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文史网 这又对有明一代的宦官专权带有总结的意味,有探讨明代亡国之因的意图,是和以往著述所不同之处。
纵观明代建文史籍的编纂,在不同的时期作者有着不同的撰着意图,前期是主要是弥补国史。万历年间,史书彰忠义的性质增强,史家开始注意编纂体例,主张还历史以公论。万历以后的建文史籍将表彰忠义推向极端,并开始进行一些反思,曹参芳的《逊国正气集》还将笔触指向了对有明一代的总结。(作者:杨艳秋)
[1]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二,壬午二年八月条收有这道诏书,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朱国桢《皇明史概・大政记》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
[3] 张朝瑞《忠节录》卷六“考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齐鲁书社1996年版。
[4] 许相卿《革朝志》卷四《颜伯玮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5] 朱鹭《建文书法拟・附编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 郑晓《今言》卷一,第65条;张朝瑞《忠节录》卷六“考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7] 张朝瑞《忠节录》卷六“考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传记类,第97册,第652页。
[8] 朱鹭《建文书法拟》卷首《述公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9] 《明史・艺文志》中有张芹《建文备遗录》一卷,又有张芹《备遗录》一卷,《四库全书总目》称:“考芹序称录中四十六人名氏,皆闽中宋君端仪尝辑为录而未成者。疑芹初据宋氏原本而作,后又随时续有增益,原非一本,传录者各据所见,遂两存之耳。”
[10]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二十九《史局》,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
[11]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二十二《书致身录考后》,《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书店1989年版。
[12] 张燧《千百年眼》卷十二《革除死难之多》。
[13] 陶懋炳《李贽史论新探》,《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1期。
[14] 参见《明仁宗实录》卷四,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条;《建文书法拟》卷首“述公论”。
[15] 见陈田《明诗记事》乙集卷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6] 参见牛建强《试论明代建文帝历史冤案的反正过程》,《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17] 黄佐《革除遗事》卷首自序,《续修四库全书》本。
[18] 《四库全书总目》卷五十三,史部杂史类,第483页。
[19] 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3册,其中所收为天启元年《建文书法拟》的增刻本,知此书成于万历二十二年,在万历四十三年经过修改,天启元年增刻了《建文出亡实录》一篇。
[20] 屠方叔《建文朝野汇编》卷首《自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