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491|回覆: 2

[詩詞講座] 漢樂府民歌

  [複製連結]
菊齋 發表於 2019-7-15 09: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查士標 山水十開

清查士標 山水十開
清查士標 山水十開

有個詩人,他比李白牛。

他叫『佚名』。

100卷的【樂府詩集》裡,好多了不得的好詩是『佚名』寫的,因爲寫得很好,李白抄了很多,有時候題目都懶得改……

此人大度,不告。

他隨口吟唱,把那些句子慷慨地拋撒在風裡、塵土裡,唱完就忘了,他自己,也隨時消失在時光的荒野里。

若沒有人撿拾,沒有人知道那長城邊飲馬的水窟,沒有人記得淮水邊徘徊的路人,也不會有人記得那個失敗者最後的悲鳴……

公元前202年,垓下。

一位曾像天神般勇武的男人,被迫直面他的人生絕路。

在這之前他和劉邦火拼了足足兩年零五個月,約定以鴻溝爲界,中分天下,鴻溝以東是他項羽的地盤,鴻溝以西是劉邦的地盤。①

鴻溝之約後一個月,劉邦背盟,追擊東撤的楚軍。四個月後,劉邦調集韓信、彭越、英布、劉賈等各路大軍四萬人,將項羽的十萬楚軍包圍於垓下。

那是寒冬十二月的晚上。兵少、糧盡、苦苦支撐的項羽,聽到漢軍帳中傳來的四面楚歌,忽然崩潰了!

他在營帳中酌酒起歌,悲不可抑。

漢樂府民歌·力拔山操項羽琴曲歌辭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據說,當時虞姬站起身來,拔劍起舞,舞罷自刎,以求項羽毫無牽掛地退走。於是項羽率八百騎突圍南逃,劉邦緊追不捨,直追到烏江邊上。

這樣的追逐其實何其熟悉。

大概兩三年以前,劉邦也被項羽這樣追過。

不同的是,劉邦逃回了滎陽。

而項羽,自刎於烏江邊上——過了烏江,就是他的江東老家,江東素多才俊,若捲土重來,誰又知道贏家是誰呢?

可惜歷史的字典里從沒有『若』字。

項羽死了。

劉邦的大軍再無人可擋。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等諸侯王聯合上書,請求劉邦稱帝 。

於是,公元前202年的二月初三,在汜水之北的定陶,劉邦做了皇帝,建國號爲漢。

其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四海之士,莫非王臣。

惟有齊人田橫不肯對漢稱臣,帶著五百門客逃往海島。後來,田橫不得已乘船赴洛陽面見劉邦,卻在距洛陽三十里地的首陽山慨然自刎。

劉邦再去召留在海島的五百門客,那五百門客聽說田橫已死,竟也全部自殺,傳說死前,他們作葬歌二首,那就是【薤露】和【蒿里】。

漢樂府民歌·薤露佚名相和歌辭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漢樂府民歌·蒿里佚名相和歌辭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躕。

【薤露】和【蒿里】原是一曲。

後來武帝時天才的樂人李延年將它們分製成二曲,【薤露】爲王公貴人送葬,【蒿里】爲士大夫庶人送葬,也稱爲【挽柩歌】,後世的輓歌、輓詩、輓詞,都從這田橫門客的二曲而來。

田橫對大漢的不服,僅僅是個開端。

懷疑和反叛很快如燎原之火,一路蔓延。

燕王臧荼、楚王韓信、梁王彭越先後起兵造反。

臧荼被斬殺,韓信被夷滅三族,彭越被亂刀剁死……

公元前196年,因爲害怕自己落得與淮陰侯韓信、梁王彭越一樣的悲慘下場,淮南王英布也起兵了。②

劉邦親自出征,很快擊敗了英布並將其殺死。

班師還朝的時候,劉邦順道回了自己的故鄉——沛縣,他把昔日的朋友、尊長、晚輩統統召來,在沛宮置辦流水席,與子民們同歡痛飲十數日。飲到興頭時,劉邦彈著築琴,唱起自編的楚歌。

漢樂府民歌·大風起劉邦琴曲歌辭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時的劉邦,大概正是人生最志得意滿的時候。

