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悟【管子四篇】04課心術上·經四、解四 原文 經·四 大道可安而不可說①。直<真>人之言,不義不顧<頗>②。不出於口,不見於色③,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則④。 解·四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故曰『可安而不可說』也⑤。『莫<真>人』,言至也⑥。『不宜』,言應也。應也者,非吾所設,故能無宜也⑦。『不顧<頗>』,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顧<取>,故無顧<頗>也⑧。『不出於口,不見於色』,言無形也⑨;『四海之人,孰知其則』,言深囿也⑩。 【解釋】 ① 大道可安而不可說: 大:【說文解字】『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介也。』段玉裁註:『天之文從一大。則先造大字也。人兒之文但象臂脛。大文則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參天地。是為大。』【康熙字典】『小之對。…初也。…遍也。…肥美也。』大,從中華傳統的根源上講,人通過氣化實踐實現與天地中深層的氣化存在——道『合一』,謂之大。【道德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道:【說文解字】『所行道也。從辵從。一達謂之道。,古文道從寸。』中華傳統,自然界的事物都是二層存在並存的,可以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以視、聽、嗅、嘗、觸、思六識認識的是形質存在層面。道,則是指不同於形質存在的氣化存在層面。『一達謂之道』,是說『道』,是達到了『一』的境界的氣化存在,即氣化存在的深層。
道字
大道:指道的最高、最深層。此處用為動詞,境界語,達到大道的境界,實現與大道通暢溝通、得到大道加持調整的境界狀態。 可:可以。 安:讀音ān,會意字。【說文解字】『靜也,從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爾雅】『定也』,唐·令狐德棻【周書·諡法】『好和不爭曰安』。故:安,即是從徐(即松下來),到止(即人心(識神)不再沉浸於識神思慮),再到定,從而進入『靜』的狀態。 『宀』象房子,指處所;『女』,一是以女性表陰表靜,二是通假『汝』字,指你。整個字象女人在自己家裡,內涵兩個意思,一是女人在自己家裡,會除去裝飾,洗淨鉛華,無須造作,不用逢迎,松和自然,安詳踏實。二是女人天生本性就是把家作為自己的根本,自覺主持着它。所以,安,就是心要如女人在自己家那樣安處。引申為輕鬆自然而有自主。此處為動詞,以安為法,行安之法。動詞,處於松靜而心中覺悟有所主持的狀態,即『心處其道』。 那麼,怎麼安?心所以安,是精氣神氣化順了,足了。心所以不安,是精氣神失常了。心安,是以心力給精氣神調整提供氛圍。安心,是精氣神自我治理而有所成就的表現。藉助形式當然是一種助力,比如站樁,靜坐,端身正意,也不過就是撣掃房子,敬候精神復原。對於心煩意亂,不要人為地去調整,而是面對它,『勿煩勿亂』,其將自安。要正視自己的不安,有這份勇氣面對而不人為,要有份耐心熬至於安。 不:否定詞。 本句意為:大道,可以安而達到感應她的境界狀態,卻不可以言說表達(來傳遞對道的認識)。 ②直<真>人之言,不義不顧<頗>: 直人:傳抄錯誤,應為『真人』。 義:【康熙字典】『與宜同』。宜,會意字,【說文解字】『所安也』,【增韻】『適理也』,【蒼頡篇】『得其所也』,【詩·周南·傳】『和順之意』,【玉篇】『當也,合當然也』。【釋名】『義,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即制定人文秩序並踐行之。【管子·心術上】解三:『謂各處其宜也』,即各自順應各自的秩序。 不:否定詞。 不義(不宜):不墨守成規地遵循 『義(宜)』。即不是墨守成規地僅僅憑藉依據人文秩序而希圖得到自然秩序。因為道是變動不居的,人文秩序依據是作為自然秩序的氣化規律而制定的,不能僅僅靠遵循人文秩序而找到自然秩序。 