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國學文化 注釋:
[1]關於杜預與【春秋】性質關係的討論,請參閱筆者【為史學著作說質疑:兼論杜預的『經承舊史』說及其影響】一文,載【人文雜誌】2002年第6期。
[2] 關於『古史辨』派與【春秋】性質關係的討論,請參閱筆者【『古史辨』派與20世紀的性質研究】一文,載【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
參考文獻:
[1]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鍾肇鵬.論『經』和『史』[A] .求是齋叢稿[M] .成都:巴蜀書社,2001.
[3](清)皮錫瑞.經學通論・春秋[M].北京:中華書局,1954.
[4]徐復觀.徐復觀論經學史二種[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5]錢玄同.論獲麟後【續經】及【春秋】例書[A].古史辨(第一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晁天義.『古史辨』派與20世紀的【春秋】性質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04,(4):155-158.
[7]趙生群.【春秋】經傳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8]劉節. 中國史學史稿[M].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9]李宗侗.中國史學史[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4.
[10]金毓黼.中國史學史[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2]嚴正.五經哲學及其文化學的闡釋[M].濟南:齊魯書社,2001.
[13]朱本源.孔子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J],史學理論研究,1994,(3):5-14.
[14]張曉松.關於史學傳統繼承問題的思考[J],上饒師專學報,1994,(1):30-34.
[15]耿天勤.孔子――中國古代史學之祖[J], 山東師大學報,1998,(2): 52-54.
[16]毛曦.孔子――中國史學、東方史學之父[J],漢中師範學院學報,1996,(3): 24-29.
[17]鄭先興.史家動機論[J],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1):31-35.
[18](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9]呂思勉.呂著史學與史籍[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0]王晴佳.西方的歷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1]蔣慶.公羊學引論[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22]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3]徐復觀.兩漢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4][法]J・勒高夫等.新史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25][英]愛德華・霍列特・卡爾.歷史是什麼?[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26]倉修良、魏得良.中國古代史學史簡編[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27]朱維錚.中國經學史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晁天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