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文物信息網 考古事業在探索、研究學術,推進學科建設的同時,還是公益性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着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歷史使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從李長春同志發表的【保護發展文化遺產,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署名文章,到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若干決定】,再到溫家寶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意見,都為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穩步前行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今後開展各項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
兩年來,廣大考古工作者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在基本建設考古、大遺址保護、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考古工作已經成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重要窗口,在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促進國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兩年來的考古工作
考古工作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礎與核心,考古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係到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關係到地方經濟建設和國家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關係到民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和保護。在廣大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下,各項考古工作逐步推進,取得了以下幾方面的主要成績:
(一)基本建設考古成果豐碩,考古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國家重大建設工程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有序開展,實現了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雙贏。三峽工程消落區搶救性考古發掘項目陸續實施,資料整理和報告出版工作進展順利,三峽後續文物保護工作全面啟動。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進入攻堅階段,相關考古單位顧全大局,克服重重困難,全力奮戰,累計發掘150餘萬平方米,完成工作總量的90.8%,既確保了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也搶救、保護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湖北武當山遇真宮東宮遺址考古發掘進一步搞清了遺址的功能布局,為制定遇真宮墊高保護工程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山東高青陳莊西周城址的重要考古發現,促使工程部門調整設計方案避讓遺址,樹立了文明工程的典範。
基本建設考古工作質量顯著提高,文物保護意識和課題意識不斷增強。上海廣富林遺址考古工作採取多單位聯合組隊模式,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區域同步實施,有效加強組織管理,切實提高工作質量。陝西鳳棲原西漢家族墓地考古工作,使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做好出土文物的現場保護,探索文物保護全方位參與的新模式。重慶老鼓樓南宋衙署遺址、江蘇黃泗浦遺址的考古發現,促使地方人民政府採取原址保護措施,留下城市的歷史記憶。河南望京樓商代城址、安徽師姑墩遺址、河北贊皇北魏家族墓地的考古工作學術目標明確,有力推動了早期城址、青銅冶鑄技術、喪葬制度等方面研究。剛剛頒發的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中,基本建設考古項目就有7項,體現了當前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的高質量和高水平。
(二)大遺址保護成果豐碩,大遺址考古工作全面推進。
在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關注和支持下,大遺址保護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項基礎工作紮實推進。收集整理了100處重要大遺址航片衛片,正式發布了明長城測繪數據,編制完成河南漢魏洛陽故城、山東魯國故城等90餘處重要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為大遺址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了科學保障。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順利實施。遼寧牛河梁第一地點、河南隋唐洛陽城天堂和明堂遺址、湖北熊家冢車馬坑的保護展示工程初具規模,以『三線兩片』(三線包括長城、絲綢之路、大運河,兩片包括西安片區和洛陽片區)為核心、100處重要大遺址為重點的保護格局基本確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理念成功實踐。第一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掛牌,中國考古遺址公園聯盟成立,考古遺址公園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逐步顯現。大遺址保護理念不斷更新。2011年荊州論壇勝利召開並通過【荊州宣言】,從建設文化強國、發展文化產業的高度,對大遺址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遺址考古工作全面啟動,有力促進了大遺址保護工作的順利實施。文物部門和考古單位積極轉變觀念,主動參與到大遺址考古工作中。2010年至2011年,20餘處大遺址的中長期考古工作計劃獲得批准,40餘項大遺址考古項目有序實施,大遺址考古工作的計劃性和規範性顯著增強。考古工作貫穿於大遺址保護的始終,為規劃編制、保護工程實施奠定了基礎。河南漢魏洛陽城,吉林西古城、八連城等大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內蒙古遼祖陵等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中的考古工作成績突出。大遺址考古緊密結合區域和城市發展需要,有力促進了遺址保護和區域經濟發展。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過開展陝西漢唐帝陵、浙江良渚等大遺址考古工作,為地方人民政府科學規劃城市社會發展、調整區域產業布局提供了重要參考。
