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1|回覆: 0

[史學] 甲午戰爭中的北洋海軍彈藥供應問題(三)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延章 發表於 2010-11-29 13: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洋水師

次日,丁汝昌在給龔照_的函中再次提到:『五十七密快炮仍需方塊大粒藥四千磅應用,伏希電催楚寶(張士衍)遄寄』 [32]
我們並不知道丁汝昌催要的這些物資是否是北洋各艦所缺的彈藥其中之一,但是從這裏我們可以明確一點,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連續發函催要,可見丁汝昌的急迫心情,也可以看到丁汝昌對於彈藥補給的重視性,那麼所謂炮彈不足『責任無疑在丁汝昌,與後路的彈藥供應無關』這一說法也自然不攻自破。
在8月1日和8月7日,『利運』分別由天津運來軍火若干,其中包括揚威等補領的軍火、克虜伯150毫米、阿式六英寸炮炮彈、引信等一批。[33]
由於並無『現在無存請津趕運軍火一折』的明細,也沒有這兩日運到物資的具體清單,因此我們從這裏無法得知這是否就是六月十三日丁汝昌致函龔照_時所要求的彈藥,或者說是丁汝昌所要求的全部的彈藥。
而另一份資料可以給提供一些線索。在黃海大東溝海戰後,總理衙門曾奉旨調查天津機器局彈藥供應情況。11月1日,李鴻章奉旨上報天津軍械局存發槍炮彈藥清冊。據此清冊統計,是年3月至10月,軍械局共向北洋海軍補給305毫米口徑炮彈342枚、210毫米口徑炮彈840枚、150毫米口徑炮彈927枚、6英寸口徑炮彈370枚,11英寸前膛炮炮彈12枚、120毫米速射炮炮彈1600枚。[34]
據此統計,再減去10月補給的305毫米炮彈160枚、210毫米炮彈100枚、150毫米炮彈100枚、6英寸炮彈若干枚,還有9月12日未能及時交付『致遠』、『靖遠』、『來遠』三艦的那批彈藥,其餘當為戰前北洋海軍得到補給的炮彈。而此時庫存的炮彈除210毫米炮彈和150毫米炮彈均以告竭。由這份資料我們不難發現,北洋海軍戰前得到的補充,除210毫米炮彈、150毫米炮彈和120毫米速射炮炮彈較為充足外,其他數量都嚴重不足。這也與當時的情況符合,210毫米和150毫米克虜伯火炮當時不僅裝備了北洋海軍,各炮台要塞也大量裝備,所以炮彈儲備數量較多。
而漢納根在戰前的一封信則提到: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彈藥問題上。我發現我們的災難在於,兩艘鐵甲艦的8門30.5厘米炮只有3髮長倍徑榴彈和64發短倍徑的、粗糙的榴彈。福州製造的鐵甲艦『平遠』的26厘米火炮根本沒有榴彈,而巡洋艦『超勇』和『揚威』的26噸炮則沒有發射藥的儲存。與此相反,3艘鐵甲艦的火炮有着充足的穿甲彈,但是鑑於日本沒有鐵甲艦,這些炮彈差不多是沒用的。同樣,其他艦隻所獲得的彈藥是不足的,但是在威海衛的彈藥庫裏,卻有足夠供裝甲巡洋艦使用的彈藥。[35]
這封信反映的情況和上述統計基本符合,顯然是真實的。那麼結合前文我們不難發現,北洋海軍的炮彈供應存在很大問題。
其中作為北洋海軍主力的定遠、鎮遠兩艦,305毫米開花彈原有67枚,3月到10月共下撥342枚,扣除戰後下撥的160枚,只有182枚,而其中可以查證是海戰前下撥的僅有150枚,其餘32枚可能是漢納根寫信前下撥,已經包含在信中所提的67枚,也可能是海戰後下撥,那麼此時北洋海軍僅有305毫米開花彈217枚,平均每門主炮只有炮彈27枚,即使將那32枚算入,也只有249枚,平均每門主炮僅有開花彈31枚。其餘都是實戰中用處不大的實心彈。
而平遠所用的260毫米火炮不僅開花彈全無,實心彈也只有15發能用。超勇和揚威也僅有十寸口徑炮所用輕裝大粒藥29出。
這顯然嚴重製約了北洋海軍戰鬥力的發揮,再考慮其他火炮藥包和引信的短缺,不能想像北洋海軍當時的窘迫。
耐人尋味的是,面對海戰後參戰的洋員和軍內外的外籍人士的批評,主管北洋艦隊後勤工作的盛宣懷面對着巨大的壓力,於是一方面他致電丁汝昌宣稱:『海軍子藥,兄向不電弟,故弟全不知。』[36]盛宣懷試圖以自己不知道來推脫,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丁汝昌雖然一直是和龔照_聯繫,沒有直接給盛宣懷去電報,但是炮彈運輸仍需盛宣懷來協調船隻運輸。
而在八月二十六日(9月25日)盛宣懷致電丁汝昌時說『聞此次海戰缺乏開花彈,卅半生脫、廿六生脫、廿一生脫大炮,需添開花彈各若干出?乞速電示趕辦。』[37]從此處看,彈藥缺少情況確實存在,而不是有彈藥丁汝昌沒有去催要。否則盛宣懷完全可以不需要用『趕辦』二字,更可以將責任直接推給丁汝昌,而不是說不知道了。
同時天津軍械局提供的這數量有限的炮彈質量也不容樂觀。由於技術力量薄弱,天津軍械局所產的炮彈較進口之炮彈威力為弱,以『定遠』所用的305毫末炮彈為例,305毫米炮所用之標準開花彈彈徑比是五倍[38],而天津產的只有二倍八口徑,要短的多。炮彈小了,不僅炮彈的重量比正常的炮彈輕,裝藥也要少,相應的,威力也要小的多。
天津軍械局所產的炮彈其他質量問題也很多。1891年3月,丁汝昌因為定、鎮兩艦所領的305毫米炮彈銅箍太大,不能合用而致函劉含芳,要求『代為刮削』。[39]5月,『超勇』、『揚威』所領的『三十七毫裏哈乞開士開花子各一千顆,子膛內均未裝藥』。[40] 6月,『致遠』所領用的『六寸徑炮用銅管軋火二百支,當經該船試放兩支,據稱口徑太小,且放時竄火』,只能全部退回。[41]
這些問題在甲午戰爭時依然存在,『定遠』槍炮大副沈壽以諍U膠缶橢賦觶骸爸泄所制之彈,有大小不合炮膛者;有鐵質不佳,彈面皆孔,難保其未出口不先炸者。即引信拉火,亦多有不過引者。臨陣之時,一遇此等軍火,則為害實非淺鮮』。[42]『來遠』幫帶大副張哲灰菜擔骸八領子藥,多不合適,亦不切備』,黃海海戰即『有因子不合膛而臨時減藥者。』[43]所以『定遠』槍炮二副高承錫認為:『槍炮子藥乃軍務極要之件,製造之時須較以規矩,求其性力,認真試妥,然後取用,方無妨害。』若『不論合膛與否、炸力大小、能否及遠,塞責成工,不但戰時用之有害,即平時用之也受害不淺』。[44]此外,彈藥存放時間過長也會有所損壞,『鎮遠』槍炮大副曹嘉祥等軍官即針對這一問題提出:『每屆三年,各船上所存軍火必須勘驗,如有損壞,當即更換』。
彈藥存在如此之多的質量問題,勢必導致原本數量就有限的彈藥在實際使用中更加緊張,還會嚴重影響火力的正常發揮。
在海戰中,我們也不難看到炮彈質量對海戰的影響。『來遠』、『致遠』、『廣甲』三艘巡洋艦合擊正常排水量僅有622噸的炮艦『赤城』,『赤城』共中大中口徑炮彈30發,而『比睿』和『西京丸』等艦也多次被北洋海軍的305毫米炮彈擊中,但是都始終未能對其造成致命打擊,炮彈質量所造成的影響可見一斑。
結語
自古以來,後勤一直是兵家非常重視的問題。而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對後勤的依賴也越來越大。海軍裝備技術複雜,作戰環境特殊,如果沒有有力的後勤保障,戰鬥力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北洋海軍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因為彈藥匱乏和彈藥本身的質量問題,對北洋海軍發揮正常的戰鬥力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是其中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之一。