顧:通『頗』,【說文】『環視也』,四處看。四處尋找。 不頗:不能通過四處看而找到(道)。 本句意為:真人的話,要從應道、因道來領會和實踐,他的話不講求遵禮從義,也不在物我之間尋求解決,而是着眼於更深層的原因(氣化)。 ③不出於口,不見於色: 不:否定詞。 見:讀xiàn,呈現。 色:形色,指形質存在及其現象。 本句意為:大道,不是可以用口說得清楚的,不是可以在形、色、味等形質存在層面的現象上找到。因為大道不屬於形質存在(而是無(氣化)這種存在)。 ④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則: 四海:指天下。 孰:誰,疑問代詞。 則:【說文解字】『等畫物也。從刀從貝。貝,古之物貨也。』段玉裁注『定其差等而各為介畫也。今俗雲科則是也。…引伸之為法則。』 本句意為:四海之人,誰又知道道的規則內涵呢? ⑤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故曰『可安而不可說』: 動,不見其形:動,指大道之動,氣化運化、聚散。不,通『無』,指氣化存在,此處指人體內的精氣神的深層的元神,人只有通過元神才能認識氣化、實現對氣的操作。見,看見,此處用肉眼對形質存在的『看見』比喻人通過元神對氣的返觀。其,代詞,指氣化存在。形,情形,此處以肉眼可見的形質存在的『情形』比喻氣化存在的內景。不見其形,通過元神途徑認識氣化的情形。 施:施捨,布施,道(氣)對萬物的滋潤濟養。 不見其德:通過元神途徑認識大道與萬物之間的氣化運化聚散的『德』的過程。其,代詞,指自然界的天地、萬物、人的大道與形質之間氣化聚散的過程。德,解釋見【解悟管子四篇03課:心術上·經三、解三】解釋②。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對於道,氣化運化與聚散,人只有通過元神才能認識;道通過氣化對萬物的滋潤濟養、矯正、調整,只有通過元神途徑才能認識大道與萬物之間的氣化運化聚散的『德』的過程。 萬物皆以得:萬物,指自然事物是氣化與形質並存一體的。皆,都。以,因為……而……(怎麼樣)。得,得到,此處指得到氣化滋養補充與矯正。 然莫知其極:然,然而,轉折連詞。莫,否定詞,不。其,指道動、道施與萬物而萬物通過氣化的德的過程而得到大道滋養矯正。極,極點,端點,此處指上述『萬物皆以得』的背後自然機制——即氣化的德的過程。 ⑥ 莫<真>人,言至也: 莫人:傳抄錯誤,應為『真人』。 至:到,達到。此處指達到真人的境界。【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真人之後有至人,而『至人……亦歸於真人』。 ⑦ 不宜,言應也。應也者,非吾所設,故能無宜也: 應:讀yìng,入聲,【集韻】『答也』,【周語注】『猶受也』。響應,應答。此處指通過應對以尋求得道(獲得氣化認識與提升自身的精氣神)。 言應也:說的是應對以尋求得道(獲得氣化認識與提升自身的精氣神)。 設:【說文解字】『施陳也』,會意,從言,從殳。本義:擺設;陳列。 吾:形聲。從口,從五,【說文解字】『我自稱也』,上五下口。五,【說文解字】『五行也,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是人的精氣神與大道貫通的狀態。口,象房舍,指我的身體。吾,是指獲得大道貫通我的精氣神在主導着我的肉體,從而我處於覺醒的狀態。吾,可稱之為自然人的狀態。相應地,不處於這個狀態的人,則稱為『我』,即處於社會人的狀態。此處,吾,指生命的本來狀態。 非吾所設:我這個生命本來沒有這些設定。 本句意為:不是墨守成規地僅僅遵循人文秩序,說的是應對以尋求得道。從尋求得道(獲得氣化的認識方式與提升自己精氣神達到合於大道)來認識應對,就會發現人文秩序規則並非生命本來的自然的規定,並非人的精氣神中本來有的,所以,真人能夠不拘泥在依據人文秩序規則上。 ⑧ 不顧<頗>,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顧<取>,故無顧<頗>也: 顧:此處誤抄,應為『頗』。 因:會意。【說文】『因,就也,從口大』,『就,高也,從京尤,尤異於凡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土以享帝於郊。