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沛郡豐邑中陽里,父親是劉太公,母親是劉媼。

據說他的出生非同尋常,是龍的後代——

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是【史記】中的記載,真的讓人目瞪口呆難以相信……

無論如何,劉邦真的成了真龍天子,且把所有反對他的人都弄死了。

他自己也沒有撐太久。

討伐英布的時候,他被流矢射中,從沛縣回去後不久即病重,一年後不治身亡。

劉邦死於公元前195年。

死之前,他已經安排好了身後人事:

以後若蕭何死了,朝廷大事便交給曹參打理;若曹參死了,大事便交給王陵裁決,陳平、周勃輔助——呂雉問他:那以後呢?

劉邦淡淡地說:以後的事,不是你我能知道的。

明唐寅沛宮實景圖

明唐寅沛宮實景圖
明唐寅沛宮實景圖

就這樣,劉邦建立的漢帝國,安安穩穩地從高祖過渡到了文帝、景帝。

直到他的後代中,有一位少年天子凌空出世。

公元前141年,劉邦的曾孫劉徹即位爲漢武帝。

橫絕一代的帝王緩緩推開了他的王霸雄圖。

他的麾下有無數的勇士、謀臣,當然也有才子。

其中最有名的才子,叫司馬相如。

公元前130年,相如已擔任郎官數年,時逢唐蒙受命開發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因爲唐蒙處理得不好,巴、蜀百姓一度騷亂恐懼。本是蜀人的司馬相如遂受命調解,寫成【喻巴蜀檄】。③

【喻巴蜀檄】以雄辯和飛揚的才氣,安撫了巴蜀的百姓,也成爲流傳至今的最早的公告檄文。

這個司馬相如,就是彈唱著【鳳求凰】把卓文君帶回家的那個著名的才子。

漢樂府民歌·鳳求凰司馬相如琴曲歌辭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爲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爲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晉人葛洪【西京雜記》裡說:後來,司馬相如變了心,將納茂陵女爲妾,剛烈的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但【宋書 樂志】和【玉台新詠】都說,沒有這事。【玉台新詠】載有此詩,題作【皚如山上雪】——說這詩和卓文君原無任何關係。

漢樂府民歌·皚如山上雪佚名相和歌辭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爲!

【白頭吟】到底是誰寫的?那一對史上最有名氣的才子才婦的結局到底如何?已遙不可知了。我們能知道的是:

公元前119年,司馬相如卒於茂陵。

同一年,狄青、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深入漠北,大敗匈奴,贏得封狼居胥的輝煌大勝。

匈奴人被遠遠地趕出漠南,他們悲傷地唱著: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這一年,漢武帝劉徹君臨天下已二十二載,卻不過三十多歲。

三十而立,他立得如此彪悍魁偉,然而,他的內心卻有著深深的隱憂。

公元前113年,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秋風蕭颯中,劉徹乘樓船泛舟汾河,悲欣交集。

漢樂府民歌·秋風辭劉徹雜歌謠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這年劉徹四十四歲。

他以武力打擊匈奴,解除了數代以來的北部邊患。

他採取的國家專賣(鹽鐵、均輸、平準)、統一貨幣、重農貴粟三大政策極有成效,挽救了長期用兵造成的生產危機和財政危機。

他手下有司馬相如這樣的才子,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猛將,有汲黯這樣的忠臣……還有李延年這樣的藝者和李夫人這樣的美人。

但是他卻說:歡樂極兮哀情多,他的哀,來自生命的盡頭——

『我願再活五百年、一千年……』

上天沒有給劉徹更多的壽命。

卻以另一種方式讓大漢的魂魄永留世間。

公元前112年,就在寫【秋風辭】的第二年,劉徹撥專款設立了樂府。

樂府並非劉徹首創,早在秦始皇時代就有樂府這個官署,但是樂府的傳奇,是在漢武帝手裡完成的。

那時候,采詩官們大規模地從民間採集民歌,配上音樂,便於在朝廷宴飲或祭祀時演唱。據班固【漢書 藝文志】記載,樂府人員最多的時候曾有800多人,曾採得歌詩28家、314篇——那些散落在民間的、曲辭優美的無名者的歌謠,因此得以留存和流傳,那些細碎的、日常生活的片斷,那些與皇天后土無關的人世間的苦與樂、愛與恨、生與死,就這樣像沙里黃金般被淘冶而出,千古不朽。

比如,在酷吏橫行的武帝時代,暗綽綽說著小民『敢怒不敢言』心思的【蝶蝶行】:

漢樂府民歌·蝶蝶行佚名雜曲歌辭

蝶蝶之遨遊東園,奈何卒逢三月養子燕,

接我苜蓿間。持之我入紫深宮中,

行纏之傅欂櫨間,雀來燕。

燕子見銜哺來,搖頭鼓翼何軒奴軒!