(三)考古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多方協作的管理機制初步建立。
考古管理體系建設有力促進了考古事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文物局始終將管理放在重要位置。通過推廣【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加強考古發掘項目檢查驗收、改版升級考古發掘電子審批系統等一系列舉措,促進考古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各省級文物部門強化立法工作,積極推動地方專項法規文件出台。【山東省文物保護條例】、【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以及北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公布,明確了地下文物保護的基本程序和各方責任;而【江蘇省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經費預算辦法】的出台,解決了長期困擾考古單位的取費標準問題。各考古單位立足於管理創新,以管理促發展,向管理要效益。東北三省考古所組建了跨省域的專家庫,重點開展業務指導和質量檢查工作;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不斷完善內部制度,將科學管理落到實處。
多部門參與、中央與地方聯動的考古協調管理機制初步建立。國家文物局與國家測繪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簽訂了專項合作協議,將考古和文物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明確責任,落實要求。同時,國家文物局已與湖北、四川、山東等12個省簽署了文物保護領域的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考古、大遺址保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等工作,中央與地方間的溝通協作進一步加強。
(四)考古學學科建設成果斐然,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
考古學學科建設不斷加強。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將考古學調整為一級學科,考古學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多位著名學者參與的【考古學科『十二五』規劃調研報告】完成,為學科發展提供了指引和參考。中國考古學會等社會團體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召開了區域文化譜系類型、基建考古、大遺址考古等方面的專題會議,積極引導廣大考古工作者研究當前考古學科和考古工作的前沿問題,為推動學科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施創新工程,準確定位學科發展前沿和專業緊缺門類,相繼成立文化遺產保護、科技考古、公共考古、國外考古等研究中心,進一步完善了學科體系建設。
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國家文物局與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簽訂學科共建協議,依託大學的資源和人員優勢,做好在職人員培訓、區域考古、博物館建設等方面工作。同時,開展領隊崗前培訓和【田野考古工作規程】專項培訓,逐步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浙江、山西等省文物部門也積極組織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省內考古單位和業務人員的工作水平。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等高等院校與地方考古單位合作建立長期、固定的教學實習基地,保證了田野考古教學質量。
(五)科研機制逐步完善,重點課題取得突破性成果。
跨行業、跨地域、跨國界研究蓬勃開展,科研機制逐步完善。多學科、跨學科合作以及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成績突出,現代空間技術、測繪技術、數字信息採集和材料提取技術逐步推廣,數字考古和實驗室考古方法在湖南銅官窯遺址、山西大河口墓地成功使用。區域協作科研機制逐步建立。西部考古論壇、東北地區三省一區一校考古工作會議、西北五省一校考古工作聯席會、黃淮七省考古論壇、東南地區考古三省一校論壇紛紛舉辦,有力推進了不同省區之間的交流合作。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五單位建立聯合研究機制,在『早期秦文化研究』上取得重要成績。中外合作考古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國與美、德、日等多個國家開展了區域系統調查和聚落考古合作研究,國內考古單位積極走出國門,赴蒙古、中亞、俄羅斯、肯尼亞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項目,與國外學術科研單位建立了有效的聯繫機制。
考古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重要課題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順利實施。結合中華文明探源、指南針計劃等開展的考古工作日益深入,鹽業考古、城市考古、佛教考古、手工業遺址考古成果顯著。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令人矚目。南海基地和西沙工作站建設、考古研究船設計建造工作啟動,『南海Ⅰ號』、『南澳Ⅰ號』等重要沉船發掘、沿海和鄱陽湖、丹江口庫區專項水下考古調查等成績突出。