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樹錦,男,1936年出生。陝西省西安市中醫院主任醫師,『太和醫室』第四代傳人,全國第二、三、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陝西省名老中醫。擅長治療腎病、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疑難雜病。出版著作一部,發表論文百餘篇。
組成僵蠶10g,蟬衣10g,片薑黃10g,天麻10g,半夏10g,白朮10g,茯苓12g,晚蠶砂6g,寒水石10g,陳皮、甘草各6g,枳實10g,吳萸、焦山梔、龍膽草各3g。用法日1劑,水煎服。
功能暖肝和胃,清膽安中,升清降濁,理氣化痰。
主治眩暈屬於濕痰阻滯,挾風上擾,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膽胃不和者,常見於梅尼埃症候群、高血壓病、腎性高血壓等。
方解本方由升降散、天麻半夏白朮湯、宣清導濁湯、溫膽湯、吳茱萸湯、龍膽瀉肝湯等化裁組成。方中半夏、天麻加二陳湯爲主,化痰息風,健脾祛濕,理氣和胃;升降散是清代楊栗山治療火郁三焦,寒遏於外之濕熱病的名方,其中僵蠶、蟬衣升清解郁宣達,薑黃、大黃降濁瀉熱導火。本方用枳實易大黃,既有大黃通腑降濁之效,又辛溫燥濕化痰,助中焦健運,升清降濁,內外通達,氣機調暢。吳茱萸味辛性熱,歸肝、腎經,下氣降逆,中溫脾胃,下暖肝腎,暖肝和胃,助痰濕之化。龍膽草、焦山梔清利肝膽之熱,以助和中。晚蠶砂、寒水石宣清導濁,行滯通腑,分利濕熱,以助升降散升清降濁。
加減若濕邪化火不著者,去龍膽草、焦山梔;嘔逆不重者,可去晚蠶砂、寒水石;高壓偏高者,加生杜仲、生白芍;頭痛明顯者,加細辛、升麻;納呆少食者,加砂仁、雞內金;夜寐不實者,加遠志、酸棗仁;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