比如,說著山高水深、遠行客思鄉不能歸的【巫山高】:

漢樂府民歌·巫山高佚名鼓吹曲辭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難以逝。

我欲東歸,害梁不爲?

我集無高曳,水何梁湯湯回回。

臨水遠望,泣下沾衣。

遠道之人心思歸,謂之何!

還有,象【飲馬長城窟行】這樣被後世詩人不斷摹寫的範本。

漢樂府民歌·飲馬長城窟行佚名 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爲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飲馬長城窟行】是漢樂府古辭 ,可能漢朝以前就流傳民間了,據說古長城邊有水窟,可供過往軍卒飲馬,曲名就是這樣來的。

古辭,也就是這首樂府最初的歌辭。後來的文人們喜愛這曲調和風格,會摹仿它的風格,『擬樂府古題』,曹植的【善哉行】、李白的【將進酒】全是擬的樂府古題。

一千多年後,北宋的郭茂倩將所有樂府詩歌編成【樂府詩集】,其中有樂府古辭、後世文人的擬作,共錄有五千餘篇。

在郭茂倩的北宋時代,曾經也有過一個大晟樂府。那是宋徽宗趙佶的樂府。

大晟終究只剩下一段傳說。

而漢武帝劉徹的樂府,卻千秋萬代地傳了下來,永久立在了中國藝文史上。

因爲有了樂府,我們看到了那個在大路上擦肩而過的男人,那個在桑田裡勞作的女子,那個滿面風塵的路人,那個嘯馬而過的公子——無論時光如何阻隔,他們的音容依舊鮮活。

這樣鮮活的樂府,繞不過一個人,那是武帝的寵臣——協律都尉李延年。

平心而論,李延年是個絕世的音樂天才。【折柳】【梅花】這兩首響噹噹的曲子,往上追源頭,就要直追到李延年這裡。李延年以他天縱的才華,把張騫從西域帶回的胡曲,改編成【摩訶兜勒】二十八曲,其中就有【折柳】和【梅花】。采詩官們帶回來的大量民間樂歌,也是李延年加工整理、編配新曲,才能廣爲流傳。

公元前112年春天,就是漢武帝劉徹重設樂府的這一年,李延年因爲他的天才走進了西漢王朝的歷史。隨他而來的,還有他的妹妹李夫人。

漢樂府民歌·李延年歌李延年雜歌謠辭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這絕世而獨立的佳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因爲這首歌,她被接進宮裡,成了武帝的寵姬李夫人。

李延年的兄弟李廣利被任命爲貳師將軍。

李延年自己,被封爲負責樂府的協律都尉。

李氏一門,一時就和早些年的衛子夫一家一樣,顯貴無比。

可惜衛霍的奇蹟並未在李家身上重演。

【李延年歌】先是把李家帶進富貴榮華的天堂,後來又把他們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太初年間,武帝下詔族滅李延年和李季宗族。

十年後,又下詔族滅海西侯李廣利全家。

李家被族兩次,就此灰飛煙滅。

劉徹,對內對外他的下手都剛強狠辣。

在西北方他收拾了匈奴,在東北方,他又派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進擊衛氏朝鮮(今朝鮮北部)。

公元前108年,古朝鮮被滅,漢在朝鮮設置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大漢的版圖逐漸成型。

