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網易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一個時代亦有一個時代的風尚。那些逝去的時代,雖已不可盡睹其容顏,但透過故紙碎葉,我們仍可窺到一二。
明代女子以細眉為美,頗近時下習氣。濃眉大眼在當時會被看成村姑,慘遭嘲笑。明代時尚手冊【新編百妓評品】記述了一個濃眉之妓,她『春山兩座如屏障』,結果『刀剃了又長,線界了又長,萋萋芳草』。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那個妓女眉毛太濃,不斷要用刀剃,用線絞,否則就要被看成是眉骨上長了一堆亂草,生意也會淒涼如荒冢。
明代女子也要打腮紅,當時比較流行的是『桃花妝』與『酒暈妝』,前者比較淡一點,後者比較濃。臉蛋上若長有麻子,還得弄些『花子』類的裝飾以掩蓋。這就不比現代,女孩子有點雀斑似乎更生動。當時,南京的長江出產一種比較名貴的鰣魚,曾為貢品,其魚鱗色澤如銀,貴婦常貼在臉蛋上作『花子』以掩蓋麻子。現在想起還是有點『核突』,死魚鱗貼臉蛋,冬天還罷了,夏天則很可能會有味道。想想看,你若是情郎,親吻意中人的臉蛋時,忽然聞到一股不新鮮的魚腥味,哎喲,那真是情何以堪!
既然說到腮紅,忍不住要介紹一下明代的胭脂種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燕脂】一條中,將當時的胭脂分為四種:一種是紅藍花粉染胡粉而成,一種是山燕脂花汁染粉而成,一種是山榴花汁製成,還有一種是紫礦染棉而成。其中第4種乃是上品,第2種也不賴,紅花和山榴花汁染成的就要次一點。到了明末,山東一帶還用紅花的渣滓製成胭脂,稱作『紫粉』,價格很便宜,鄉村裏買不起脂粉的貧窮姑娘,也可以用之來染紅雙頰,增添嫵媚。
明代沒有香水,但姑娘們要除掉異味,或者增加香味,也有辦法。【本草綱目・水銀】條下,就記載了明代女子用水銀、胡粉等,和上面脂,頻繁塗抹以去除體味。在明代的同時期,歐洲婦女也喜歡廣用水銀,不過是拿來治療梅毒,呵呵。去除體味之外,姑娘們若要香味,則主要是使用香囊。實際上,香囊這東西至少在宋代已有了,秦觀就有詞云:『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而在明代,香囊裏常添塞的是蘭草,製作者於夏天取下蘭草葉子,用酒浸泡後曬乾,添些舶來香料,充實在布囊或絲囊中。余懷【板橋雜記・雅游】中曾記述,南京秦淮河教坊舊院市場上常出售香囊,在明代很有名,屬於奢侈品系列,好比現在的香奈兒。而劉侗【帝京景物略】則記載,明末的北京城隍廟市上,常能買到一種『香串』,功能近似於香囊,也能香身,不過便宜多了,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國產香水。
明代的姑娘們也塗紅指甲,明末屈大均【廣東新語】中記載當時歌謠:『指甲花連指甲草,大家染得春筍好』,說的就是女子用鳳仙花染指甲的風俗。除了鳳仙花,當時常用的還有金鳳花,又名『指甲桃』――你看那時候的女子真有別致風情,起個名兒都這麼慵懶而生動――葉小如豆,花分四瓣,層層相對,染指甲的效果不讓鳳仙花。
實際上,染指甲的習俗更可上溯到唐宋。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說唐代宮人喜歡用鳳仙花染紅指甲,沒事時常鬥豔爭奇。宋代周密【癸辛雜誌】也記載,北宋汴梁的回回婦人多愛染紅指甲。這麼看來,染紅指甲的習俗或許是從西域傳入,也未可知。
不過,無論這些妝容風尚是起於本土或是西域,都沒關係,因為天下女子對美的追求都是共通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東方姑娘們要追捧西方張揚個性、飽含性感的妝容,而西方的姑娘們,也相當欣羨東方姑娘的純淨、嬌羞與神秘。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地域,我們對美的追求,總會找到共鳴,也總是沒有止境。(宋石男)
(【優雅.新地】專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