   


[1] Philo N.McGiffin,The Battle of The Yalu,Century Magazine,50:4,August 1895。北洋水師網站張黎源譯本http://www.beiyang.org/wenku/mjf.htm
[2] William Ferdinand Tyler,PULLING STRINGS IN CHINA LONDON CONSTABLE&CO LTD 1929
[3]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8頁。
[4] 『肯寧咸乙未威海衛戰事外記』,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日戰爭】6,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8-139頁。
[5] 濮蘭德:(J.O.P.bland):【李鴻章傳】,轉引自丁名楠等:【帝國主義侵華史】,第1卷,第345頁。
[6] 徐建寅,『上督辦軍務處查驗北洋海軍稟』。轉載於【近代中國海軍】,海潮出版社,1994年版。
[7] 蘇小東,『甲午年徐建寅奉旨查驗北洋海軍考探』,收錄於【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甲午戰爭一百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7頁。
[8] 蘇小東、陳美慧,『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後路保障』,收錄於【北洋海軍研究】第三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 蘇小東、陳美慧,『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後路保障』,收錄於【北洋海軍研究】第三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 蘇小東、陳美慧,『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的後路保障』,收錄於【北洋海軍研究】第三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1] 蘇小東,北洋海軍甲午戰爭中的後路保障,【北洋海軍研究】第三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2]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頁。
[13]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348頁。
[14]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5,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49頁。
[15]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9頁。
[16]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1頁。
[17]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頁。
[18]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65頁。
[19]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52頁。
[20] 陳悅,【北洋海軍艦船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頁。
[21] 【山東役戰利品調查表】、【山東役戰利收容兵器彈藥員數表】,影印本。
[22]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頁。
[23]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201頁。
[24]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頁。
[25]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頁。
[26]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頁。
[27]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頁。
[28]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頁。
[29]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37頁。
[30]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38頁。
[31]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頁-209頁。
[32]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頁。
[33]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213頁。
[34]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5,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37-138頁。
[35] Constantin von Hanneken Briefe aus China 1879-1886:als deutscher Offizier im Reich der Mitte,BOHLAU VERLAG KOLN WEIMAN WIEN,1998,第346頁,附錄2。
[36]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頁。
[37]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頁。
[38] Philo N.McGiffin,The Battle of The Yalu,Century Magazine,50:4,August 1895。北洋水師網站張黎源譯本http://www.beiyang.org/wenku/mjf.htm
[39]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頁。
[40]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頁。
[41] 【丁汝昌集】,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頁。
[42]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404頁。
[43]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407頁。
[44] 盛檔【甲午中日戰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398頁。

 
(北洋海軍成軍120周年研討會論文)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