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0|回復: 0

[論史] 清初剃发易服激烈抵抗是大义,清末剪辫子亦抵抗是为何?

  [複製鏈接]
浩然文史 發表於 2020-6-14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现在很多人都在号召振兴汉服文化,鼓励大家在节假日穿上漂亮的汉服来迎接中国传统的节日,但殊不知『汉服』本就不是一个简单化的含义。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作为主体的汉民族的服饰,其实多有变化,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穿衣打扮风格与样式,但总有一些延续下来的共性,比如束发比如右衽。但满清入关后强制国人剃头换衣,明王朝所规定的衣服式样和发型设计全被废除,头顶一根辫子成为清朝男性的标配,也成为区分是否忠心认同清政府的重要标志。

明制汉服

明制汉服

明制汉服

一、朝代更迭下的生活变迁

1644年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朝代更迭不仅意味着统治者的更换,更意味着这个来自东北的游牧民族将会在取得统治地位后颁行与汉人习俗相违背的完全不同的习俗要求。其实诸如衣服样式的变化是可以很快被人们接受的,因为穿什么衣服对底层百姓来说影响不大,但剃发的古怪要求却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众所周知,留金钱鼠尾辫是满族的游牧民族特性导致的,但在满族征战四方的过程中,要求被征服者剃头留辫成为区分是否对满清忠心的重要标准。

清代早期为金钱鼠尾辫

清代早期为金钱鼠尾辫

清代早期为金钱鼠尾辫

1622年努尔哈赤还在东北地区四处征战,此时他尚未对剃发作出严格要求,允许被征服地区的老年人可以不剃发,但可以充军的青壮年则必须剃发。随着满清进攻范围的愈发扩大,剃发令影响的范围也在一步步向四周扩散,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将剃发令作为强制要求推行各地,但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清军南下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抵抗。后多尔衮宣布暂缓剃发,就连此时尚在南京坚守的南明重臣史可法都表现出了对清朝的部分好感,由此可见剃发问题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十分重要。

随着清军胜利成果的不断扩大,多尔衮也不需再顾及汉人的反抗,剃发令再次被强制推行全国,此次的剃发令引起了汉人最为激烈的反抗,也由此产生了『嘉定三屠』等惨案发生。清军在各地强迫百姓剃发,若有反抗则立即诛杀,以暴力换来了政策的推行,而剃发令的推行也为汉满两民族间留下了十分惨痛和血腥的历史记忆。剃发问题不仅仅是双方对于衣物打扮认知不同的问题,更是用以区分『敌我』的重要方式,当辫子成为了满清的代表与象征,明朝的发型衣着就成了对立面,要想征服明朝,必须要使民众从心里认同大清,而认同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剃发留辫。

二、蓄发是对抗清廷的标志

有清一代爆发的大大小小的反清运动不计其数,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反清都是以『复明』的旗号来号召民众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反清者皆剪掉辫子以蓄发明志。也就是说蓄发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为,更是反清的符号与象征,在这里蓄发等同于大明而留辫等于大清,双方截然不同又互相对立。

太平天国内民众的头发已经恢复到长发状态

太平天国内民众的头发已经恢复到长发状态

太平天国内民众的头发已经恢复到长发状态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有清一代规模最大的反清运动,尽管这次反抗行动并未打着复明的旗号,但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官员、将领与士兵无不割辫留发,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中还写道太平天国的军队是『长毛军』。在太平天国这里,剪辫蓄发并不是指要恢复大明,蓄发已经超越了某个朝代的界限而成为汉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杨秀清便曾在檄文里写道:『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也就是说蓄发本就是『中国人』的固有形象,是满清入关后以武力强行改变中国人固有的习俗。但有意思的是当年多尔衮强行颁布剃发令引发了民众的激烈反抗,但两百多年后的太平天国强行颁布蓄发令时,再次遭到了当地民众的抵抗,对于留发和剪发,清朝人已经不再将其视作区分汉满的标志,甚至认为剃发留辫才是正道,不同时代下的汉人面对同样的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决定。

不仅仅是太平天国,清朝下许多秘密会社成员也开始留长发

三、共和国来临前后的蓄发与剃发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次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的历史就此开始,辫子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自近代以来,辫子的存留问题已经在清廷内部展开过多次讨论,西方人一直以辫子作为中国人是『蛮夷』的标志,许多出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也因此受到西方人嘲笑与讽刺,使得很多留学生出国后干脆将辫子剪去。剪辫问题在晚清已经不仅仅是国内民族间的政治问题,更成为中国的国家尊严问题。即使是这样清政府依旧不允许民众私自剪辫,许多在国外剪掉辫子的学生回国后也不得不买一根假辫子带上。

晚清许多学生出国已经剪掉了辫子

晚清许多学生出国已经剪掉了辫子

晚清许多学生出国已经剪掉了辫子

随着西方诸多先进的卫生观念传至中国,辫子还带来了许多卫生清洁方面的不便利,而现代工业与军事的发展也表明,留辫子对于工人操作机器或者军人行军打仗都十分不方便,维新派与革命派无不要求清政府废除剃发令,允许民众蓄发。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迫于革命党的压力,清政府才宣布允许百姓有留发的自由,但为时已晚。民国建立后,各地也纷纷兴起了剪辫热潮,军警在路上负责对民众进行剪发,但这种剪发令并不是强制要求,在民国依旧有一些清朝的『遗老遗少』留着长辫表示对大清的忠诚。

文史君说:

日本学者曾说为区区的头发问题就可以死掉几百万个汉人的性命,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奇事。但事实的确如此,当留怎样的头发这种社会风俗与是否忠诚于国家的大政方针联系在一起,留什么样的头发就意味着效忠于哪个政权。清政府通过暴力获得了民众留辫子的『认同』,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帝国,但最后也在新一轮的革命运动中消亡,此时剪掉辫子成为中国新生的标志。

辫子剪与留的权力其实并没有掌握在民众手中,他们的『身体』也成为了权力变革下的被摆弄的对象,清朝的留辫与剪辫史其实也就是民众身体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动史。

辜鸿铭在民国成立后依旧坚持留辫子

辜鸿铭在民国成立后依旧坚持留辫子

辜鸿铭在民国成立后依旧坚持留辫子

参考文献:

1.侯杰、胡伟:〖剃 发·蓄 发·剪 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

2. (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 ———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