在樂浪郡,一首憂傷的曲子被流傳下來。

漢樂府民歌·公無渡河佚名相和歌辭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據崔豹【古今注】記載,某天早晨,樂浪郡朝鮮縣津卒霍里子高去撐船擺渡,望見一個白髮披散的瘋顛人提著葫蘆一路狂奔,其妻在後面追趕,卻終是追趕不及,眼見那瘋癲人奔進河裡被活活淹死,她徘徊岸邊,亦投河而死。據說霍里子高記下了她臨終時的悲歌,回家說給妻子麗玉聽,麗玉也很悲傷,就以箜篌撥彈曲子,傳給鄰居女兒麗容。

朝鮮成爲樂浪郡,匈奴被趕出祁連山,但西漢的美人,卻仍免不了和親的命運。

公元前108年,劉徹將公主嫁與烏孫王爲右夫人。

烏孫國地處天山北麓,極盛時占有整個伊犁河流域和西天山的廣大土地,庭帳(首都)設在赤谷城。它的北邊就是匈奴。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匈奴和大漢都在搶奪烏孫國的立場,於是西漢公主嫁爲右夫人,匈奴女子嫁爲左夫人。

要知道這樣的和親,都來之不易!

大約有十年左右,西漢都在勸說烏孫王聯姻,烏孫王一直躊躇不決,和親之議從元鼎年間一直擱置到元狩年間,才正式落成。

於是那一年,豆蔻年華的和親公主前往烏孫國嫁與年老體弱的國王獵驕靡。她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習俗不慣,說不盡的孤苦悲傷。

這可憐的美人叫劉細君。

漢樂府民歌·烏孫公主歌劉細君 雜歌謠辭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爲室兮氈爲牆,以肉爲食兮酪爲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

算起來,劉細君該叫劉徹一聲叔父。

她的父親是江都王劉建,祖父是劉徹的哥哥劉非。元狩二年,劉建企圖謀反,事敗,夫妻雙雙死去,留下三四歲的孤女劉細君。十三年後,罪臣之女劉細君踏上迢迢的和親之路,在烏孫國大約生活了八年後死去,前來接替她的,是又一位罪臣之女解憂公主。

歷史對劉細君和劉解憂沒有太多的回眸,因爲數十年以後,一個驚人美貌的女子將嫁到匈奴,在邊地的胡塵間刻寫她的名字。

在這數十年間,西漢與匈奴的關係時好時壞,如同未央宮前的白雲那般變幻不定。

而苦於兵役的人們早已厭倦了無休無止的征戰。

漢樂府民歌·戰城南佚名鼓吹曲辭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聲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爲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戰城南,死郭北!兵卒們如此,忠臣們又如何呢?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單于即位,漢武帝派遣中郎將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前往祝賀,不料匈奴內亂,蘇武被扣,長留匈奴。

公元前99年,李廣之孫李陵,奉命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兵潰援絕被迫投降,亦長留匈奴。

蘇武和李陵這兩個漢家男兒,就此滯留匈奴十八年。

公元前82年。

匈奴與西漢的破冰時分再次來臨。漢朝派人來接蘇武,並想把李陵也接回去。臨別之時,李陵擺了酒席,對蘇武說:"異域之人,一別長絕。"

漢樂府民歌·李陵歌李陵雜歌謠辭

徑萬里兮度沙漠,爲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李陵不肯回去。

在他投降匈奴以後,其母、弟、妻、子都因爲武帝聽信謠言被全數誅殺。十九年的冰雪酷寒,冰冷了往事,也冰凍了他曾想報國的心。

據說,李陵與蘇武訣別之時,曾寫下一組【蘇武李陵贈答詩】(簡稱蘇李詩),那是漢詩中的經典,可惜其真偽難以判斷;據說,李陵還作有【答蘇武書】,但其真實性同樣被質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記錄在【漢書】本傳中的【別歌】,也就是【樂府詩集】中的這首【李陵歌】。

李陵從此在異域度過餘生,卒於公元前74年。

蘇武回到了中原,卒於公元前60年。

而他們的老皇帝老早就死了。

他生前求不得的天降祥瑞,在他死後翩翩來遲。

公元前52年,漢宣帝甘露二年,據說『鳳皇、甘露降集京師』,而此前數年,亦曾有『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被視爲仙人降臨的瑞兆。

