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9|回覆: 0

[史學] 【新唐書】的得失

[複製連結]
南丘 發表於 2007-2-28 0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人教網

上篇已談到過【新唐書】是爲區別【舊唐書】而得名的。北宋人認爲,【新唐書】要比【舊唐書】高明。他們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自以爲【新唐書】無論從體例、剪裁、文采等各方面都很完善。【新唐書】修成後,其主編曾公亮曾上皇帝表,頗爲得意地說:『其事則增於前,其文則省其舊』,認爲這是大大勝過【舊唐書】的地方。  

的確,【新唐書】從文采和編纂上比【舊唐書】強。因爲:一、其主要作者宋祁、歐陽修是北宋一代文宗,著名文學家。宋祁及其兄宋庠,在當時有『二宋』之稱,宋人【東軒筆錄】說宋祁『博學能文,天資蘊籍』;歐陽修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爲其特長。他們筆下的功夫當然不同一般。參加編撰【新唐書】的其它作者,也都爲北宋時期名家高手。宋仁宗嘉v年間曾公亮【進新唐書表】中所列之范鎮、王疇、宋敏求、劉羲叟等,都是當時文壇知名人物。范鎮曾爲翰林學士,文筆流暢,有【東齋紀事】等百餘卷流傳於世。王疇文辭嚴麗,一向爲世所稱。宋敏求爲北宋一代掌故大家,富於藏書,曾編【唐大詔令集】和【長安志】,對唐史十分熟悉。劉羲叟是著名天文學家,後來曾助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新唐書】用這些人主筆,自然文采粲然,體例嚴謹。另一方面,宋、歐等人在修【新唐書】時,態度也很認真。歐陽修負責本紀、志、表部分,撰稿六、七年。宋祁的列傳部分時間更長,前後長達十餘年。他曾一度爲毫州太守,『出入內外』把這部稿子隨身攜帶。在任成都知府時,每天晚宴過後,開門垂簾燃燭,幾乎都要著作到深夜。這種認真謹嚴的態度,使【新唐書】在不少方面的確勝過【舊唐書】。【舊唐書】因撰稿時間倉促,有些轉抄自唐實錄、國史的痕跡都沒能抹掉,存在許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樣。宋祁等在新修時,把這些不倫不類的話都刪削了。使【新唐書】在體例和筆法、風格上顯得比【舊唐書】完整嚴謹得多。另外,【新唐書】在列傳的標名上也作了歸納整理,如把少數民族仕唐將領合併到『諸夷蕃將傳』中;把割據的藩鎮也歸到一起來寫等等。這樣,就使得眉目更爲清楚。這些都是在文筆、編裁方面,新書勝過舊書之處。  

二、在史料方面,因爲北宋時期比較安寧,有許多在戰亂時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到北宋初年得到了徵集和整理。據專家估計,司馬光修【資治通鑑】時參考史料達三百種之多,【新唐書】的修撰與【通鑑】時間相近,司馬光看到的,宋、歐等勢必見到。如在【新唐書】增加的【李藪】記載立武后之爭時的態度,記房玄齡論守成之難易,都是【舊唐書】和其它書所不及的。其它如【新唐書】的【食貨志》裡增加了唐朝屯田、和糴、礦冶等資料;【地理志】記載各地河渠陂堰的灌溉情況和各州的土特產,也都是他書少見的珍貴史料。歐陽修還是當時有數的金石大家,他對古代金石學頗有研究,曾撰【集古錄】,用金石刻的記載考證史實。最有名一例,即他用孔穎達碑文考證出這位唐初傑出經史學家表字沖遠的事實。這些都使【新唐書】在某些史實考證方面略勝【舊唐書】一籌。  

三、【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爲以後【宋史】等所沿襲,保存了我國軍事制度和用人制度的許多寶貴史料。【新唐書】的宰相、方鎮諸表,也給讀者認識唐朝宰相族系(世家大族)的升降和藩鎮勢力的消長,提供了一條線索。著名史論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說:『新書最佳者志、表』。這是公允的評價。自司馬遷創紀、表、志、傳體史書後,魏晉至五代,修史者志、表缺略,至【新唐書】始又恢復了這種體例的完整性。以後各朝史書,多循此制。這也是【新唐書】在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大功勞。  

【新唐書】也有明顯的缺點,最主要之點是封建正統思想較爲嚴重。編寫者對隋末、唐末農民起義大加撻伐。在【黃巢傳】前冠以『逆臣』二字;對隋末竇建德等農民軍使用了極爲惡毒的詞彙,如『o毛而奮』、『磨牙搖毒』、『孽氣腥焰』等等。對武則天,則誣爲『弒君篡國之主』,聲言寫【武后本紀】目的爲『著其大惡』,以便清算等等。諸如此類,都可看出【新唐書】在觀點的正統方面更勝於【舊唐書】。在寫法上,【新唐書】也有不及【舊唐書】的地方。例如有的紀、傳失之太簡,甚至作了毫無道理的砍削。清代史評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曾提及,【新唐書】本紀較舊書幾乎減去十分之六七。有人統計,【舊唐書・本紀】部分近三十萬字,到【新唐書】僅剩下九萬字,而【哀帝本紀】舊書約一萬三千字,新書只剩千字左右。這種過簡的寫法,使【新唐書】失去了許多重要史料。又由於苛求文字精煉,宋祁、歐陽修等不惜刪去許多重要情節,如【舊唐書》裡寫得十分生動、極爲悲壯的【封常清傳】、【高仙芝傳】,到新書刪削得索然無味。尤其不應該的是由於排佛的偏見,【新唐書】將玄奘、一行等事跡一概不寫,致使這兩位偉大翻譯家和科學家,在【新唐書】中竟無反映。  

此外,【新唐書】中也還有一些史實和年月的錯誤。後來有一位年少氣盛的學者吳縝專著【新唐書糾謬】一書,共舉出該書四百六十條錯誤。後人對吳縝的評價也頗有分歧。有人認爲他過分自大,『沾沾自喜』,帶有報復心理,也有人很欣賞他。但不管怎麼說,【新唐書】中的謬誤是不容否定的。
作者:韋唐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十五史隨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