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點評:陽奉陰違的意思是什麼呢?主要是指兩面派手法,即表面上遵從指令,但私底下根本不執行,也可以說是當眾同意背後反對。 比如:明朝范景文在【明臣奏議·革大戶行召募疏】中寫的:如有日與胥徒比,而陽奉陰違......清朝李寶嘉在【官場現形記】的第三十三回所寫:『嗣後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陽奉陰違,定行參辦不貸。』下文是如道書會發表的資治通鑑翻譯解析文章,原題:曹操陽奉陰違獲得最大利益的分析,歡迎閱讀。 原文 孫權爲箋與魏王操,請以討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備。操問群臣,群臣咸言宜密之。董昭曰:『軍事尚權,期於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敝。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又,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爲難不小。露之爲便。且羽爲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操曰:『善!』即敕徐晃以權書射著圍里及羽屯中,圍里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不能去。 翻譯 孫權在給曹操寫了一封信,請求批准討伐關羽以爲朝廷效力。他還要求不要泄露消息,避免關羽警惕起來。曹操問大臣們,他們都說要保密。董昭說,『軍事行動要注意應變,要適合時勢。』我們應該答應孫權爲他保守秘密,但要秘密地把消息傳出去。關羽知道孫權信的內容後,如果他想召回部隊保護自己,樊城的包圍就會解除,這樣就有利於我們了。與此同時,這也使孫權和關羽,就像兩個被勒著馬銜的斗馬,互相敵對,但無法動彈,我們可以坐等他們雙方都筋疲力盡。而如果保守秘密,讓孫權行動順利,則不是最好的策略。此外,被圍困的士兵不知道有增援部隊,如果城裡的食物不夠長,他們會感到害怕。如果還有其他想法,危害不會小,最好把消息泄露出去。再說,關羽是個硬漢,他認爲江陵和公安兩城均是利於防守的話,是不會很快撤退。』曹操說,『沒錯!』,並立刻命令徐晃把孫權的信用箭射進被圍城內及關羽軍營中。被包圍的將士收到信後,士氣百倍,關羽真的猶豫了,不想撤退。
陽奉陰違是什麼意思
解析 這個事件發生在三國中後期關羽從荊州出擊攻擊曹操,獲得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巨大勝利之後,當時關羽步步緊逼,曹操方面節節敗退,曹操方面被圍的城池危在旦夕。這時候孫權看中機會用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通過偷襲拿下心心念念的荊州,現在這個歷史的片段就是在這個時期。 孫權在出兵前,先寫信給曹操,說要爲朝廷效力,這個只是孫權的一句託詞,而這裡他們實際上是達成了軍事同盟,但是孫權是不想讓關羽知道,因爲如果關羽知道,就可以提前做安排,等關羽知道的時候就算城池已破的話,他還會調兵回去守住或者重新奪回荊州,這樣對孫權方面不利。所以孫權是再三要求曹操知道不能讓關羽知道。 從曹操方面看,如果關羽不知道這個情況,關羽就一直圍城,接下來可能很快就要破城了,如果破城,關羽就有了容身之地,在自己的領地內出現了一個獨立郡縣,這個是養虎爲患,對以後發展不利。所以曹操選擇了一個方法,答應孫權不透露,但是他相當於同時把消息給了自己守城的和關羽方面。本來沒有這個消息,守城的人要絕望了,很可能馬上內部要開始瓦解投降了,有了這個消息堅定了他們守城的信心,因爲他們認爲關羽肯定會想辦法回去救,這裡的包圍也馬上就要解除了。
曹操陽奉陰違獲得最大利益的分析
而關羽知道這個消息就麻煩了,他是進退兩難,進的話,對方信心和士氣都增加了,很難打下來。退吧,腹背受敵,曹操方面肯定會反攻,回去還要和吳軍打仗,所以對於關羽來說形勢已經非常危急。 綜合來看,關羽應該知道,憑他那麼點人馬,根本不太可能同時和孫權曹操開戰,他也是太自負了,所以進入了這個境地。對孫權來說,因爲奪取荊州的進程比想像快,所以曹操方面泄露與否已經無所謂了。而這個案例裡面表現最出色就是曹操。用陽奉陰違來精確算計對自己最有利的途徑,實現了他的目標。最後,這個事件也告訴我們敵我關係隨時可能改變,我們一定要實時調整自己的敵我觀,至少內心要有這樣的打算,這樣才不至於死到臨頭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