又依也』。因,是『口』字裡面一『大』字。大,『人』體會『一』,謂之大。【道德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此處,因,是動詞,原因之意。原,推究。原因,推究事物的『因』。事物的『因』,在中華文化傳統中,指的是事物形質(即『口』所代表的有形有範圍的存在層面)內部的、由人通過體會而知的『一』,即『道』。故在中華文化的傳統上,凡求『因』,都不是小術,而是大道。 非吾所顧<取>:顧,誤抄,應為『取』。 故無顧<頗>:顧,誤抄,應為頗。 本句意為:不頗,是在說『因道』,所謂因道,是說在形質現象存在層面尋求,不是我要求因的目標,因此我不會去注意這些。 ⑨ 言無形也: 無:同『無』,指氣化存在。 形:形象,形質存在及其現象。 無形:無(氣化)深入形質並主導形質。此處『無形』用為因果關係,表示由原因導致的結果:無深入形質而主導形質,因而在形質層面找不到道的蹤跡。 ⑩ 言深囿也: 囿:讀yòu。形聲。字從囗(讀wéi),從有。【說文解字】『囿,苑有垣也。』此處用為動詞。 這是說道深深藏在形質之內啊。 【體會】 (註:以下體會來自2016年11月21-27日期間,【管子四篇】學習群的交流摘錄) 體會1:來自學友@旅敬靜 『大道可安而不可說』,【道德經】言『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徒說無益,不腳踏實地踐行修身,又怎麼能『安』而得道呢? 【心術上·經二】講『道不遠而難極也,與人並處而難得也』,@甘露同學用男女談戀愛來形容讀經,很棒。但是我們不能僅止於讀經,讀經是為了身體力行,道,也跟人一樣,你喜歡她,就要去了解她,為了她而改變自己,她才會歡喜,才會原意為你而付出! 體會2:來自學友@甘露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我和經典談戀愛】,其實學習經典和談戀愛有點類似,有一天你看到一位姑娘(經典),就突然莫明心動一下,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按照古人理解『自古姻緣天註定』。你可能有意無意之間都想起她,隨着時間變化你就會想見見她,時不時想接近她,日久生情你們兩就開始交往,交往過程中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矛盾,有時候找朋友來解決,有時候找長輩解決,可能朋友和長輩帶來好的或不好答案,但能不能走到一起最後決定權還是屬於你自己,別人是無法干涉的。我們學習經典過程其實也是同樣,經常也產生各種問題,然後不斷進行參證,到底這樣解讀對不對,合理不合理,有時同行者就可以幫你解決,也有時候是需要老師指導。因為經典包含着有形層面內容和無形層面內容,為什麼要找老師呢,老師以身證道走過來,明白裡面機制變化。其實找長輩和朋友也是一個道理,他們都是過來人,只有過來人才明白。接下來結婚…… 講完了戀愛的故事,今天接下來給大家講一個【我與經典結婚了】的故事。愛情需要堅定信念,又要經得風雨的考驗,才有可能走上婚姻殿堂。經過一段時間戀愛了解之後(學習經典過程),你也明白了自己是愛她的(經典),就想要和所愛的人(經典)結婚了。如何算了解一個人呢?比如我們原來都喜歡用自己角度了解她,現在懂得用她的角度,明白自己去掌握她。就如旅敬靜老師所說學會用古人思維去解讀她,『用時間解釋空間,用空間解釋時間,用時空解釋萬物,以萬物詮釋時空,用人文解釋自然,用自然解釋人文。』等你了解這種學習方法時候,慢慢就懂得按她思維去了解她,去感受她的存在。當然還得經她的認可,她感受到你信息和意願,知道你所作所為都是符合她的目標,才會考慮適合不適合跟你真正交流結合。經過時間證明雙方都有了意願,接下來就是結婚,結婚需要一個介紹人,這個介紹人需要對你比較理解,對她情況也要比較清楚。知道你平時的動向,言談舉止都是喜歡她(經典),要不然也會變成亂點鴛鴦。比如平時經常給你上課的老師,老師是知道你課堂上的動向,看有沒有真的願意和她結婚。介紹人認可雙方以後,你們才有可能走向結婚禮堂。要不然只能說你停留在愛情階段,一個人在那孤芳自賞。在介紹人同意下我們結婚了,只有進入婚姻殿堂那一刻你發現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接下來你才會真正明白古人為什麼一拜天地,二拜長輩,三才是夫妻對拜。