漢樂府民歌·上陵佚名鼓吹曲辭

上陵何美美,下津風以寒。

問客從何來,言從水中央。

桂樹爲君船,青絲爲君笮,木蘭爲君棹,黃金錯其間。

滄海之雀赤翅鴻,白雁隨。

山林乍開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澤何蔚蔚。

芝爲車,龍爲馬,覽遨遊,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銅池中,仙人下來飲,延壽千萬歲。

傳說『甘露』是『神露之精』,味道甘美,和著玉屑DIY一杯『神仙水』,喝了可以長壽甚至登仙。漢武帝曾在少壯之年鑄二十七丈高、以掌擎承露盤的金銅仙人,就是爲了喝到這杯『神仙水』,可惜直到他老死了也沒有等來……

如今宣帝在位,仙人卻大肆招搖地來了——金芝爲車,桂樹爲船,登臨宮殿,賜以甘露,這個宣帝多招仙人喜愛哪!

也或許,他是更招子民的喜愛吧。這個宣帝,就是被劉徹逼反自殺的廢太子劉據之孫劉詢,因爲受到廢太子巫蠱案的連累,打小就在監獄裡長大,吃盡了人間的苦,卻意外收穫到他太爺爺求而不得的甘露和深不可測的民心——子民們同情廢太子,也愛戴他,故而爲他少年時遨遊諸陵寫下這詩,這大概,算是天道的補償?或者是世道的輪迴?

宣帝之後,元帝即位,那是多才多藝、柔懦多情的劉奭。後世的人們記得漢元帝,多數是因爲一個女子。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朝漢,自請爲婿,於是元帝的一個宮女被送上匈奴的馬車。那便是鼎鼎大名的王昭君——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從此,匈奴與西漢四十餘年無戰事。

公元前32年,送走美女王昭君的漢宮迎來了才女班婕妤。

她原名叫什麼,已經沒有人知道了,史上記載著她是左曹越騎校尉班況的女兒,史學家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曾被封爲漢成帝的婕妤,史上稱她班婕妤或班姬。

班婕妤出身的班家是真正的名門大族,從戰國末年到東漢中葉數百年間,有許多名人自這個門庭走出。

但這樣的出身並沒有爲她贏得一生的幸福。趙飛燕和趙合德姐妹入宮受寵後,才貌雙全的班婕妤便失了寵,傳說,失寵的班婕妤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從此待在深宮,並作【怨歌行】感傷自己的身世。

漢樂府民歌·怨歌行班婕妤相和歌辭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爲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她的父親班況,在漢武帝時抗擊匈奴,馳騁疆場,立下汗馬功勞。而她自幼聰慧,飽讀詩書,但她知道,自己如秋後的團扇,再也得不到漢成帝的憐愛了——人生失意無南北啊!漢武帝的阿嬌皇后是如此,漢元帝的王昭君是如此,漢成帝的班婕妤也是如此命運。

【怨歌行】是否真是班婕妤所作,其實頗有爭議。但其中的感慨與悲傷,倒真似班婕妤的一生:她曾被漢成帝寵愛,卻終被趙飛燕、趙合德奪寵——棄捐冷宮中,恩情中道絕。

趙飛燕和趙合德最後都沒有落得好下場。

漢成帝自己,也沒有落得好下場,他無嗣,又英年早逝。

他的祖父宣帝在位時天降仙芝,他在位的時候卻有數次災異現世,齊人甘忠和弟子夏賀良因此宣揚成帝並非真命天子,又蠱惑漢哀帝『漢曆中衰,當更受命』,一時人心紛紛動搖,天人感應的理論四處蔓延,【漢鐃歌十八曲】就成於這樣的時期。

鐃歌就是軍中的樂歌,傳說它的源頭一直可以追溯到黃帝、岐伯那兒。但本爲『建威揚德,勸士諷敵』的【鐃歌十八曲】,實際上內容龐雜,敘戰陣的有之、記祥瑞的有之、表武功的有之,寫愛情的,竟然也有。

一首是【有所思】。

漢樂府民歌·有所思佚名 鼓吹曲辭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一首是【上邪】。

漢樂府民歌·上邪佚名鼓吹曲辭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爲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據說這兩首樂府,實際上應該合爲一篇。

寫的人早佚了名,不曉得是誰寫的。但是那樣的決絕和生辣,真是一顆保鮮千年的魂靈哪!這敢愛敢恨的人兒更乾脆地表示:不管了,讓老天來作主吧,若是冬雷、夏雪、山平、水竭,那就是老天不同意我們在一起,那時候再分開好了!