『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和保護項目榮獲2009年度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一等獎,『南澳Ⅰ號』明代沉船遺址項目被評為201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六)考古工作領域不斷拓展,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各考古單位積極轉變觀念,廣泛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重點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各地考古單位成為普查工作的主力軍,有力保障『三普』工作圓滿完成。大運河、元上都、老司城等重要遺址的考古工作揭示了遺址的內涵和價值,為申報世界遺產提供了強力支撐。今年的申報項目是元上都,進展很順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考古工作。山西雲岡石窟等考古工作獲得重要發現,深化了對遺址價值、布局的認識,為保護工程實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在當前日益嚴峻的田野文物安全形勢下,考古單位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北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搶救保護了大量珍貴文物,也促使地方政府下決心對占壓村莊進行搬遷。
考古單位不斷增強公眾意識,自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考古報告整理出版工作紮實推進。【姜女石】、【揚州城】等學術報告為考古學研究和遺址保護提供了重要依據;一批具有很強可讀性和趣味性的科普讀物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形成品牌效應。考古工作形象明顯改善。山東南旺分水樞紐遺址、陝西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漢陽陵東闕門遺址考古工作通過樹立隊旗、統一制服、設置展板、開放工地、舉辦講座等措施,樹立起科學規範、勤勉專業、服務社會的良好行業形象,考古工作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考古單位服務意識顯著增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舉辦的『三星堆走進百所校園』公益講座、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面向大眾的網站『考古匯』上線、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官方微博開通,都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促進了考古工作回饋社會,服務人民。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兩年來考古事業發展的各項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們仍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經濟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之間的矛盾依然嚴峻,考古事業本身發展的各種制約因素依然存在,一些體制、機制問題仍亟待解決,如果不認真研究落實具體措施,將會影響到我們事業的發展。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規制度建設仍需加強。考古工地安全、人員勞動保障、文物庫房建設等仍缺乏專門的制度規範和標準,難以適應考古工作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尤其是基本建設項目考古收費性質和經費渠道問題矛盾突出,地方各部門之間的意見分歧較大。去年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公布取消253項涉及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取消了山西省的考古發掘費和江西省考古調查、發掘收費,對當地基本建設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造成極大影響。目前,兩省文物部門正與有關部門積極協商解決此事。
(二)服務意識仍顯不足。一些文物幹部和考古工作者對我們所處時代和社會的特點缺乏深刻認識,考古工作服務社會、服務保護、服務公眾的意識還不到位。有的考古工作者僅關注學術,沒有將考古工作與促進社會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結合。有的考古工作者僅注重考古發掘,對後續保護則不聞不問。有的對文物保護的原則、理念基本不懂,或屈從於地方政府的壓力,做了損害文物保護方面的事情。有的重要考古發現成果沒有通過合理渠道及時、準確進行公布,忽視了社會和公眾的正常文化需求。有的文物部門和考古工作者對新興媒體的傳播方式不夠了解,不善於同新媒體和公眾打交道,對突發問題缺乏應對能力,使工作限於被動。曹操高陵事件對我國考古事業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值得考古工作者認真反思。
(三)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仍然滯後。一些高等院校缺乏對考古學學科發展的整體考慮和規劃,不了解當前考古工作和學科發展的實際需要,課程設置不科學、教學質量不高,『重技術,輕基礎』、『重應用,輕理論』的問題普遍存在,事業發展急需的全能型、複合型人才依然缺乏。有的考古單位尚未建立起人才使用和培養機制,人才結構和梯隊建設不合理,人員流失和斷層現象嚴重,難以承擔起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下一步工作
當前,考古學科和考古事業發展已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去年國家文物局向社會公布了【國家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並制定了考古、大遺址保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專項規劃,對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我們要積極推進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形成合力,謀求考古工作的集成創新。各考古單位和廣大考古工作者要樹立全局觀和大局觀,從促進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從服務經濟社會建設、服務廣大民眾的角度出發,深化認識,積極行動,努力實現考古事業的新發展。下面,我就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提幾點要求:
