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歷史千年 三、『子掩其父』的由來
『紊亂』起於何時?從東漢末年開始醞釀的二郎神,到了近千年之後的南宋初年,被納入了李冰兒子的框架內。二郎神為李冰第二兒子的說法,最早見於南宋朱熹的【朱子語類】。【朱子語類】說:『蜀中灌口二郎神,當時是李冰,因開離堆有功立廟,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兒子。』這句話模稜兩可,既可理解為李冰即是二郎神,又可理解為二郎神是李冰第二兒子,在其他古書中(如【獨醒雜誌】)也有將李冰二郎混為一談者。因為二者有許多事跡,如治水斬蛟斗江神等,是相同的。中,三個川主,即二郎、李冰和趙昱,而二郎神也有姓楊姓李姓趙三種傳說.不論姓楊姓李姓趙,二郎神的共同點是少年,英俊,帥氣,英武,神勇,治水擒龍,救民斬蛟,善射喜獵(與古蜀王獵於湔山暗合,湔山即都江堰側東北面的山)二郎神的英武形象,在當代,通過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大鬧天宮】以及各種版本的連環畫,傳遍全國,甚至翻譯介紹到世界各國,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熟悉。國內外遊客到都江堰參觀遊覽,其目的之一,就是一睹這位在都江堰河畔二郎廟內血食千餘年的治水英雄二郎神的風采。
二郎神根源何在?在於近年出土的距都江堰僅數十里的三星堆古蜀國遺址的大型祭祀坑中,那位法力無邊的集神、巫、王於一身的宗教領袖――青銅縱目人。二郎神的相貌,和三星堆祭祀坑的青銅人像、青銅人面具,極其相同!文化大革命前,二郎廟大殿的二郎神像,尤其是二郎神那用於二郎神生日時蜀人抬着舉行迎神報賽大會的『行身像』,無論從正面側面看,都與青銅人像如同一個模子倒出來的。眼睛鼻子眉毛嘴巴臉型……都一樣。而【西遊記】、【封神榜】、【劈山救母】、【大鬧天宮】、【二郎搜山】……中所描繪的二郎神形象,都與灌口二郎廟中所塑二郎神像相吻合:即額上有一縱目。另外兩眼,則如三星堆祭壇上青銅大立人一樣,外眼角斜挑向上,刀眉斜挑向上,頰直口方,輪廓分明,高鼻梁微帶鷹鈎鼻。
這種形象,是怎樣傳下來的?古蜀國史書可以燒毀,古蜀國遺址可以長期封存地下,但人口是封不住的。這種形象,正是十口相傳,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的。這種形象造型,最終形成固定模式,長期活在一代又一代蜀人甚至全國各地民眾心中。歷代的雕塑家、文學家、戲劇家、連環畫作者……都要遵循這個造型模式,否則不為蜀民認可,不為全國民眾認同。正如如來佛、觀世音、耶酥、聖母……都有幾千年不變的造型模式一樣。三星堆祭壇的群巫之長、青銅大立人出土後,二郎神的原型,得到映證:他正是古蜀國國王蠶叢或蠶叢之後。
道書【灌江備考】說:『二郎為蠶叢之後,故額上有一縱目。』【蜀王本紀】說:『蜀之先王名蠶叢,其目縱。』具有狂熱而悠久的祖宗崇拜傳統的蜀人,終於將對祖宗蠶叢的崇拜,凝聚轉移到了對二郎的狂熱崇拜之上。秦滅蜀國之後,這種信仰與崇拜並未被泯滅,而是代代相傳,不斷強化升級。二郎神,正是古蜀王、神、巫三位一體的化身和影子。
蜀族蜀國的蜀字,本身就是一個象形字,就是一個誇張了眼睛(目)的蠶蟲。蠶蟲的發明人嫘祖(黃帝正妻)之子昌意(二子)娶蜀山氏之女昌仆。可見,古蜀國與蠶,與黃帝,有不解之緣。青城山黃帝祠、軒皇台、訪寧橋,皆與此有關。古蜀先王,治蜀必先治水。蜀多水災,古蜀王為取得民眾對其統治合法性的認可,必先治水。首先在蜀治水者,是大禹。大禹生於都江堰上游幾十里的汶川石紐鄉飛沙關刳兒坪。這說明秦滅蜀之前,蜀國早有治水的傳統與技術。大禹神因治水有功。最終由蜀走向全國,成為全國級的神。二郎神也是因治水有功,由都江堰灌口走向全國,成為全國級的神。
