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77|回覆: 0

[史學] 【資治通鑑】的纂集與特點(8)

[複製連結]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2-3-14 15: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北魏太武帝與崔浩信奉道教,引發了天平真君七年『盡誅長安沙門,焚毀經像,並敕留台下四方,令一用長安法』的第一次毀佛之舉,卷124詳記了這一事件經過。及高宗即位,『向所毀佛圖,率皆修復。魏主親為沙門師賢等五人下發,以師賢為道人統。』[42]宣武帝時,『佛教盛於洛陽,沙門之外,自西域來者三千餘人,魏主別為之永明寺千餘間以處之』,使沙門統僧暹等『擇嵩山形勝之地立閒居寺,極岩壑土木之美。由是遠近承風,無不事佛,比及延昌,州郡共有一萬三百餘寺。』[43]孝明帝熙平元年(516),『胡太后又作永寧寺』,又『作石窟寺於伊闕口,皆極土木之美。而永寧尤盛,有金像高八丈者一,如中人者十,玉像二。為九層浮圖,掘地築基,下及S泉,浮圖高九十丈,上剎復高十丈,每夜靜,鈴鐸聲聞十裏』,『僧房千間,珠玉錦繡,駭人心目。自佛法入中國,塔廟之盛,未之有也。』[44]


    北齊崇佛黜道、北周禁毀佛道,卷166、171均有記述。隋文帝興復佛法,『詔境內之民任聽出家,仍令計口出錢,營造佛像。於是時俗隨風而靡』[45]。
   

    南朝佛教流行,以齊、梁為盛。卷136記南齊竟陵王蕭子良身為宰相,『篤好釋氏,招致名僧,講論佛法,道俗之盛,江左未有』,范縝『盛稱無佛』,展開一場辯論。『子良無以難。縝又著【神滅論】,以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也。神之於形,猶利之於刀;未聞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哉!」此論出,朝野喧譁,難之,終不能屈。』梁武帝興佛,建同泰寺,三次到寺中捨身。第二次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釋御服,持法衣,行清淨大巍保『群臣以錢一億萬祈白三寶,奉贖皇帝菩薩,僧眾默許。』[46]


    記述唐代佛事,篇卷更多。高祖武德九年傅奕上疏請除佛法、下詔沙汰僧尼道士,太宗貞觀十三年傅奕臨終戒其子無得學佛書,武則天天授元年敕藏【大雲經】、使僧升高座講解,玄宗開元二年姚崇上言沙汰僧尼、毋得創建佛寺,代宗大曆二年君臣皆好佛、內外臣民承流相化、政刑日紊,憲宗元和十四年遣使迎佛骨、韓愈上表切諫,武宗會昌五年詔改釋教之弊、毀寺四千六百餘、歸俗僧尼二十六萬餘,宣宗大中元年『反會昌之政』、僧尼之弊皆復其舊,懿宗咸通十四年遣使詣法門寺迎佛骨,廣造浮圖,競為侈靡。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閩王、楚王、後周世宗等崇佛、毀佛情況,亦均有記述。


    以如此篇幅記述佛教興廢,卻沒有關於法顯、玄奘西行求法的記述,也沒有佛教各宗在唐代興衰的記述,顯然其目光還是集中在與『國家盛衰、生民休戚』相關的佛教事上,這是不能不指出的。
總之,【資治通鑑】確如胡三省所說『不特紀治亂之跡而已』,而於文化史方面的內容亦有可謂『尤致其詳』者,諸如諸子思想,釋、道崇廢,經籍藝文、科學技術(天文曆法、雕版印刷、都市建築、水利工程)等,只不過需要從浩瀚的篇卷中細細爬梳,這正是編年史體裁的局限。


    順便說一下【資治通鑑】的不記史學,宋文帝元嘉十五年,並建玄學、史學、文學、儒學為四學。對此,司馬光寫有一則『臣光曰』:


    【易】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孔子曰:『辭達而已矣。』然則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餘事。至於老莊虛無,固非所以為教也。夫學者所以求道,天下無二道,安有四學哉![47]


    編寫史著的司馬光為何這樣認識史學,其所編著的【資治通鑑】是儒是史?或許正因為此,才如胡三省所說,書中頗多『欲存之以示警』者,『此其微意,後人不能盡知也。編年豈徒哉!』[48]
四、欲存示警的『微意』


    因事立論、感慨而發,是【資治通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繼承【左傳】『君子曰』和各紀傳史『史臣曰』的傳統。司馬光本人所寫『臣光曰』118則,引前人(自荀子至歐陽修)議論97則。胡三省在【新注資治通鑑序】中指出,『治平、熙寧間,公與諸人議國事相是非之日也』,『其忠憤感慨不能自己於言者,則智伯才德之論,樊英名實之說,唐太宗君臣之議樂,李德裕、牛僧孺爭維州事之類是也。』這是在告訴讀者,司馬光在現實中『議國事相是非』有不能『言者』,借【資治通鑑】以發其『忠憤感慨』。智伯『才德之論』、樊英『名實之說』、唐太宗君臣之議樂,分別見於卷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卷51漢順帝永建二年、卷192唐太宗貞觀二年『臣光曰』,讀者自見可明。『李德裕、牛僧孺爭維州事』,下面有述。
   

    1、以禮為紀綱


    開篇第一句『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之後,便有一則近千字的『臣光曰』,開頭兩段這樣寫: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