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漢華 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主持並完成國家及省自然基金課題多項。師從山東中醫藥大學建校『九老』之劉獻琳教授,從醫40餘年主要研究仲景學術思想及中醫內科雜病的辨證論治規律,對於溫病學亦研究頗深。丹芍二地湯是在溫病學理論指導下,在古人成方基礎上化裁而成,理法完備,藥味精簡。
組成:金銀花50克,麥冬50克,桔梗30克,青果50克,玄參50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清熱益陰,利咽生津。
主治: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咽喉潰瘍等病。證見咽痛、咽癢、咽干、語音喑啞,少痰發黏或干,咽喉黏膜充血,證屬陰虛熱毒者。
用法:代茶飲。
方解:此方酸、甘、辛、苦、咸五味兼備,性以寒、涼、甘、平爲主,入肺、胃、脾、腎經。此方飲服之時初覺味淡而芳香,繼覺味酸,久則感其味苦,這與方中藥味溶解先後有關,亦是陶漢華用藥心思獨到之處。金銀花味甘而寒,入肺胃,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爲君藥;青果一味,既有生津清熱之功,又兼利咽解毒,配合甘草有酸甘化陰之功,爲臣藥;麥冬、玄參養液生津,養肺、胃、腎之陰,滋水以涵金、培土以濡金。【傷寒論】論言:『少陰病,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桔梗、生甘草爲治療咽痛要藥,桔梗味辛,宣肺開咽,爲臣藥;生甘草甘而益氣,調和諸藥,有佐使之功。全方專病專藥與辨證用藥相結合,共奏清熱益陰,利咽生津之功。
茶飲者,以頻服、久服爲特點,其藥味必以清淡平薄爲主,不可雜藥亂投,使患者難以下咽。此方對於具體藥量無特殊要求。服用以頻飲,入咽潤喉爲宜。茶飲之用意在緩圖,若遇急症、重症則力所不及,必以湯液爲先,茶飲助益。
加減應用:兼外感表證者,加薄荷、桑葉、菊花,疏解透散;咽癢,加木蝴蝶,以頻飲潤咽爲要;痰多,加橘紅、浙貝母,必以口味舒適爲先;咳嗽,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等降氣藥;自覺味道不適者,可酌加冰糖少許。
(遼寧中醫藥大學姚鵬宇 山東省陶漢華名老中醫工作室呂翠霞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