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30|回覆: 0

[醫藥臨床] 益氣溫腎調氣法治療精索靜脈曲張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常某,男,35歲。1989年3月12日初診。近半年陰囊腫痛墜脹不適,站立行走稍久可加重。會陰部、大腿內側亦酸脹莫名,腰背亦覺不適,平躺可以緩解,身體素質較差,經常頭暈耳鳴,畏寒乏力,曾在某醫院診斷前列腺炎,運用各種抗生素治療,愈發身軟睏倦,行步拖沓,精神焦慮,睡眠不安,小便頻頻,或有遺尿情況。面色似有灰垢,雙眼無神,檢查見陰囊鬆弛,觸診右側精索靜脈充血,似蚯蚓盤繞。舌淡胖有齒痕,苔白,脈弱微弦。證屬脾腎兩虛,寒濕結滯,宜益氣溫腎、調氣疏肝之法治療。方藥:黃芪18g,柴胡12g,肉桂5g,炒小茴9g,炒王不留行30g,焦術12g,升麻6g,熟附子9g,桃仁12g,炙甘草12g,太子參15g,當歸9g,葫蘆巴9g,炒枳殼9g。水煎,每日1劑,分3次服。

服6劑後二診:乏力頭暈、耳鳴畏寒等已不明顯,下腹部常有氣體流動感覺,陰囊墜脹略有緩解,舌脈如前,上方去太子參加紅參20g。

服6劑後三診,又服10餘劑四診:可見精索靜脈曲張已經消失,體力恢復較好,參加一般勞動也未見復發,建議其常服補中益氣湯、金匱腎氣丸以鞏固療效,亦常用溫熱水坐浴。

本例精索靜脈曲張為類虛冷寒疝一類病症,雖系足厥陰肝經病變,實因中氣虛弱,無力推動血流運行,所謂血隨氣陷,瘀積精索靜脈以致曲張如蚯蚓盤繞。余認為凡下焦血運凝滯陰分,必兼寒濕,當有腎陽不足及肝經氣滯病理並存。補中益氣雖為正治大法,亦必合以益腎溫陽及疏肝調氣方藥,方可將陷於陰分之瘀血寒濕提出,故本例治方有附子、肉桂、小茴、王不留行等藥。(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何苗 貴州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