西漢人曾經是如此地相信天人感應!

【漢書 五行志】中,曾記載周幽王時『三川震,歧山崩』;漢惠帝時『江河水少,溪谷絕』,東漢安帝時『郡國十九冬雷』。

當時的人認定,所有種種,皆是天人感應,從普通子民的愛情婚姻,到天潢貴胄的權柄交替,樁樁件件,莫不是天意作主!

我們不曉得,那時候漢朝的天,會不會常常暗淡無光?

——西漢和樂府的運數,似已屈指可數。

公元前8年,無嗣的漢成帝劉驁不得已立侄子劉欣爲儲君,那便是漢哀帝。

公元前7年,漢哀帝裁撤樂府,當時的樂府員工總有八百餘人,經過裁減,四百餘人下崗散落民間,留下來的四百餘人併入太樂機構。

一百二十年的樂府到這裡緩緩地打了一個句號。

但世事仍然紛紜。

公元8年,王莽自立爲皇帝,改國號爲"新",西漢滅亡。

公元17年,王匡王鳳率流民起義反莽,史稱綠林軍。

公元21年,樊祟率流民起義反莽,史稱赤眉軍。

公元22年,劉邦九世孫劉秀於舂陵起義反莽。

公元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起義軍擁立爲帝,建元『更始』。

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決裂,自己稱帝,史稱東漢 。

東漢不再設樂府。

但『禮樂部門』爲著政治的原因仍然到民間訪聽民謠,采詩回來。

采詩官們——姑且仍然這樣叫他們——采來的大多數民謠仍然是無名者的吟唱,這些販夫、走卒、奔忙在塵土中的小人物,唱出世間最真摯持久的聲音。

比如思鄉者之歌,說著顛沛流離的人在異鄉的苦惱。

漢樂府民歌·悲歌佚名雜曲歌辭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鬱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比如北漂、南漂的人們四處討生活的不易。

漢樂府民歌·艷歌行佚名相和歌辭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覽取爲吾綻。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比如說著胡地戍卒懷歸心緒的【古歌】。

漢樂府民歌·古歌佚名雜曲歌辭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飈風,樹木何修修。

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比如,說著孤兒無依無靠、遍嘗辛苦的【孤兒行】。

漢樂府民歌·孤兒行佚名相和歌辭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土。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兒淚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爲錯,足下無菲。

愴愴履霜,中多蒺藜。

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

淚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無復襦,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氣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將是瓜車,來到還家。

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願還我蒂,兄與嫂嚴。

獨且急歸,當興校計。

亂曰:里中一何譊譊,願欲寄尺書,

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在這些悲愁之外,也有別樣聲音。

比如,說著『人生苦短不如行樂』、勸人多多想開的【善哉行】。

漢樂府民歌·善哉行佚名相和歌辭

來日大難,口燥唇乾。今日相樂,皆當喜歡。經歷名山,芝草翩翩。

仙人王喬,奉藥一丸。自惜袖短,內手知寒。慚無靈轍,以報趙宣。

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交在門,飢不及餐。歡日尚少,戚日苦多。

何以忘憂,彈箏酒歌。淮南八公,要道不煩。參駕六龍,遊戲雲端。

以及『黃金爲門白玉爲堂』高調炫富的【相逢行】。

漢樂府民歌·相逢行佚名相和歌辭

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不知何年少?夾轂問君家。

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

黃金爲君門,白玉爲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鄲倡。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

兄弟兩三人,中子爲侍郎;

五日一來歸,道上自生光;

黃金絡馬頭,觀者盈道傍。

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

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音聲何噰噰,鶴鳴東西廂。

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小婦無所爲,挾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

甚至還有民間八卦般紛紜的故事。

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的一樁婚姻悲劇,後來被錄入樂府,那就是【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佚名雜曲歌辭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爲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爲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爲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爲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爲織作遲,君家婦難爲!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爲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爲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爲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留待作遺施,於今無會因。時時爲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袷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爲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齎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朝成繡袷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慎勿爲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爲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爲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很長,很長。那大概是到那時爲止,人們所能見到的最長的敘事詩了……

那是獻帝建安年間,那是東漢的末年。

那是愈來愈混亂的年代。

在洛陽城的富人區——上東門內,貴族們『黃金爲門白玉爲堂』,衣服、車馬、裝飾、廬舍都攀比豪華;小民們卻飢不得食,盤中無米、架上無衣。

可憐人就這樣橫起心來,提劍去了富人區……

漢樂府民歌·東門行佚名相和歌辭

出東門,不顧歸。

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爲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時勢把人逼到了這個地步!