【禹貢】言:『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水經・江水注】言:『江水又東別為沱,開明之所鑿也。』開明是古蜀國第五王朝的開國之君,在他之前的望帝,也曾治水,但不如開明治水有成效,開明又名鱉靈,即『冰』。【漢書・溝洫志】照抄【史記・河渠書】,只是在『冰』前綴一李字。古蜀國史書的被人為焚毀,以及古蜀國遺址的長期埋沒,是東漢以後應劭『秦守』說長期謬說流傳的原因。
三星堆出土青銅縱目人面具,其臉型五官特徵與二郎神極似;
再來看二郎神,其行為事跡,也多與古蜀國國王有關。1930年成都白馬寺出土的古蜀王青銅劍上,有一個三隻眼即額有縱目的人頭圖案。又據【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等書載:『魚鳧(蜀王)田(獵)於湔山(今都江堰東岸之山)』、『蜀王獵於褒谷』。再據【殷墟甲骨文類編】中甲骨文記載,蜀人善獵,為商王室作『射人』之役。1940年四川新津出土的五口古蜀王鍾,其中二口有獵犬圖案。而民間傳說的二郎神呢?也是個好獵手,也隨身帶着獵犬。清人錢茂【歷代都江堰小功傳】載:『二郎喜馳獵之事』。元人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第四出:『裴女云:他(豬八戒)諸佛不怕,只怕二郎細犬!』而歷代畫家的【二郎搜山圖】,都把二郎神的哮天神犬放在突出地位。且在擒獲山精木怪中大顯神威。文革前的灌口二郎廟(二王廟)大殿上,右側放置鐵鑄神犬,二郎神塑像兩旁道童,左童持彈弓,右童持寶劍。在二郎神大殿的左側,與鐵犬對稱的位置上,放着二郎神的獨特兵器――鐵鑄三尖兩刃刀,這種獨一無二的兵器,只有二郎神一人使用。而這獨特兵器,與近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代表神權王權和巫師權的那90.8cm長的玉兵器――玉璋,無論在造型上和裝飾上,都極相似。這證明,二郎神即古蜀王神巫的化身。
在元人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中,灌口二郎唱:『不周山戳破天吳,曾把共工試太阿,誰教有窮能射日,某高擔五嶽逐金烏!』唱詞將二郎與后羿並提,一說明二郎神善射,二說明二郎神與太陽崇拜有關。在三星堆出土的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三神樹之一的西方『若木』――青銅巨型神樹上,有九隻烏,代表九個太陽。古蜀國王、神巫在祭祀中使用的九烏青銅神樹,正與『二郎擔山趕太陽』的民間神話傳說相映證,相吻合。唐代小說【古岳瀆經記】記大禹治水擒獲淮渦水神無支祁。據魯迅先生考證,無支祁即孫悟空的原型,則二郎神身上,又有大禹的影子。大禹,蠶叢,都早於鱉靈(冰),故二郎神不是李冰的兒了,而是李冰的老前輩。
四、借屍還魂祀二郎
