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7|回復: 0

[論史]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6)

[複製鏈接]
对酒当歌 發表於 2011-6-10 1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华夏风韵
王安石变革,是在“法先王之意”的旗号下,来实现他自己的适应现实状况的革新的意图。“先王之意”如何去证明?王安石同样需要用经学来证明。于是王安石提出了一套新经学,其基本用意就是为改革做思想准备,其方法就是按常情而不是按神秘主义的东西去解释经的本义,这同欧阳修等古文家们的治经方法是一致的。王安石在熙宁三年(1070年)改革科举考试办法时,罢诗赋而改试“经义”,把《诗》、《尚书》、《周易》、《礼记》列作考试的经典,他还主持撰有《诗》、《尚书》、《周礼》三经的“经义”,颁于学馆,作为举子们的必读书目。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王安石不把《春秋》列举在考试的经典之内。董仲舒以来的儒家们,多把《春秋》的地位放在其他诸经之上,其中借《春秋》而发挥的阴阳灾异说,影响更大。王安石轻视《春秋》,显然是因为他对《春秋》灾异学不以为然。而反对王安石变革的保守派领袖司马光却更重视《春秋》,他编撰《资治通鉴》,实际上就是续《春秋》,表现出他重史、重传统的学术倾向,而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保守派的倾向。

    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三不足”的口号,即“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表现出了藐视传统流俗,锐意改革的决心。其中“天变不足畏”,反映了王安石对灾异说的看法,是针对借灾异而反对变法的论调而发。王安石开始变法时, 那些代表官绅豪强大地主阶层的保守派的官僚士大夫们,全都拿“天变”来向宋神宗进行恐吓,企图阻止变法。御史中丞吕诲,在熙宁二年就上疏弹劾王安石:

    臣究安石之迹,固无远略,唯务改作,立异于人。徒文言而饰非, 将罔上而欺下,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必斯人矣。伏惟阶下图治之宜, 当稽于众。方今天灾屡见, 人情未和,惟在澄清,不宜挠浊。如安石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21]

    吕诲要把“天灾屡见,人情不和”归咎于变法,从而制止变法。但他弹劾王安石并没有得逞,于是又宰相富弼,在熙宁二年罢相离任时对神宗说, 王安石“所进用者多小人”,以致天降责罚, “诸处地动、灾异”, 所以“宜且安静”,不宜改革。和司马光一同做翰林学士的范缜,在熙宁三年正月了上疏说:

    今以盗跖之法而变唐虞不易之政,此人情所以不安, 而中外尺疑也。 陛下以上圣资, 励精求治, 宜先道德以安民心, 而服辊夷。 有司乃皇皇于财利, 使中外人心惊疑不安,臣恐四夷有窥我也。乃者天雨土,地生毛, 天鸣, 地震, 皆民劳之象也。惟陛下观天地之变, 罢青苗之举, 归农田水利于州县, 追还使者,以安民心而释中外之疑。[22]

    这是借灾异、天变对王安石青苗法、水利法及对外政策进行攻击。做御史的程颢,虽然有改革的思想倾向,但对王安石的新政也持反对态度。他先于三月四日上《谏新法疏》,反地苗等法,接上又于四月十七日再上疏说:

    天时未顺, 地震连年,四方人心日益摇动, 此皆陛下所当仰测天象、俯察人事者也。[23]

    保守派们反对变法,都是借灾异来危言耸听,仿佛新法不止,天变、灾异就会连连不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