(一)加強法規制度建設,促進考古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制度建設是提高考古管理水平的基礎和保障。完善的制度保證了考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高水平的考古管理也會不斷發現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審視現有制度的漏洞和缺環,從另一方面促進相關法規制度不斷健全。『十二五』期間,【大遺址考古工作要求】、【國家文物標本庫房標準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文件和技術標準將陸續出台,地下文物埋藏區、考古監理、文物影響評估等制度將不斷完善,切實提高行業發展的法制化和標準化水平。今年,我們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三峽、南水北調工程文物保護工作的綜合驗收,希望各省再接再厲,做好轄區內文物保護項目的收尾工作。
各省級文物部門要將制度建設放在首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能。要進一步做好文物影響評估工作,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建設項目要開展前期考古工作,並形成科學、詳細、有針對性的文物影響評估報告。要妥善解決建設項目考古工作取費標準問題,根據【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經費預算定額管理辦法】和地方具體情況,聯合地方有關部門儘快出台文件,明確取費標準和程序,進一步規範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經費使用。要加強對考古勘探的管理,建立完善相關資質資格和項目管理程序,保證考古勘探工作的合法、有序。要繼續做好資料整理和報告出版工作,督促考古單位抓緊推進積壓考古報告清理,及時完成新材料的整理和出版,避免造成新的積壓。
各考古單位要將制度建設與自身發展相結合,切實加強內部管理。要不斷建立健全單位內部規章制度,保證項目管理、領隊管理、經費使用、安全保衛、資料保管等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並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和人事、收入分配、勞動保障等制度。要繼續加強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標本庫、周轉庫房、工作站、整理場地、保護實驗室等基礎設施,為考古工作提供良好條件。要繼續規範考古工作,嚴格按照【關於加強基本建設工程中考古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的相關要求,將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有機結合,繼續做好國家大中型基本建設工程以及城鄉經濟建設中的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
(二)做好大遺址考古工作,推動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穩步開展。
大遺址保護與考古工作密不可分。一方面,大遺址的研究、保護、展示、利用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都必須以考古工作為基礎,考古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遺址保護和展示水平。另一方面,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也豐富了考古工作的對象和內容,對考古管理、科研、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了考古遺址保護今後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在全國有序開展,逐步構建『六片、四線、一圈』(六片包括西安、洛陽、荊州、成都、鄭州和曲阜片區,四線包括長城、大運河、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一圈是陸疆和海疆工程)為重點、150處大遺址為支撐、覆蓋全國的大遺址保護新格局。各省級文物部門和考古單位應牢牢把握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調整工作思路,加大專業力量,紮實推進相關工作。
各省級文物部門要結合西咸一體化、中原經濟區等區域經濟建設和城鄉發展規劃,統籌考慮陝西咸陽城、漢長安城、河南鄭州商城、隋唐洛陽城等重要遺址的考古、保護、展示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同時,區分輕重緩急,集中力量做好浙江良渚、湖南銅官窯、江西景德鎮御窯、江蘇揚州城等遺址具有全局性、示範性和重要指導意義的大遺址保護項目。
各考古單位要充分認識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緊迫性,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根據本地區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實際需要,積極做好大遺址考古和保護工作。一是要建立高素質、高學歷、專業化的大遺址考古隊伍,合理設置人才結構,保持隊伍穩定;二是要抓緊編制高水平的考古工作計劃,通過長期、系統的考古工作,充分發掘和研究遺址價值、內涵和布局,促進大遺址保護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有序開展;三是要結合大遺址保護工作需要,合理確定考古工作重點和階段性目標,確保考古、保護展示工作的緊密銜接;四是要加強與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規劃、設計單位的溝通聯繫,主動提供專業諮詢和業務指導,為建設考古遺址公園、促進大遺址保護與地方社會經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三)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拓寬考古事業發展的領域。
考古工作是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同時,通過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各項工作,考古工作者可以開闊眼界、打開思路,吸納相關領域的經驗成果,擴展考古事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各省級文物部門和考古單位要着眼全局,充分發揮考古單位在人員、專業上的優勢,積極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工作。
第一,積極推動區域專項調查。各省級文物部門要組織考古單位開展持續、系統的區域專項調查,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三普成果轉化,進一步搞清地下文物分布情況,為劃定文物埋藏區、做好『四有』工作、編制保護規劃,制定保護措施提供依據。各考古單位要將區域專項調查作為本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人員、經費、設備等方面加大投入,促進相關工作的規範化和常態化。