那時起就會懂得感恩天地!感謝長輩!感謝自己所愛!這一刻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是『夫妻』...... 體會3:學友間小議『氣化』 隱龍在淵:我理解的氣化是【道德經】中有生於無的演化過程。先天轉後天,即無形無質的精元之氣化生出有形有質的物質,這一演化過程是謂氣化。 天然:氣化,我的理解,是氣的演化變化。氣這個概念應該是在文化經典中或者說古人的知識結構中的共識。有許多對精氣神,形神的描述。現代人能體會到氣的比較少,因此逐漸走出我們的認識範圍。 【道德經】,名為道德,給了我們道天地人的宏大自然世界的框架,描述的是這個世界的,所講之道德為自然之道德,存在和存在之間的關聯及其過程。而我們遠離自然之道德久矣,直接能感受到的是人文的道德。比如我們講這個人有道德,善人就是心地善良,做好事。 甘露:我理解按照上一課旅敬靜老師機制分類講,道有道的機制,天地有天地機制,人有人的機制,比如以前規範天地機制就是【周易】,人的機制是【論語】,而道的機制顯然就是【道德經】,古人以人文形式表述自然,人文內容其實是有自然背景的,而我們讀【道德經】時候都喜歡局限在以人文解釋人文,顯然是不符合老子之意。 隱龍在淵:@甘露,古人多以身證道,做到知行合一,而我們現在最欠缺的就是以身證道。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啊。 體會4:學友間小議『體證』 隱龍在淵:我讀經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用現代的字詞意來解讀,故而往往錯意和忽略了古人真正的意思。 旅敬靜:互相印證但基礎還在自己實修,體會體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隱龍在淵:謝老師點撥!學生對老師所講:『精』這個存在,其對於以其作為生命運化基礎的人而言,當人的欲望這層主導機制處於不自淫執之態時,『精』就會處於宣布流暢的狀態。只有在『精』氣化宣布流暢狀態下,人,才真正處於『靜』。這段話還是不甚了解,尤其是『精』,體悟不深,故靜還不能持久,會隨『意』動而止。 旅敬靜:@隱龍在淵,您有很多精彩的認識,我讀經典的體會,是這段時間認識到是這樣,過段時間再讀,就會發現以前認識的不夠確切,再過段時間,甚至於會發現認識的角度方向都有改變。這個不是講的,要體會到,『體會』,是真的感覺到。您站樁或打坐嗎? 隱龍在淵:老師我打坐,當身心整個靜下來,能夠體悟到靜,就如渾濁的水一下子變清澈的感覺,可以知道自己沒有在想事情,感覺是在一旁觀,不黑也不明亮的虛空,但一動意就沒有了。我覺得『意』也是欲,是否精滿而不思欲呢?但還體會不到精。 旅敬靜:@隱龍在淵,都是這樣的,心一動就換了狀態了,慢慢來,不要執著,不要留戀 體會5:學友間小議『性命』 天然:感覺,性命不能用形而下形而上來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性命之說和元神識神,先天後天之說,解釋說法都比較多,這些需要修到一定的境界才清晰。把它對應得十分清晰,而不正確,就會變成前識阻礙我們的感應。 文傳君:性命是形而上下具足的,形而上下、先天後天、性命是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分法,不能以機械二分法勉強對應,這是以西方邏輯解讀中國文化的做法,咋一讀看似明白,實際上不究竟。 解讀和解悟不同,在13年【文化傳統平台致讀者朋友的公開信】中就明確說明:現在的『傳統文化』研究多用解讀法(用西方文化解讀中國文化,用西醫學解讀中醫學等等),而『文化傳統』的探索則多用解悟法(修身治學的傳統及其實踐)。不同的觀念、思路、治學,就可能帶來不同的認識、思想和成果,因為認識參考系、認識方法論不同。 天然: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身上直接的方面去體會身上的物的存在,而不去究這些名,隨着自己的體悟深入,自然而明。 文傳君:咱們這裡,大部分人不是做學問當飯碗,而是解悟經典從中受益,經典和生命相應,改變氣質,服務於心身健康和生活工作。 