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3|回覆: 0

[儒家學說] 【孔子家語】卷15六本詩解(全版)6孔子兼四信敏勇莊樂天知命處常得終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1 16:4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家語】卷15六本詩解(全版)6孔子兼四信敏勇樂天知命處常得終
題文詩:
荊公子也,行年十五,攝荊相事,孔子聞之,
使人,其爲政焉.使者:視其朝而,
清淨少事,堂上五老,其廊下有,二十壯士.
孔子:合二,人之智也,以治天下,
其固免矣,荊乎?子夏問曰:顏回,
爲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於丘.曰子貢之,
爲人奚若?子曰賜之,敏賢於丘.曰子路之,
爲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曰子張之,
爲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子夏避席,
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也?子曰回信,
而不能反;能敏,而不能;能勇,
而不能怯;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者,
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所以事吾,而弗貳也.
子游泰山,見榮聲期,行乎郕野,鹿裘帶索,
瑟瑟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爲樂者何?
對曰: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
唯人爲貴,既得爲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
男尊女卑,以男爲貴,既得爲男,是二樂也;
人生,不見日月,不免襁褓,吾既行年,
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常,死者人終,
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子曰善哉,能自寬者.
【原文繁體】
荊公子行年十五而攝荊相事,孔子聞之,使人往觀其爲政焉.使者反曰:「視其朝清淨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壯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況荊乎?」
【原文】
   荊公子行年十五而攝荊相事。孔子聞之,使人往觀其爲政焉。使者反,曰:『視其朝,清淨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壯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況荊乎?』
【注釋】
行年:經歷的年歲,此指當時的年齡。
攝:代理。
固:本來,一定。
【譯文】
        荊國一公子十五歲就代理荊國宰相事務。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情,派人前往觀察他理政的情況。使者回來說:『看到他的大堂里清靜少事,(發現)廳堂上有五位老人,屋廊下有二十位壯士(供他請教使喚)。』
        孔子說:『集合二十五人的智慧來治理天下,都一定能免於患難的,何況是(一個小小的)荊國呢?』
【原文繁體】
子夏問於孔子曰:「顏回之爲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於丘.」曰:「子貢之爲人奚若?」子曰:「賜之敏賢於丘.」曰:「子路之爲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曰:「子張之爲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反謂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義所在耳)賜能敏而不能詘,(言人雖辨敏亦宜有屈折時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言人雖矜莊亦當有和同時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貳也.」
【原文】
   子夏問於孔子曰:『顏回之爲人奚若?』    子曰:『回之信賢於丘。』    曰:『子貢之爲人奚若?』    子曰:『賜之敏賢於丘。』    曰:『子路之爲人奚若?』    子曰:『由之勇賢於丘。』    曰:『子張之爲人奚若?』    子曰:『師之莊賢於丘。』    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    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詘,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貳也。』【注釋】
能信而不能反:王肅註:『反,謂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義所在耳。』指君子說話未必句句都是誠實的,只要符合道義就可以了。
能敏而不能詘:王肅註:『言人雖辨敏,亦宜有屈折時也。』詘通『屈』,屈服,屈抑。
能莊而不能同:王肅註:『言人雖矜莊,亦當有和同時也。』同,混同,合群。
貳:背離。
【譯文】
    子夏問孔子說:『顏回的爲人怎樣?』
    孔子說:『顏回在誠信方面比我強。』
    子夏問:『子貢的爲人怎樣?』
   孔子說:『端木賜在機敏聰慧方面比我強。』
   子夏問:『子路的爲人怎樣?』
   孔子說:『仲由在勇敢方面比我強。』
    子夏問:『子張的爲人怎樣?』
   孔子說:『顓孫師在莊重方面比我強。』
   子夏離開坐席,恭敬地問道:『既然這樣,爲什麼這四個人還要跟隨先生您學習呢?』
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顏回誠信還不能靈活變通,端木賜機敏還不能屈抑自己,
仲由勇敢還不能退避,顓孫師莊重還不能合群。即使同時兼有這四個人的長處來和我
交換,我也不會同意。這就是他們侍奉我忠貞而不背離的原因。』
【原文繁體】
     孔子游於泰山,見榮聲期,(聲宜爲啟或曰榮益期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瑟瑟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爲樂者,何也?」期對曰:「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爲貴,吾既得爲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爲貴,吾既得爲男,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寬者也.」
【注釋】
榮聲期:王肅註:『聲,宜爲啟,或曰榮益期也。』榮啟期(前571—前474年),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人,生於周靈王元年(前571年),卒於周元王二年(前474年),終年98歲。
郕:chéng,在今山東汶上北。史書亦作『成』、『盛』,爲周朝諸侯國,國君爲姬姓、伯爵。 始封君爲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郕叔武。公元前408年被齊國所滅。
鹿裘帶索:以鹿皮爲衣,以繩索爲衣帶。
不見日月:未及出生,胎死腹中。
得:王肅註:『得,宜爲待。』【說苑】爲『待』,意同。
【原文】
   孔子游於泰山,見榮聲期行乎之野,鹿裘帶索,瑟瑟而歌。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爲樂者,何也?』期對曰:『吾樂甚多,而至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爲貴,吾既得爲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爲貴,吾既得爲男,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處常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哉!能自寬者也。』
  【譯文】
      孔子去泰山遊覽,遇到了榮聲期。當時榮聲期正行走在郕邑的郊外,他穿著鹿皮製的衣服,以繩索爲衣帶,拿著沒有裝飾的琴,邊彈邊唱。
         孔子問道:『先生您這般快樂是爲什麼呢?』
         榮聲期回答道:『我的快樂很多,最突出的有三條:天生萬物,以人爲最寶貴,我是人,自然高興,此一樂;人分男女,男尊女卑,人們又以男人(大丈夫)爲尊貴,我也是男人,高興,此二樂也;人的壽命有長有短,有的人還未出生就胎死腹中、有的人很小便夭折了,而我活了九十五歲了,當然高興,這是第三樂。安於清貧是讀書人的本分,死亡是人生的歸宿,守其本分而得其歸宿、等待終結,有什麼憂愁呢!』
       孔子稱讚說:『講得好!真是一位能自我寬慰的人!』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