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電視劇【大長今】在我國播出後,受到人們的喜愛。劇中主人公大長今當御膳房小宮女時,對御膳的真誠態度、對味覺獨特的敏銳程度,還有成熟後精湛的醫術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卻不知在我國古代,也有一位著名的御膳調配專家,他就是元代的忽思慧。
忽思慧,又譯作和斯輝,生卒年代不詳,蒙古族人。元仁宗延年間(1314~1320年)忽思慧開始任飲膳太醫一職,負責皇帝及後宮的營養保健工作,從事宮廷飲食調理、養生療病諸事,是當時有名的營養學家。忽思慧對各種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滋補藥品的作用、飲食衛生方面應注意的問題及食物的毒性等都頗有研究,因此他做出的御膳不僅有營養、口感好,而且在保健和治療疾病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早的養生保健學專著
忽思慧根據自己調配飲食的心得體會,結合曆代各家本草著作,並汲取當時民間日常生活中的食療經驗,於元文宗天曆三年(1330年)編撰成【飲膳正要】一書。這是一部珍貴的蒙元宮廷飲食譜,也是現存最早的古代營養保健學專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與史料價值。
【飲膳正要】全書三卷,內容大略可分為如下三部分:一是食療基礎理論,有養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飲酒避忌,四時所宜,五味偏走及食物利害、相反、中毒等;二是食療藥膳方,包括聚珍異饌95種,諸般湯煎58種,神仙服食24方,食療諸病61方;三為食物本草,分為米谷品、獸品、禽品、魚品、果品、菜品、料物等,共230餘種。全書充分體現了元代食療養生的特色和成就。
編撰【飲膳正要】是為了皇帝延年益壽,但對普通百姓也是有益的。皇帝閱畢,即命刊印,發行全國。正如該書的序言裡所說的那樣:『茲舉也,蓋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人舉安,推一人之壽而使天下之人皆壽,恩澤之厚,豈有加於此者哉。』不僅當時的老百姓受益,現代的人們也可以從700年前古人那裡學到不少寶貴的養生經驗。
重視食療食補
營養保健學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歷代帝王都很重視養生和食療。在宮廷中設置食醫機構和官職可追溯到周代。據【周禮·天官】記載,當時專門設置有『食醫』,負責宮廷飲食調配和養生。此後,歷代都有類似的制度與職官設置。我國食療的發展到唐宋時期形成了一個高峰,出現了一些食療專篇和專書,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唐宋時的大型綜合性醫書中均收載了很多食療方面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大多以食療本草或食療方劑的形式出現,形式簡單,食療理論的闡述也較零散。在中國食療史上,較為全面地論述食療理論與應用的,忽思慧可謂是第一人。他在食療的應用範圍、食品的性味與主治、飲食衛生、食物宜忌、食物中毒及解救、食物烹調等各方面,從基本理論到實際應用均有論述,並且較前代有不少新的發展,其內容已經涉及現代營養衛生學的各個主要方面。
作為朝廷飲膳太醫,忽思慧的業績無疑是出類拔萃的。他除了實踐,還善於進行理論和經驗的總結,並注意吸收前人食、養、醫相結合的悠久傳統,尤其重視與承襲了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的有關學術理論與見解。在【飲膳正要】中,忽思慧強調了食療在醫藥學中的作用與地位,着重論述了有病先以食養、食療不愈再取藥療的觀點。引用孫思邈的話說:作為合格的醫生,應當先洞曉疾病的來源,了解患者發病的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治療方法應先採用食療,食療沒有達到效果,再採用藥療。因食物療法毒性小,副作用少,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可望使患者的健康到達基本痊癒而不留下其他隱患。
從【飲膳正要】的編排上也能體會出作者的這些觀點。第一卷的核心部分『聚珍異饌』,記載的是宮廷御膳方,其主要養生功效多為補中益氣。第二卷第一篇『諸般湯煎』,以日常養生補益的飲品為主,其主要養生功效多為生津止渴、順氣開膈。第二篇『神仙服食』,載長生不老、延年益壽方,甚至有白髮變黑、行如奔馬的功效。第三篇『食療諸病』,是針對具體疾病的食療方藥。從用法上看,『諸般湯煎』多為任意服之、任意飲之,體現日常保養的特點;『食療諸病』多為空腹服之,體現食療的特點。
忽思慧特別強調飲食與健身的辯證關係。他說:心是一身之主宰,身體的根本,所以身體安穩,心才能應萬變,才能主宰萬事。如果不採取種種保養的手段,怎麼能使身體安穩呢?保養的根本原則莫過於守中,做到守中,才不會發生過與不及的現象。一年四季要節制飲食,起居有規律,用食物的五味來調和五臟功能。五臟和平,氣血滋養榮盛,則人精神健爽,心志安定,各種邪氣自然不能侵入人體,寒暑變化自然不能襲擾人體,健康才能得到保證。『上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重視飲食調養,是有道理的。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做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也是忽思慧撰寫【飲膳正要】的目的和指導思想。
忽思慧注意搜集各民族的飲食經驗。蒙古族統治者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征服戰爭,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空前統一,因此,元代地域遼闊,是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時代。【飲膳正要】廣泛吸取了漢、蒙、藏、維等各族人民各具特色的飲食經驗,是當時國內各民族醫藥文化交流與融匯的綜合反映。書中突出體現了蒙古族的飲食特點,如『聚珍異饌』食譜方中五分之四以上用羊肉、羊骨、羊血、羊臟器等原料,其餘方中多有用馬、鹿、狼、熊、雁等漠北常見動物做原料,蒙古族的主要飲料馬奶在書中也頗多見。其他如具有藏族特色的飲食酥油、西番茶等;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飲食『搠羅脫因』等也較多見。書中還記載了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如『燒水札』、『柳蒸羊』,還有茄子饅頭的製法也很特別。反映民族特點的食品原料就更多了,像『回回豆子』、『赤赤哈納』、『馬思荅吉』等。忽思慧還比較重視『以髒補髒』的食療理論,並在其食療藥膳方中充分加以運用,如治療腎虛有豬腎粥、枸杞羊腎粥等。D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