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小兒積食常見的類型——脾虛夾滯型。 對號入座: 1、臉色黃黃,沒什麼光澤; 2、時常說累,不喜歡運動,即使運動了很快就想休息; 3、沒有食慾,或時常腹脹,大便爛或有不消化食物; 4、體型消瘦,或肌肉軟弱; 5、仍然有積滯的相關表現。 以上症狀,有沒有全中? 為什麼小孩子會脾虛夾滯呢,主要有兩種原因。 第一是由實轉虛,即先有積滯再有脾虛。意思是小孩積滯日久損傷了脾胃,致脾虛。 第二是由虛轉實。即素體脾虛或病後脾虛,運化無力,再傷乳食致積滯。 無論何種原因,脾虛積滯型屬於虛實夾雜型,以虛為主。因此治療原則以補法為主。有積滯實證明顯的,先消食再補虛,而虛實相當的,消食與補虛一起治療。 總的治療原則:健脾助運+消食導滯 一)參術鴨腎湯 黨參5g,白朮5g,茯苓5g,砂仁5g,陳皮1片,鮮鴨腎1-2個,大棗3枚。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有健脾祛濕助消化功效。(1歲小孩為例) 二)谷芽麥芽鴨腎湯 谷芽10g,麥芽10g,鮮鴨腎1個,蜜棗1-2枚。適用於傷食,有健脾消食化積滯。 根據小孩情況,可以隨症加減。 如氣機不暢,腹脹腹痛,呃逆者可以加木香,萊菔子,枳實等導滯; 如脾虛胃納欠佳者可以加砂仁,蓮子,芡實等健脾胃; 有熱者可加連翹,梔子,蒲公英等。(建議醫生面診調整) 補脾經、清胃經、運內八卦、推小橫紋,摩腹、按揉中脘、按揉天樞、按揉足三里各300次及捏脊10次。 推拿連續5天,改善後可1周2次調理脾胃,鞏固治療。 對於脾虛的積滯,消積滯後一定要健運脾胃,即使脾胃功能恢復後也需要鞏固治療一段時間。 另外有些媽媽會抓住小孩的其中一個表現來諮詢小孩是否有積滯,我們建議從整體來綜合考慮問題,不可以一概全。最好由醫生面診,並參考舌診、脈診以及小兒指紋,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