零星的暴動此起彼伏。

公元183年,諸郡大旱。太平道首領巨鹿張角,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張角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大旗一揮各地響應,零星的暴動終於匯成了一股狂流。

天下大亂了。

在這大亂中,曹操迅速崛起。

公元208年,五十四歲的曹操拜相。

他的雄心壯志正烈烈燃燒。

朝廷無三公,丞相曹操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麼像當年的周公。

漢樂府民歌·短歌行曹操相和歌辭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如果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樽酒,那麼曹操手裡的這樽,無疑比很多人,都要醇厚濃烈,百味雜陳。

彼時,曹操還沒有逢著赤壁大敗。

他二十歲從小小的洛陽北部尉出身,幾十年南征北戰,打張角,打董卓,打呂布,打袁術,打得諸侯聞風失色,皇室賴他保全——沒有了他,東漢可能早就謝幕了。可是東漢謝幕也是因爲有他啊!

公元220年,六十六歲的曹操急病去世。

九個月後,他的兒子曹丕逼漢帝禪位,江山改姓曹氏——東漢滅亡,曹魏新立。原本,那只是或遲,或早的事。

那時候,是否有人會想到,這不是混亂的結束,而是混亂的開始,中原將逐漸走入史無前例的三百六十年的大混亂中。

那莽莽蒼蒼的混沌里,飄蕩著來無蹤去無處的微吟: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有人說,那不朽的古詩十九首是無名者寫的,也有人說,那是獨得天下八斗才的無雙才子曹植和他同樣有才的朋友們寫的,無論如何,從此,中國的詩,將逐漸告別無名詩人的時代,而向著擁有版權的、有作者的文人詩時代飛奔而去,那裡,站著盛唐的李白杜甫、大宋的東坡稼軒以及無以計數的、有名有姓的詩人們。

清 葉欣 山水冊頁

清 葉欣 山水冊頁
清 葉欣 山水冊頁

備註:

① 楚漢相爭歷時四年,從公元前2006年到公元前2002年。此處二年零五個月是指公元前2004年到公元前2002年楚漢相峙於滎陽。

② 梁王彭越的下場極其悲慘,被做成肉醬傳食諸王,英布也拿到了。謀反前英布已受到猜忌,故而先下場爲強。

③ 【喻巴蜀檄】成文有公元前135、公元前130的說法,本文傾向於熊偉業『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叢考』中成文於公元前130年的觀點。

④ 【飲馬長城窟行】,作者一般標爲陳琳。另一首『青青河畔草』,標爲"古辭",未署作者。但學界有另一種觀點,認爲這兩首作者有誤,認爲作者標爲陳琳、句子參差不齊、以『飲馬長城窟』開首、句句不離飲馬長城古意的這首,更符合西漢樂府古辭的特點,可能才是真正的古辭,而『青青河畔草』那首與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相類,其作者才是陳琳。參看多篇論文之後,本文更傾向於這個觀點。

⑤ 西漢無樂府詩的提法,關於樂府詩的概念,至今爲止並無清晰明了的提法。樂府詩是中國詩歌品類中尤爲特殊且複雜的一類。此文爲求簡便,通稱爲樂府詩。

⑥ 爲避免歧義,本文所選詩篇以及分類,均出自郭茂倩【樂府詩集】。

作者:任淡如

遊客  發表於 2019-7-15 10:27
好帖,可以說是『漢樂府簡史』,也可以說是『漢樂府民歌全集』,『漢樂府詩集』!
遊客  發表於 2019-7-15 11:50
我一直都認爲,漢樂府系統是中國詩歌及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