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25|回覆: 0

[史學] 『女禍』觀念應產生於西周末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1-4-8 16: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耿 超

女禍』一詞,始載於【新唐書・睿宗玄宗本紀】:『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既絕而復續,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以滅族。玄宗雖平其亂,可以鑒矣,而又敗以女子。』可見,『女禍』主要是指女子因受寵信或干政致使政治動亂、國家衰亡。『女禍』一詞雖始見於中古,但其觀念的源流卻可追溯到先秦時期。
【尚書・牧誓】記載周武王伐商,在牧野誓師時言及商紂王罪狀,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唯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人言是用,……』學者多據此認為『女禍』思想產生於西周初期,但【牧誓】成書年代為戰國時期,其對周初史實的記載難免存在時代的局限,因而在武王滅商時周人是否已有限制婦人干政的思想,還有待商榷。西周時期,由於『家國同構』的政治組織形式與夫婦二位一體性別觀念的發展,周人非常重視嫡妻在政治中的作用,『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詩經・大雅・思齊】),可見嫡妻在邦家中的政治地位,甚至高於兄弟。由金文資料來看,諸位王后在政治領域均具有合法的權威,如康王之後王姜安撫諸侯、宴享史官、參與南征的準備工作,協助周王處理政事,在周王朝權力系統中擁有較高的地位,其政治影響涉及康、昭二世;穆王后王俎姜因軍功賞賜作戰諸侯;恭王后支配內史賞賜臣屬財物等,涉政的諸後均以周王輔助者的姿態出現,作為周王的得力助手,承擔着重要的政治功能。由此可見,西周早中期,似並未產生『女禍』觀念。
那麼『女禍論』究竟肇始於何時?竊以為,『女禍』觀念應產生於西周末期。此時王室衰微,犬戎入侵,周人把西周滅亡歸因於幽王黜申後而寵褒姒,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女禍論』始現。【詩經・小雅・正月】曰:『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朱熹【詩集傳】曰:『然赫赫然之宗周,而一褒姒足以滅之,蓋傷之也。時宗周未滅,以褒姒淫妒讒諂而王惑之,知其必滅周也。』這首樂歌把西周滅亡歸因於幽王黜申後而寵褒姒。從西周末期始至春秋時期,『女禍論』、『禁止婦人干政』的言論越來越多,【詩經・大雅・瞻n】:『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朱熹【詩集傳】曰:『言男子正乎位外,為國家之主,故有知則能立國。婦人以無非無儀為善,無所事哲,哲則適以覆國而已。』甚而有之,把夏、商、西周的亡國原因皆歸於婦人,【國語・晉語】載晉人史蘇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z鬲比而亡殷。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申人、人召西戎以伐周,周於是乎亡。』這是說,夏、商、西周三代的滅亡都是因國王寵信婦人、婦人干政所致。
春秋時期,『女禍論』、『禁止婦人干政』的觀念不斷發展,甚至成為諸侯盟會的信條,【穀梁傳】僖公九年雲,『葵丘之盟,陳牲而不殺,讀書,加於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訖糴,毋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此時期,『女禍論』的不斷發展有特殊的歷史背景與原因。首先,春秋前期,夫婦二位一體的性別觀念與『家國同構』的政治組織形式仍是貴族婦女參政的法理來源,但她們對政治的參與有時不可避免會打破權力的平衡,使一個家族或政治實體內部,形成兩個權力中心。其次,由於嫡庶制與宗法制衰落,貴族家族中婦女與其子往往組成利益集團,爭奪繼承權,由此不可避免地禍起蕭牆,如驪姬亂晉、穆姜禍魯。再次,由於政治外交婚姻中,貴族婦女特殊的身份,對母國利益的維護往往會損害夫國的利益,造成父權與夫權的矛盾與衝突。因此『女禍』觀念的影響逐漸加大,並越來越為時人所接受。
戰國時期,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君主集權制度建立,新興的官僚體制結束了君主任命家族成員管理政治的情況,貴族婦女作為統治者之妻參與國家事務管理的合法身份不復存在,她們在新興的官僚體系中亦並未取得一席之地。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女禍論』、『禁止婦人干政』的思想被進一步強化。【管子・君臣上】曰:『國無常法,則大臣敢侵其勢。大臣假於女之能,以規主情,婦人嬖寵假於男之知,以援外權,於是乎外夫人而危太子,兵亂內作,以召外寇,此危君之徵也。』管子認為婦人干政,與權臣勾結不可避免地會危害君主的地位,因而應『婦言不及宮中之事』。【韓非子・亡征】亦指出女子干預政事直接導致國家的滅亡,『女子用國,刑餘用事者,可亡也』。由此,君主對待后妃的態度應該『明君之於內也,娛其色而不行其謁,不使私請』(【韓非子・八奸】),即把后妃作為性慾工具,而不接受她們對政事的干預。這些思想對抑制婦女的政治權力、削弱婦女的政治地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漢以降,雖然貴族婦女參政的現象仍不斷出現,有時女性貴族甚至擁有較大的政治權力,如漢初呂后臨朝攝政、唐代則天獨尊女皇,但在男性君主專制體制與『女禍論』的支配下,她們在政治領域中不再具有合法權威,呂后雖權傾一時,『置鴆齊悼、殘彘戚姬』(【史記・呂太后本紀】),積極扶植呂氏勢力,但在她死後諸呂很快被平定;武則天雖稱制改元,敢於挑戰男性皇權,但晚年亦經不住朝臣壓力,不得不改變立其侄武承嗣為皇位繼承人的初衷,而復立其子盧陵王李顯為皇太子。可見她們的參政大多屬於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現象,是君主專制制度下君權的無限性與君主實際能力有限性矛盾的產物,當歷史條件發生改變,男性貴族具備從政能力後,女性貴族就不得不交出自己的權力,退出短暫的歷史舞台。
綜而述之,西周初期可能尚未有『女禍』的思想觀念,『牝雞之晨』應為戰國時人的看法,『女禍論』概產生於西周末期,歷春秋、戰國時期得到強化,秦漢以降,涉政的女性貴族雖不斷活躍於歷史舞台,但她們在政治領域中已不再具有合法的權威。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