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80|回復: 0

[論史] 东汉宦官和外戚的斗争(2)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0-7-28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历史风云网
东汉时期,是什么原因造成宦官、外戚斗争局面的出现的?  
一个因素,是皇帝的年幼。东汉的皇帝,自章帝以下,都是年幼即位。和帝即位时十岁,安帝十三岁,顺帝十一岁,冲帝二岁,质帝八岁,桓帝十五岁,灵帝十二岁,献帝九岁。因为皇帝年幼,故多太后临朝。女后临朝,故多依靠娘家人――外戚。小皇帝年岁稍长,便和女后、外戚发生矛盾。小皇帝所能依靠的人最可靠的是宦官。于是皇帝和女后的矛盾,遂演化而为宦官与外戚的矛盾,酿成东汉历史上宦官外戚之祸。  
但皇帝年幼即位,只是造成宦官外戚斗争局面出现的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比这深刻得多。唐和明清都有宦官专权,但却没有外戚擅政,只有西汉后期和东汉,外戚才成为政治上的大势力。  
东汉皇帝宦官和女后外戚的斗争,在本质上是东汉皇权和世家豪族间的政治斗争。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还是存在的。为了防止他们的反抗,秦始皇乃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刘邦继续贯彻执行这种政策,曾徒齐诸田、楚昭、景、屈、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十余万口到关中。终西汉一代,皇帝一般都执行这种政策。武帝时,主父偃的一段话最足以说明西汉皇帝徒豪富于关中的用意了。他说:“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汉书・主父偃传》)景帝、武帝时出了几个有名的“酷吏”,这些酷吏诛除的对象主要是地方世家豪族,还不是一般老百姓。他们都是以打杀豪强出名的。他们打杀豪强的史实,说明皇权和世家豪族的矛盾。  
皇权对他们的打击,并没有使汉代地方世家豪族势力衰歇,相反,由于汉代社会制度,土地兼并,使得农民流亡,并依附于豪强之家;而奴隶制度的发展,成了世家豪族势力滋长的温床,更使这种社会势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刘秀就是在世家豪族势力的拥戴支持下重建汉家政权的。他对待世家豪族采取了这样的政策:一方面尊重豪族们在政治上的地位,给他们高官厚禄,请他们作三公大臣;一方面又紧紧地把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左右的小官尚书权力大起来,成为实际上总理国政的机关。《后汉书・仲长统传》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所以,东汉一代,从一开始政治上就是皇权和世家豪族两种势力并存。皇帝手中集中着权力,世家豪族有着尊贵的政治、社会地位。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内部不可能没有矛盾斗争。宦官、外戚之争,就是反映的皇权和世家豪族两者间的斗争。宦官是皇权的代表,外戚代表世家豪族。  
东汉的外戚多半出于世家豪族集团。章帝窦皇后和窦宪出自河西窦氏。更始时,窦融割据河西之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五郡,自任行河西五郡大将军。后来天下大势已定,始归附刘秀,任大司空。明帝时,窦氏一家“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顺帝时,仍然“梁窦并贵,各有宾客”。(《后汉书・窦融传》)和帝邓皇后和邓骘出自光武时开国元勋邓禹,官大司徒。“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后汉书・邓禹传》)顺帝梁皇后和梁冀出自河西世家豪族梁统。梁统与窦融同时归顺光武。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真是豪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