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臨床用藥中,我們有時會聽到『引經藥』一詞。何為引經藥呢?某些藥物對機體某部分有選擇性作用,因而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着主要或者特殊的治療作用,這類藥物就是引經藥,俗稱藥引子。臨床常用的引經藥有哪些?它們作用於哪些部位?我們來看一下張炳厚教授的總結。
中藥少了藥引子能喝嗎?
中藥少了藥引子能喝嗎? 治療疾病,予其定位十分重要。疾病在人體中,發病部位特別廣泛,可發病於五臟六腑之某一臟腑,也可發生在不同經絡,或發生在裏,或發生在表,或上或下,或發生在七竅九道,欲治某處之病,必須使藥力達到病所,才能取得良效。方劑中載諸藥達病所之藥稱為使藥。 在方劑組成中,即分君、臣、佐、使。使藥有兩種作用,一是引經報使,二是調和諸藥。所講之引經藥,是屬前者,又稱嚮導,使用引經藥為嚮導,所謂引經藥,【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奈何?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證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適其至所,是要令藥物能夠到達病所,即適其病所,這提出了引經報使的問題。又如徐大椿謂之『歸經絡而無泛用之藥,此謂嚮導之師』。
中藥學裏的君臣佐使理論
中藥學裏的君臣佐使理論 就是說,在中藥中,每味藥均有其歸經,而其中有些藥,歸經特別專注,引經藥往往取用這些歸經專注之品。
臟腑、經絡、部位引經藥 |
疼痛引經藥與隨機變法 |
幾種常用中藥的藥力走向 |
肝——柴胡、地龍 膽——青皮 心——菖蒲、燈心草 小腸——黃柏 脾——茯苓 胃——石膏 肺——桔梗、杏仁 大腸——白芷 腎——蒺藜、鬼箭羽 膀胱——滑石 心包——鈎藤 三焦——連翹 頭——川芎 腰——桑寄生 命門——補骨脂 丹田——砂仁 上肢——桂枝 下肢——牛膝 督脈——鹿角類 任脈——龜甲或王不留行 沖脈——木香 帶脈——川斷 尿道——甘草梢 太陽經——羌活 陽明經——白芷或葛根 少陽經——柴胡 厥陰經——吳茱萸或藁本 |
全頭疼痛——大川芎 前額頭痛——香白芷、藁本 兩側頭痛——蔓荊子 後頭痛——川羌活 瘀血跳痛——三七面、制水蛭 肝陽脹痛——明天麻、雙鈎藤、生石決明、草決明 痛處發涼——炙麻黃 痛處發熱——生石膏 一般頭痛——全蠍、蜈蚣、茶葉(清茶或花茶) 劇烈頭痛——白花蛇 後背疼痛——香白芷、鹿角鎊 骶骨疼痛——菟絲子 尾骨疼痛——金毛狗脊 足跟疼痛——桑寄生 脅少腹痛——炒川楝 少腹抽痛——杭白芍、炙甘草;宣木瓜、細青皮 腰板木感——穿山龍、石見穿 周身肌肉痛——白鮮皮 肌肉風濕痛——魚腥草 |
川桂枝——走四肢 桂枝尖——四肢末 干桑枝——走上肢 苦桔梗、炙升麻、醋柴胡、炙黃芪——向上 炒枳殼——向下 秦艽——向左 當歸——向右 瓜蔞皮——走胸前 薤白頭——走胸後 生黃芪——走表 牛膝——引血下行
虎杖——走下肢 鹿角鎊、羌獨活、香白芷——走脊柱、後背 淨桃仁——祛局部之血瘀 南紅花——祛全身之血瘀 干荷葉、干荷梗——升脾氣 廣藿香——降胃氣 廣佩蘭——升脾氣 北細辛、川木通(藥對)——走下肢外側(氣分) 懷牛膝、大川芎(藥對)——走下肢內側(血分) 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諸子皆降,蔓荊子、茺蔚子獨升。 |
學習過這些引經藥,太漲知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