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歷史】 『片板不許入海』的海禁政策,本意並不是為了阻止倭寇的入侵,而是由於太祖皇帝朱元璋認為,他心目中的靜態小農理想社會,完全不必與海外有所交流,交流過多,就破壞了那個『靜態』。
所以,海禁不但阻止不了倭寇的入侵,反而斷絕了沿海居民的生路。在大群大群的『倭寇』們中間,許多都不過是被迫『下海』的大明王朝子民。
文/柳長街
『倭寇』與漢詩
海霧曉開合,海風森復寒。
衰顏歡薄酒,老眼傲驚湍。
叢市人家近,平沙客路寬。
明朝睛更好,飛翠潑征鞍。
這是一首對仗工整的五言律詩。用詞清麗,構思精巧,且透着一股昂揚的意氣。折射着作者那不凡的才氣、胸襟和文學造詣。那些在朝廷裏整日裏詞來賦往的所謂『學士』們,恐怕也不過如此,甚至還達不到這樣的水準。
可是,又有誰能夠在讚嘆之餘想到,這樣一首出色的詩作,其作者居然是明朝歷史上一位令人談之色變的『倭寇』。
海寧人采九德,長年生活在杭州灣畔。有一年他『有幸』親身經歷了一場所謂的『倭患』。這群『倭寇』總共約四十餘人,在劫掠結束,準備打包離開時,其中一位詩興大發,在一面影壁上揮毫潑墨,留下了這首詩作。
采九德驚訝不已,回家後把這首詩收錄在自己的著作【倭變事略】當中,錄畢,無限感慨道:『觀此四十餘賊,亦有能題詠者,則倡亂者豈真倭黨哉?』
采九德同志開始懷疑自己以前的固定思維了。確實,即使是當時日本最優秀的漢學方家,恐怕也無法肆意揮灑出如此高妙的詩文,當然,漢學家也更不可能跑來做倭寇,過那種刀頭舔血的生涯。
最後,采九德同志斷定:這篇詩文的作者,一定是某位飽讀詩書,但又懷才不遇的中國文士。
朱元璋如何解決海患
早在明朝初年,就有『倭患』存在。
其中的背景很複雜。
14世紀初,日本進人南北朝對峙時期。大小諸侯們各自割據一方,為爭奪土地與人口,彼此攻伐,狼煙四起。
許多領主和武士們,在混戰中失利。這些人在日本本土喪失了活動空間,就自發組織起來,到中國沿海進行武裝走私,兼營燒殺搶掠的勾當。元末明初中國改朝換代的混亂,更是給了他們肆無忌憚的可乘之機。以致於那些年,從遼東到海南,數千裏的海岸線上,『島寇倭夷,在在出沒』。
當時的『海患』,除了倭寇以外,還有一直主要勢力,就是從中國本土流落出去的群雄殘餘部隊,有時是張士誠、方國珍的那些舊部們,在被朱元璋擊潰後,撤退到沿海的一些島嶼上面,構成了對明朝海防的嚴重威脅,一般俗稱之為『島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