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女,54歲,2018年10月23日初診。訴近3年來,若負重或行走,則小便不能固攝,隨之遺出。起初輕微,近年來逐漸加重。易醫數人,服中藥50餘劑,未收效果。察其形體稍豐,面白微有浮腫,體倦乏力,納差,少氣懶言,大便不暢。舌質淡,苔白滑,脈細弱。辨證分析:【靈樞·口問】篇說『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面白,體倦乏力顯示中氣不足之像,小便自出,是氣虛不能固攝;舌質淡,苔白滑,脈細弱系氣虛證。
治則:補氣升提。
方藥:舉元煎加味:紅參10g,炙黃芪12g,白朮12g,升麻10g,葛根6g,甘草10g,藁本10g,枳殼10g,烏藥15g,龍骨12g,遠志6g,茯苓10g,澤瀉10g,益智仁10g,服藥5服,水煎服,1日2次,每日1劑。
2018年11月29日二診:服藥後,僅行走時小便失禁發生1次,量很少。再擬紅參10g,炙黃芪12g,白朮12g,升麻12g,葛根6g,烏藥15g,木通6g,澤瀉6g,龍骨15g,藁本10g,益智仁10g,棗仁10g,金櫻子10g,海蛸10g,覆盆子10克。水煎服,1日2次,每日1劑。
2018年12月8日三診:訴雖行走5~7里路程,未曾發生過小便失禁現象。二診方續進7劑。臨床治癒。
舉元煎出自【景岳全書】。方藥組成:人參、炙黃芪、炙甘草、升麻、白朮。功能益氣升提。是故上述方中主以舉元煎益氣升提;葛根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藁本善入顛頂引下陷之氣上升;枳殼升清降濁;烏藥、益智仁、龍骨,溫腎縮泉;遠志、茯苓,寧心益智;澤瀉利濕。全方共奏升提下陷,固膀縮泉之功。二診,宗原方主旨的基礎上加金櫻子、覆盆子、海蛸,以臻補腎固澀之功。(王業龍)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