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
原注:名鄭。【史記·周本紀】:『惠王崩,子襄王鄭立。』
元年庚午,晉獻公卒,立奚齊,里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元年,晉獻公卒,立奚齊,里克殺之,及卓子,立夷吾。
二年。原注:辛未,晉惠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二年,晉惠公夷吾元年。
晉殺里克。【春秋經·僖十年】:『晉殺其大夫里克。』
三年,雨金于晉。【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晉惠公二年,雨金。』
七年,秦伯涉河伐晉。【御覽】八百七十七引【史記】:『惠公六年,秦伯涉河伐晉。』
十五年,晉惠公卒,子懷公圉立。【史記·晉世家】:『惠公十四年九月卒,太子圉立,是為懷公。』【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十五年,圉立為懷公。
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次于郇,盟于軍。【水經·涑水注】引【紀年】:『晉惠公十有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于秦師。狐毛與先軫禦秦師,至于廬柳,乃謂秦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退舍,次于郇,盟于軍。』
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十六年。原注:乙酉,晉文公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十六年,晉文公元年。
晉殺子圉。【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晉文公元年,誅子圉。
十七年,晉城荀。【漢書·地理志】注引【紀年】:『文公城荀。』【文選·北征賦】注引作『郇』。
二十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引【紀年】:『周襄王會諸侯于河陽。』
二十二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水經·涑水注】引【紀年】:『齊師逐鄭太子齒奔張城、南鄭。』不云何年。
二十四年,晉文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二十四年,晉文公薨。
二十五年。原注:甲午,晉襄公驩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甲午,襄王二十五年,晉襄公驩元年。
三十年,洛絕于〇。【水經·洛水注】引【紀年】:『晉襄公六年,洛絕于〇。』
三十一年,晉襄公卒。【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三十一年,晉襄公卒。
三十二年。原注:辛丑,晉靈公夷皋元年。【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襄王三十二年,晉靈公夷皋元年。
三十三年,王陟。【史記·周本紀】:『三十三年,襄王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