天然:形而下者就是我們的物質世界,形而上者我們可理解是氣化世界,所謂的量是可測量量化的,氣化則不可測量,因此不能用能量表述。再者氣之中不僅僅有類似能的一方面。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氣類似於水,但我們不能以水來代替氣,也不能用形質世界的概念來確定它。 旅敬靜:大家討論很熱烈,我同意@天然和@文傳君的看法,性命是更深刻的認識,不能與形而上下者對應來說。 體會7:學友間小議『氣』和『炁』 智泓:『炁』(qì),這個大概比『氣』更接近本意。 南山:從漢典上搜索『炁』字重新定向為『氣』,『炁』比『氣』接近本意是因為部分人對無下的四個點進行了價值重構,最早用得就是『氣』字。不僅有歷史上修煉者的詮釋,也有當代學者的附會,這種信息數量之多,觀點之誘人(尤其是『炁』的先天說),使得我們誤認為『炁』就是本源了。一些思考淺見,請知情者指正。
氣字演變
戴維特他哥:在朱熹的理氣論里,似乎認為『氣』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是鑄成萬物的質料。理生氣而寓於其中,理氣相合而生萬物。 南方的老樹:你可用漢典查下,甲骨文金文並無『炁』字。真正大量使用可能要到唐朝。【說文解字】並無此字,可見在漢代許慎時至少不常用。@智泓 『炁』應是後來的名,有物混成,湛,恍,惚,等,皆為高級別的先天元氣,且有些已不可簡單用氣來類比,故老子用了不同的名,但整體亦可歸於先天元氣。老子時代應無『炁』字,後世道教用的多些。 體會8:學友間小議『名』與『實』 隱龍在淵:道可道,非常道。愚論皆是分辨心所致,又犯了盲人摸象的毛病。感謝各位老師的指正。 南山:@隱龍在淵,名與名的對應,在理解了名之定義和名之實之後就能對應的更貼切一些,在沒理解之前,不輕易映射掛鈎,要不會形成自己的思維慣性,形成前識。我也沒有理解這些名,只是從文理角度做些探討,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 天然:漿糊的就讓它漿糊,不強解,等着到某個時刻,哇原來這樣,大家一起修悟,其樂融融。先有實後有名,我們先體悟實,所謂印證我覺得就是你告訴我你體悟到的,我告訴你我體悟到的,然後相互心裡明白我們體悟到的是同一個實,而且告訴不一定用說。 隱龍在淵:@天然,而且告訴不一定用說,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 體會9:再說『氣化』,@旅敬靜 大家好!我曾答應大家本周給大家詳細聊一聊『氣化』。 群里幾位發起老師認真考慮了一周,感到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不是一二句能說清的;同時這又是大家深入文化傳統的契機。 因而,首先是感謝大家能提問出『氣化』的概念?』這樣關鍵的問題,抓住了中華文化傳統的核心,說明大家不但認真誦讀,而且認真思考。歡迎大家今後能保持深入提問。 鑑於本群核心是學習討論【管子四篇】,我們還是圍繞對『心』的討論為主。 我這裡先簡單談一下我對於『氣化』的認識: 一個文化,一個文明,核心的就是世界觀、認識方法、價值觀。而這世界觀、認識方法、價值觀,是只有在親身實踐中才能獲得的。中華傳統文化,至今仍處於親身實踐的,必須面對其世界觀、認識方法、價值觀的,最主要的就是中醫。所以我們從中醫的實踐認識來談。 中醫的核心,就是講氣,講氣化,認為人的生命核心就是『精』、『氣』、『神』的運行,『精、氣、神』統稱為『氣』。所以才會在【黃帝內經】第三篇以『生氣通天論』命名。這個氣化的『氣』,不是空氣,而是【易經】中講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形而上者』。比如,中醫講的『精』、『氣』、『神』、『經絡』、『藏象』、『五運六氣』、『氣機』、『病機』、藥物的『四氣』、『五味』等,都是講的『氣』與『氣化』。 氣化的認識方式,是要主客一體,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地認識,所以中醫學習講『體會』,講『悟』,講『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