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3|回復: 0

[史學] 包拯升迁稳坐的个中原因:赶上个“好脾气”的皇帝(4)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6-27 13: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炎黄春秋 作者:张国华
 包拯的“退化”

  包拯在仁宗朝从政20余年,当时改革之声到处充溢,包拯对社会改革的基本观点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君子之党”基本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些重要差异,并不时争斗一番。改革派与保守派是客观存在的两种政治力量,两派斗争错综复杂。包拯虽同保守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他却从不追随保守派或掺入派别活动,以自己的清心直道为处世原则,对政治的观点采取“是则是,非则非”的态度,在行动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念行事。

  在仁宗一代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因条件的限制,没有把政治改革正式铺开。真正在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实际工作的,包拯是一个代表人物,他能敏锐地看到社会存在的弊端,有针对性进行改革,讲求实效,稳步推进。他从不把自己的想法过度张扬,更不喜欢发洋洋大论,他注重的是务实,把自己的改革思想融化在实际工作中。另外,包拯同其他改革派人士比较,他明显地具有同情贫苦百姓的色彩,他一生为安民、救民做了一定的努力。实事求是讲,包拯与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相比,在宏观分析及把握上确实不及,但在求真务实方面则更胜一筹。过去评论包拯,只是停留在他敢于诤谏上,这是必要的,但忽略了他以实干家身份促进改革的特点。

  包拯一生实际受到仁宗的严重影响。仁宗对于台谏官的态度,时有变化,甚至采取压抑限制,这自然会给包拯带来制约。包拯在为官的后期,直谏精神是有所减弱的,他也担心过于得罪仁宗皇帝,过于得罪同朝的臣僚们,使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据颜中其先生在《包公传》一书中转引陈无己的《后山谈丛》记载:在包拯升任枢密副使后,参知政事空缺,仁宗问谁可任此职。御史韩缜非常直率地说:“包拯可以。”仁宗笑着说:“包拯,非昔之包拯矣。”这说明在仁宗的心目中,包拯已经发生了变化,同过去有所不同。也可能多年官场生涯,使得包拯保全自身成分逐渐增长,这也可以讲是谏官包拯的退化。

  事实上,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朕即天下,皇帝个人的喜怒哀乐从终极上大于制度,任何个人的进谏都难以始终如一,如果把握不好节奏和火候,常常是难以保全其身。可以说,好的制度最终也难以突破皇权的制约。这不只是包拯退化,而是整个谏官队伍的异化,包拯不能把诤谏弹劾精神坚持到底,核心在于体制上的专制。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