蜀地民間長期醞釀崇拜的法力無邊的治水之神二郎神,為啥叫二郎神呢?這也有地下出土的實物為證。據【文物】雜誌載,1974年都江堰河底出土了『鎮水三神石人』之一的李冰神石人圓雕,高2.9米;1975年,又在該河底出土了『鎮水三神石人』之二的『持插神石人』,該石人比李冰神石人單薄矮小,缺頭殘高2米。從李冰神石人身上的銘文看,『鎮水三神石人,』是東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都水掾尹龍長陳壹所造。根據各地東漢圓雕講求對稱美的形式美法則,又根據廟宇祠堂主神兩旁侍從必須對稱的原則,我們可以確定:『三神石人』中的第三個,還沒出土的第三個,應與第二個出土的持插神石人相同,且置於李冰神石人的兩側,呈對稱狀。(李冰神石人和持插斷頭神石人,今存都江堰伏龍觀大殿。三神石人曾立於都江堰堰頭鎮水,並享受蜀民祭祀,後因洪水衝倒,埋於河底。)三神石人,減去李冰神石人,剩下的是什麼?是二。3-1=2嘛。二郎名稱,來源在此。從持插缺頭神石人看,其體型小於李冰神石人,身子單薄於李冰神石人,顯然比李冰神石人年輕。青年男子在古代泛稱為郎,(漢代已然),又古代帝王的侍從官通稱為郎,都江堰在北宋時叫『侍郎堰』,即本於此。【西遊記】中,孫悟空稱二郎神為『小小郎君』,元人雜劇【二郎斬蛟】中,稱二郎為『少年都美清源公』,正與持插神石人相吻合。古代蜀人祭祀『三神石人』,既祭祀了李冰,又祭祀了二位『郎』。洪水埋藏了『鎮水三神石人』之後,前人曾立三神石人並祭祀三神石人,即祭祀李冰和祭祀二位郎的故事,在十口相傳、代代相傳中,將數目字『二』誤傳誤解為序詞『二』。二郎於史無征,更便於誇張附會。根據一個廟宇只能有一個主神的原則,根據主神鼻梁必須在廟宇中央大殿中軸線上的對稱美原則,二位郎也必須合併成一個郎,一個『排行第二』的郎,所以,『顯英王廟』里,只能塑一個主神二郎神。在長期祭祀名不見經傳、於史無征的二郎神的過程中,蜀人將民間代代相傳的那位在古蜀國時代法力無邊集神巫王為一身的先王(即三星堆祭壇中的縱目青銅大立人)的形象,附着揉合在二郎身上,大加崇拜和祭祀,將古蜀族先人(由氐、羌演化融合而來)的人種特徵,如縱目、高鈎鼻,直頰、方口等,附會到二郎神身上,以寄託懷舊之情,慕古之思,並將這一形象代代相傳,實現了借二郎之屍,還古蜀神巫王之魂的目的。當封建士大夫(如應劭)戲說『李冰為秦王使者』時,民間百姓無奈,只好將崇祀的重心,由李冰轉向二郎,導致長期的所謂『子掩其父。』
三神石人――李冰、郎、郎,漢靈帝建守元年(168年)造。李冰像1974年出土於都江堰河底,高2.9米,持插無名石人,1975年出土於距李冰出土處3米河底,殘高2米。
【蜀王本紀】說:『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 ^,後者名曰魚鳧,此三代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隨王化去……其後化民往往復出。』神化不死,是指精神不死,信仰長存。隨王化去,指蜀民對古代神巫王合一的蜀先王的精神追隨和崇拜信仰之深;化民復出,是指後代對古蜀文化,文明的繼承,對傳統的延續。人死不能復生,但精神是永遠不死的,是可以遺傳給子孫後代的。李冰(鱉靈)二郎(古蜀王蠶叢)將永遠受到人民的崇祀。都江堰的開鑿年代,至遲應在三星堆古蜀國遺址和成都金沙古蜀國王都遺址所反映的商代,至少比現今一般人認為的戰國末年(公元前256年)要早一千多年。
文化、文明是千百萬勞動者世代創造的,而不是一兩個人創造的。只不過古人迷信,將大眾的功績都附會到一人身上,則這個人只能是神。李冰、二郎在古代被神化的過程,正是埋沒、抹殺廣大勞動者鑿渠穿江功績的過程。在科學民主的時代,『造神』不可能出現。但人類童年時期那些優美樸質的神話傳說,將珍貴地流傳,直至永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