第二,大力推進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十二五』期間,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南海基地和西沙工作站建設、沿海專項調查等為重點,逐步構建國家主導、以沿海海域為主、適當兼顧內陸水域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新格局。各省級文物部門和考古單位要貫徹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在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統籌組織下,加強寧波、青島、武漢、福建基地建設,發揮基地的區域帶動和輻射作用;要服從國家統一安排,在人員調遣和後勤保障上給予支持和配合,協助做好考古研究船建造、『南海Ⅰ號』、『南澳Ⅰ號』考古和保護、沿海水下專項調查、水下文物安全日常巡查等方面工作;要加強學術科研,開展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究,推動『海上絲綢之路』、明清海防等重點課題,提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整體研究水平。
第三,積極參與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國家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各省級文物部門要合理引導,提高考古單位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各項重點工作的積極性。各考古單位要向已經取得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資質的四川、重慶、湖南、遼寧等省考古單位學習,充分發揮自身學術專長,主動參與保護規劃和保護方案編制工作;要根據大運河、絲綢之路、老司城等申遺項目的工作安排,調集專業力量,全力配合,大力推進保護和申遺工作進程;要結合古建維修等重要文物保護工程開展前期考古工作,為古建築維修與復原提供第一手資料。
(四)強化人才培養和機制創新,推進考古學學科和考古事業可持續發展。
人才培養和機制創新是考古學學科發展的關鍵要素,也是保證考古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只有實行適宜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建立起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才能確保學科建設水平的穩步提升和考古事業的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依託高等院校和考古單位,聯合專業學術團體,着力做好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在職培訓,儘快推動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水平,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用的良好局面。
各級文物部門要加強協調和規劃,引導高等院校合理設置課程和研究方向,鼓勵考古單位探索行業發展的新模式;結合本區域人才需求,組織地區性的專業人員培訓,引導考古單位建立合理的人才結構。
各考古單位要站在事業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加強在職領隊、專業技術人員的再培訓;通過合作辦學、設置長期的實習和研究基地等方式,探索多途徑、多渠道的人才培養體系。
各高等院校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系統思考考古學學科發展的整體構架,進一步明確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階段性發展目標;要緊密結合學科和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理念、新需求,儘快完善考古學專業門類,合理調整學科設置和科研、教學方向,切實提高學生田野實習質量,為考古事業培養出高素質、高學歷、複合型和全能型人才;要強調集成創新,重視調動教學、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優化人員和技術組合,圍繞學科發展總目標統籌規劃各項工作。
中國考古學會等社會學術團體要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促進學科體系建設,做好基礎理論研究,並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與科研活動,為各地考古工作者提供信息溝通的窗口和平台。
最後,我想談談考古工作如何在文化遺產保護公眾宣傳方面發揮應有作用。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一個深刻的歷史轉型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利益格局發生重組,階段性社會問題日益顯現。社會矛盾、衝突乃至對抗事件頻發,每一個領域都面臨着社會矛盾加劇下的巨大衝擊。考古學發展到今天,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學術問題,它也不可避免地與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在一起,成為各種利益藉以發揮的一個載體和各種情緒宣洩的一個窗口。考古工作者要增強大局觀和責任意識,提高應對新媒體的能力,及時將我們的工作成果向社會反饋。同時,要深刻認識考古工作的社會公益性質,樹立為歷史負責、為社會大眾負責的觀念,不斷增強社會服務意識,不斷加強科普宣傳工作,不斷學習、研究、探討考古工作服務公眾的有效模式,通過形式多樣的公眾考古活動宣傳、普及文物考古知識,充分發揮考古工作傳承文化、教育民眾、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作用。
考古事業發展到今天已經走過了90年的光輝歷程。從蹣跚起步,到闊步前行,廣大考古工作者辛勤耕耘、精益求精,形成了科學探索、艱苦奮鬥、敬業奉獻、嚴謹求實的行業作風和學術風氣,這是我們事業繼續前進的強大根基,也是我們應對任何新形勢、新挑戰的力量源泉。當前,考古工作在文化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要深入學習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抓機遇,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開創『十二五』期間考古工作新局面貢獻我們的力量!(【中國文物報】2012年5月4日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