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7|回覆: 0

[醫藥臨床] 治療痛風的基礎經方

[複製鏈接]
悅讀中醫 發表於 2020-4-4 16: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目前,痛風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化,痛風已成為了一個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不容忽視的問題。

痛風,病名中有『痛』一字,我們不難猜到痛風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疼痛』一項,而且是劇痛,發作起來真的讓人難以忍受。治療痛風,這個經方的效果看得見。

西醫學認為,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是高尿酸血症。急性發病患者大多與飲食相關,常在進食海鮮、動物內臟或者飲酒後發生,或者是勞累,劇烈運動後發作。中醫學認為,痛風當屬於痹病範疇。何以謂痹?【說文】曰:『痹,濕病也。』【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也。』『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在於皮則寒。』

余根據多年臨證觀察,並結合門診大量臨床實踐,提出痛風之病機特點如下。

1.濕邪為基礎

痛風患者多病程長,病情反覆發作,受累關節、肌肉常麻木重着腫脹,且舌質偏淡,苔白厚膩,正合濕性重着黏膩難去之特點,故濕邪為痛風發病之基礎。

2.寒邪為關鍵

痛風發作時常關節疼痛難忍,且固定不移,與寒主收引、其性凝滯之特點相合,故寒邪為發病之關鍵。

3.風邪為誘因

臨床上,痛風患者常因天氣變化或受風而發,且關節疼痛常有遊走的特點,時而這個關節疼痛,時而其他關節又疼痛,正合風邪善行而數變之特點,故風邪為發病之誘因。

根據對痛風病機之分析,余在臨床提出治療痛風當以桂枝芍藥知母湯為基礎方。【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曰:『諸肢節疼痛,身體魁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的配伍特點如下:

(1)祛濕三焦分治:

方中麻黃、生薑發表祛上濕而宣痹,白朮健脾祛中濕而除痹,知母利下水而消腫。

(2)止痛溫通為主:

中醫學認為,不通則通,通則不痛。痹病之痛乃是由於風寒濕邪痹阻經絡,氣血不通而致,那麼何以為通呢?氣血之通賴之以溫,氣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故痹病止痛當以溫通為主,方中桂枝溫經通絡,附子溫陽除痹,即是此意。

(3)祛因防風有功:

根據病機分析可知,風邪為痛風發病之誘因,風邪善行於周身,呈骨節遊走性疼痛。方中防風祛風勝濕,【神農本草經】認為,防風主『風行周身,骨節疼痹』。

(4)緩急芍甘必用:

中醫學認為,諸病之規律:初病在氣,久病在血。痛風多呈慢性,且反覆發作,故必有血閉而不行,即血痹也。【神農本草經】認為,芍藥可除血痹。心主血,肝藏血,芍藥秉木風而治肝,秉火氣而治心,故除血痹。

驗案賞析

張某,男,49歲,2018年3月10日初診。

主訴:左踝關節腫痛10餘天。

病史:患者痛風多年,之前進食海鮮、飲酒較多,每年體檢尿酸均超標明顯。曾因右踝關節腫痛四處求醫,但未果,後自行緩解,現轉為左踝關節腫痛,已戒海鮮及飲酒。經單位同事介紹前來就診,刻下症:疲倦乏力,痛苦面容,左踝關節腫痛微熱,按之沒指痛甚,口乾夜甚,無口苦,大便2~3日1次,質軟,小便短赤,怕冷怕風,腰酸痛,因疼痛而納眠差。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細。

輔助檢查:2017年3月6日外院門診查尿酸示680μmol/L。

辨證:太陽、太陰、少陰合病夾熱。

治則:祛風除濕,溫通止痛,兼以清熱。

方藥:桂枝芍藥知母湯合四妙散加味。

麻黃10g,桂枝20g,知母30g,白芍15g,防風15g,生石膏40g,懷牛膝30g,生薑5片,獨活15g,制附子15g,炒蒼朮20g,桑寄生30g,細辛10g,薏苡仁30g,羌活15g,黃柏15g,炙甘草10g。

3劑,水煎兩遍,每遍都是大火煮開改小火煮1小時以上去上沫,將兩遍所煮藥水倒一起混勻,1日之內當茶飲。

二診:服上方3劑,患者左踝關節腫脹消失,疼痛亦明顯好轉,腰酸痛緩解,怕風怕冷已解除,口乾明顯改善,小便淡黃無熱感,患者感激不盡。遂調整處方,知母減為15g,石膏減為20g,余藥不變,囑繼服7劑。

三診:患者精神可,無乏力,自訴諸症皆除,甚為感謝。為防止患者復發,遂調整處方如下。

麻黃5g,桂枝10g,知母15g,白芍10g,防風10g,生石膏15g,懷牛膝30g,生薑3片,獨活10g,制附子10g,炒蒼朮15g,桑寄生15g,生薏苡仁30g,炙甘草10g。

14劑,水煎當茶飲。

四診:患者訴無不適,複查尿酸示368μmol/L。

按:患者疲倦乏力,左踝關節腫痛,按之沒指痛甚,怕冷怕風,辨證屬風寒濕痹之桂枝芍藥知母湯方證;患者口乾夜甚,小便短赤,辨證屬陽明病之石膏藥證;患者左踝關節腫痛微熱,辨證屬四妙散方證。患者腰酸痛,加懷牛膝;患者痹病痛甚,加細辛。方證、藥證相合,故取效捷。

個人心得

1.消腫莫若知母

世醫皆知知母滋陰清熱,而知其利水消腫者無幾,【神農本草經】言知母主治肢體浮腫下水。以其苦寒滑利之性,療熱性關節腫大。正如陳修園曰:『【金匱】有桂枝芍藥知母湯,治肢體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可知長沙諸方,皆從【本經】來也。』

2.療痹牛膝薏米

余在臨床治療痛風常加牛膝、薏苡仁。牛膝者,【易經】曰:『乾為馬,坤為牛。』牛之力在膝,取名牛膝,秉太陰濕土之氣化,而能資養筋骨也,【神農本草經】云:『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薏苡仁者,【神農本草經】云:『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其氣微寒,清熱利濕,故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淫末疾,故手足麻木而濕痹生焉。薏苡仁甘寒,甘能緩之,寒以清之。

3.尿酸屬濕當利

尿酸高之患者多經常飲酒、進食海鮮,尤其是進食貝殼類海鮮較多。酒乃濕熱之品,海鮮多屬寒濕。余在臨證中發現,薏苡仁、茯苓、澤瀉、土茯苓、車前子、萆薢、蒼朮等利濕藥有助於降低尿酸,故治療痛風常酌加用之。

用好經方,臨床受益,行溫化之法,看經方如何顯效。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