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点评:阳奉阴违的意思是什么呢?主要是指两面派手法,即表面上遵从指令,但私底下根本不执行,也可以说是当众同意背后反对。 比如:明朝范景文在《明臣奏议·革大户行召募疏》中写的: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清朝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的第三十三回所写:“嗣后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阳奉阴违,定行参办不贷。”下文是如道书会发表的资治通鉴翻译解析文章,原题:曹操阳奉阴违获得最大利益的分析,欢迎阅读。 原文 孙权为笺与魏王操,请以讨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备。操问群臣,群臣咸言宜密之。董昭曰:“军事尚权,期于合宜。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敝。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操曰:“善!”即敕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不能去。 翻译 孙权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请求批准讨伐关羽以为朝廷效力。他还要求不要泄露消息,避免关羽警惕起来。曹操问大臣们,他们都说要保密。董昭说,“军事行动要注意应变,要适合时势。”我们应该答应孙权为他保守秘密,但要秘密地把消息传出去。关羽知道孙权信的内容后,如果他想召回部队保护自己,樊城的包围就会解除,这样就有利于我们了。与此同时,这也使孙权和关羽,就像两个被勒着马衔的斗马,互相敌对,但无法动弹,我们可以坐等他们双方都筋疲力尽。而如果保守秘密,让孙权行动顺利,则不是最好的策略。此外,被围困的士兵不知道有增援部队,如果城里的食物不够长,他们会感到害怕。如果还有其他想法,危害不会小,最好把消息泄露出去。再说,关羽是个硬汉,他认为江陵和公安两城均是利于防守的话,是不会很快撤退。”曹操说,“没错!”,并立刻命令徐晃把孙权的信用箭射进被围城内及关羽军营中。被包围的将士收到信后,士气百倍,关羽真的犹豫了,不想撤退。
阳奉阴违是什么意思
解析 这个事件发生在三国中后期关羽从荆州出击攻击曹操,获得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巨大胜利之后,当时关羽步步紧逼,曹操方面节节败退,曹操方面被围的城池危在旦夕。这时候孙权看中机会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通过偷袭拿下心心念念的荆州,现在这个历史的片段就是在这个时期。 孙权在出兵前,先写信给曹操,说要为朝廷效力,这个只是孙权的一句托词,而这里他们实际上是达成了军事同盟,但是孙权是不想让关羽知道,因为如果关羽知道,就可以提前做安排,等关羽知道的时候就算城池已破的话,他还会调兵回去守住或者重新夺回荆州,这样对孙权方面不利。所以孙权是再三要求曹操知道不能让关羽知道。 从曹操方面看,如果关羽不知道这个情况,关羽就一直围城,接下来可能很快就要破城了,如果破城,关羽就有了容身之地,在自己的领地内出现了一个独立郡县,这个是养虎为患,对以后发展不利。所以曹操选择了一个方法,答应孙权不透露,但是他相当于同时把消息给了自己守城的和关羽方面。本来没有这个消息,守城的人要绝望了,很可能马上内部要开始瓦解投降了,有了这个消息坚定了他们守城的信心,因为他们认为关羽肯定会想办法回去救,这里的包围也马上就要解除了。
曹操阳奉阴违获得最大利益的分析
而关羽知道这个消息就麻烦了,他是进退两难,进的话,对方信心和士气都增加了,很难打下来。退吧,腹背受敌,曹操方面肯定会反攻,回去还要和吴军打仗,所以对于关羽来说形势已经非常危急。 综合来看,关羽应该知道,凭他那么点人马,根本不太可能同时和孙权曹操开战,他也是太自负了,所以进入了这个境地。对孙权来说,因为夺取荆州的进程比想象快,所以曹操方面泄露与否已经无所谓了。而这个案例里面表现最出色就是曹操。用阳奉阴违来精确算计对自己最有利的途径,实现了他的目标。最后,这个事件也告诉我们敌我关系随时可能改变,我们一定要实时调整自己的敌我观,至少内心要有这样的打算,这样才不至于死到临头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