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9|回覆: 0

[史學] 讀【資治通鑑】:我們為什麼要講『誠信』?(2)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11-3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新浪
但令人疑惑的地方在於,我們在現實中遵循道德,利益並沒有隨之而來。相反,你越講道德,命運可能越不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尼采看來,不過是弱者的哲學和邏輯。所以,孟子那一套理論在追求事功的戰國時代是多麼的蒼白,以至於他自己只能在『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信念中保持着對道德操守的最後的信念。而在各路諸侯而言,道德是蒼白的,關鍵還是要靠實力。追求外在的事功,誠信這種所謂個人品質本身就不在是目的了,而淪為工具和手段。正如司馬光在這段文字中所說的:
  
   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o以使民,非民o以守。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善者不欺其民,善榧藝卟黃燮漵H。不善者反之,欺其,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x心,以至於 K利不能其所,所@不能a其所亡,M不哀哉!昔R桓公不背曹沫之盟,x文公不伐原之利,魏文侯不虞人之期,秦孝公不U徙木之p。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Q刻薄,又鴯ブ世,天下於p力,q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r樗暮V紋街政者哉!
  
  君主之所以要誠信,並不是要培養『誠信』這種個人的品質,而是要讓『守信』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或者社會規則。因為你對子民不講誠信,子民就會對你不講誠信,於是乎,社會上就會瀰漫一種上下相欺,左右相離的氣氛。而在這種氣氛下,國家怎麼會不滅亡呢?即使你一時得到了一些利益,從長遠來看,你還是失去了很多。所以,誠信不過是一種策略一種權衡之策,是為了謀取最大化利益的最經濟的手段,是『兩難相權則其輕』的迂迴之術。而這種迂迴之術,已經離真正的『誠信』很遠了。  
  從小就聽說過一個故事,就是『狼來了』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聽說過這個故事。故事是這樣講的:
  
  從前,一個放羊的孩子在一個離森林不太遠的地方放羊。村民們告訴他,如果有危險情況發生,他只要大聲呼喊救命,他們就會來幫他。

  有一天,這個男孩想和村民們開個玩笑,給他們製造一點麻煩,以便從中找樂。於是他就一邊向村邊跑,一邊拼命地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

  善良的村民們聽到喊聲,放下手中的農活,便拿着棍棒和斧頭趕過來打狼。可是他們並沒有發現狼,於是就回去了,只剩下放羊的孩子看着他們氣喘吁吁的樣子捧腹大笑。

  他覺得這樣挺有趣。第二天男孩又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狼在吃我的羊!』人們又來了,不過沒有第一次來的人多。他們還是沒有看到狼的影子,只得搖了一下頭又回去了。

  第三天,狼真的來了,闖進了羊群,開始吃羊。男孩驚恐萬分,大叫:『救命!救命!狼來了!狼來了!』 村民們聽到了他的喊聲,但他們想放羊娃可能又在耍什麼花招。沒有人理睬他,也沒有人走近他。
  
  這個故事的教育意義在於告誡我們要誠實,不能撒謊。撒謊是要付出代價的。小時候對這個故事記憶很深刻,但理解的卻和常人一樣。但隨着年齡的增大,對這個故事的教育意義越來越感到疑惑。這個故事的邏輯是:撒謊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有誠實才會有好報。這種論調仍然是把道德當成了外在利益的算計和衡量,當成了一種權宜之計,而不是用生命去恪守的東西。如果這個孩子連續撒謊而沒有引來狼呢?如果我們撒謊能夠得來好處呢?那麼,我們就去撒謊嗎?我不知道這個故事在孩子中一代代講下去,會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同樣的尷尬:那些為非作歹,道德卑劣的人往往大富大貴,好像並沒有遭到惡報;相反,那些真誠善良的老實人卻是處處受到擠壓和排斥。於是當我們再一次去讀『狼來了』的故事時,我們會很疑惑,我們發現,無論怎麼撒謊,狼還是不會來。於是,我們立即把道德拋在一邊,赤裸裸地做起惡來。於是乎,市面上出現了大批教你如何做惡的厚黑學,做人不要太老實,成了很多人信奉的座右銘。當道德理想國的烏托邦作為一個泡沫被吹破了的時候,我們紛紛去聖瀆神,變成了一個俗不可耐的民族。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