還借祀汾陰、封西嶽的名義親往考察,但終因漕運問題不能解決,永遠放棄了追摹漢唐的雄心。元明清以北京為都城,也是在南北大運河貫通以後才能實現。宮崎市定【東洋的近世】也說:『宋以後的運河中心時代,中國社會沿運河線移動,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由各種其它社會情勢在彼此相關、互為因果的情況下,所形成的近世社會的特性。大運河的機能是交通運輸,所謂運河時代就是商業時代。』[3]可謂一語中的。


    話說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955年)和顯德四年(957年)先後頒布過兩個著名的詔令,第一是修築汴梁外城,預先規劃出大批空閒之地,『其標識內,候宮中劈畫,定軍營、街巷、倉場、諸司公廨院務了,即任百姓營造。』以網羅天下客商,建成商業都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招商引資,官民共建』;[4]第二是疏浚汴河,顯德四年四月『詔疏汴水北入五丈河,由是齊、魯舟楫皆達於大梁。』。五年三月『浚汴口,導河流達於淮,於是江、淮舟楫始通。』[5]『汴口既浚,舟楫無壅,將有淮浙巨商、貿糧斛賈,萬貨臨汴,無委泊之地。(周景)諷世宗乞令許京城民環汴栽榆柳,起台榭,以為都會之壯。世宗許之。』[6]今語謂之『預留城市發展空地』,實際上主要作了沿河街市。北宋還特別設立了『汴河堤岸司』和『京師修完所』,作為河道運輸和市政管理的常設機構,推動這項政策的持續進展。


    以今日視線觀之,周世宗的諭令不啻都市『重商主義』宣言,倘非如此,宋代經濟就不可能出現黃仁宇所謂『前現代化』問題。論者咸以為這從根本改變了中國都市的發展格局,梁思成對此特別推重,認為『顯德二年增修汴河兩詔,富於市政設計觀念,極堪注目。』而柴榮『實為帝王建都之具有遠大目光者,其所注意之點……皆近代都市設計之主要問題,其街道有定闊兩邊五步內種樹掘井、修蓋涼棚,皆為近代之方法。』[7]


    宋代以東京為代表的大都市所以異常繁榮,論者多言其坊里制度的演變。其實更重要的前因在於宋廷繼續執行後周的中央集權制度和『強幹弱枝』方略。趙匡胤不僅『杯酒釋兵權』,大力削弱地方武力,而且實施了一系列制度,有效的抑制了地方勢力膨脹的任何可能性。【宋史】說:
『太祖起兵間,有天下,懲唐季五代藩鎮之禍,蓄兵京師,以成強幹弱枝之勢,故於兵食為重。』[8]


    宋朝分置『禁軍』、『廂兵』、『鄉兵』和『藩兵』,『凡其材力伎藝有過者,皆收補禁兵,聚之京師,以備宿衛』,為天子自將之軍,而且主要職責是衛戍京師,[9]當然也由中央實行財政大包幹。【水滸傳】曾言林沖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初讀者每惑『禁軍』數量何其多也,其實並非虛言。宋太宗視察汴河決口處時曾說『東京兵甲數十萬,居人百萬家,天下轉漕,仰給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顧。』至道元年(995年)參知政事張洎奏議汴河重要時,亦稱開封之繁盛:『今天下甲卒數十萬眾,戰馬數十萬匹,並萃京師,悉集七亡國之士民於輦下,比漢唐京邑,民庶十倍。』[1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