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03|回復: 0

[史學] 《资治通鉴》的纂集与特点(8)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3-14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北魏太武帝与崔浩信奉道教,引发了天平真君七年“尽诛长安沙门,焚毁经像,并敕留台下四方,令一用长安法”的第一次毁佛之举,卷124详记了这一事件经过。及高宗即位,“向所毁佛图,率皆修复。魏主亲为沙门师贤等五人下发,以师贤为道人统。”[42]宣武帝时,“佛教盛于洛阳,沙门之外,自西域来者三千余人,魏主别为之永明寺千余间以处之”,使沙门统僧暹等“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由是远近承风,无不事佛,比及延昌,州郡共有一万三百余寺。”[43]孝明帝熙平元年(516),“胡太后又作永宁寺”,又“作石窟寺于伊阙口,皆极土木之美。而永宁尤盛,有金像高八丈者一,如中人者十,玉像二。为九层浮图,掘地筑基,下及S泉,浮图高九十丈,上刹复高十丈,每夜静,铃铎声闻十里”,“僧房千间,珠玉锦绣,骇人心目。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44]


    北齐崇佛黜道、北周禁毁佛道,卷166、171均有记述。隋文帝兴复佛法,“诏境内之民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于是时俗随风而靡”[45]。
   

    南朝佛教流行,以齐、梁为盛。卷136记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身为宰相,“笃好释氏,招致名僧,讲论佛法,道俗之盛,江左未有”,范缜“盛称无佛”,展开一场辩论。“子良无以难。缜又著《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论出,朝野喧哗,难之,终不能屈。”梁武帝兴佛,建同泰寺,三次到寺中舍身。第二次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释御服,持法衣,行清净大巍保“群臣以钱一亿万祈白三宝,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46]


    记述唐代佛事,篇卷更多。高祖武德九年傅奕上疏请除佛法、下诏沙汰僧尼道士,太宗贞观十三年傅奕临终戒其子无得学佛书,武则天天授元年敕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玄宗开元二年姚崇上言沙汰僧尼、毋得创建佛寺,代宗大历二年君臣皆好佛、内外臣民承流相化、政刑日紊,宪宗元和十四年遣使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武宗会昌五年诏改释教之弊、毁寺四千六百余、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余,宣宗大中元年“反会昌之政”、僧尼之弊皆复其旧,懿宗咸通十四年遣使诣法门寺迎佛骨,广造浮图,竞为侈靡。五代十国时期,后晋、闽王、楚王、后周世宗等崇佛、毁佛情况,亦均有记述。


    以如此篇幅记述佛教兴废,却没有关于法显、玄奘西行求法的记述,也没有佛教各宗在唐代兴衰的记述,显然其目光还是集中在与“国家盛衰、生民休戚”相关的佛教事上,这是不能不指出的。
总之,《资治通鉴》确如胡三省所说“不特纪治乱之迹而已”,而于文化史方面的内容亦有可谓“尤致其详”者,诸如诸子思想,释、道崇废,经籍艺文、科学技术(天文历法、雕版印刷、都市建筑、水利工程)等,只不过需要从浩瀚的篇卷中细细爬梳,这正是编年史体裁的局限。


    顺便说一下《资治通鉴》的不记史学,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并建玄学、史学、文学、儒学为四学。对此,司马光写有一则“臣光曰”:


    《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孔子曰:“辞达而已矣。”然则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至于老庄虚无,固非所以为教也。夫学者所以求道,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47]


    编写史著的司马光为何这样认识史学,其所编著的《资治通鉴》是儒是史?或许正因为此,才如胡三省所说,书中颇多“欲存之以示警”者,“此其微意,后人不能尽知也。编年岂徒哉!”[48]
四、欲存示警的“微意”


    因事立论、感慨而发,是《资治通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承《左传》“君子曰”和各纪传史“史臣曰”的传统。司马光本人所写“臣光曰”118则,引前人(自荀子至欧阳修)议论97则。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指出,“治平、熙宁间,公与诸人议国事相是非之日也”,“其忠愤感慨不能自己于言者,则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之类是也。”这是在告诉读者,司马光在现实中“议国事相是非”有不能“言者”,借《资治通鉴》以发其“忠愤感慨”。智伯“才德之论”、樊英“名实之说”、唐太宗君臣之议乐,分别见于卷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卷51汉顺帝永建二年、卷192唐太宗贞观二年“臣光曰”,读者自见可明。“李德裕、牛僧孺争维州事”,下面有述。
   

    1、以礼为纪纲


    开篇第一句“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之后,便有一则近千字的“臣光曰”,开头两段这样写: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