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30|回復: 0

[儒家学说] 【文心雕龙】卷16史传诗解3载籍之作贯乎百氏表征盛衰依经树则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23 18: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龙】卷16史传诗解3载籍之作贯乎百氏表征盛衰依经树则
题文诗:
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
薛谢之作,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也,
华峤准当,则其冠也.魏代三雄,记传互出.
阳秋魏略,江表吴录,类或,激抗难征,
疏阔寡要.陈寿三志,文质辨洽,华,
比之迁固,非妄誉也.晋代之书,系乎著作.
陆机肇始,而未,王韶续末,而不,
干宝述纪,审正得序;孙盛阳秋,约举为能.
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汉下,莫有准的.
邓粲晋纪,始立条例.摆落汉魏,宪章殷周,
湘川曲学,有心典谟.孙盛立例,邓氏规焉.
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
表征盛衰,殷鉴兴废,使一代之,典章制共,
日月长存,王霸迹并,天地久大.是以汉初,
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
详悉体国.石室,启金匮,裂帛,
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立义选言,
依经树则;劝戒与夺,附圣居宗.如此后,
诠评昭整,苛滥不作.纪传为式,编年缀事,
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
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

 【原文】全文3  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袁张所制,偏驳不伦;薛谢之作,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华峤之准当,则其冠也。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荀张比之于迁固,非妄誉也。  至于晋代之书,系乎著作。陆机肇始而未备,王韶续末而不终,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粲【晋纪】,始立条例。又摆落汉魏,宪章殷周,虽湘川曲学,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乃邓氏之规焉。  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征盛衰,殷鉴兴废,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并天地而久大。是以在汉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也。阅石室,启金匮,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于稽古也。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劝戒与夺,必附圣以居宗。然后诠评昭整,苛滥不作矣。  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傅玄讥【后汉】之尤烦,皆此类也。
【原文】
至于后汉纪传,发源东观53。袁、张所制54,偏驳不伦55。薛、谢之作56,疏谬少信。若司马彪之详实57,华峤之准当58,则其冠也。【译文】
东汉的史书,开始于【东观汉纪】。后来袁山松的【后汉书】、张莹的【后汉南纪】,都写得偏颇杂乱,违反伦常。薛莹的【后汉纪】、谢承的【后汉书】,都写得粗疏谬误,很不可信。如像司马彪的【续汉书】,详细而真实,华峤的【后汉书】,准确而恰当,就可算是东汉史中写得最好的了。 〔注释〕

  53 东观:东汉王朝藏书和编修史书的地方。刘珍、李尤等人的【东观汉记】就在东观编成,载光武帝以后的东汉历史。

  54 袁:指袁山松,东晋文人,著有【后汉书】。张:指张莹(yíng营),东晋文人,著有【后汉南纪】。两书今均残缺不全。

  55 驳:杂乱。伦:常理。

  56 薛:指薛莹,字道言,三国时吴国文人,曾著【后汉纪】。谢:指谢承,字伟平,也是吴国文人,曾著【后汉书】。两书今均不全。

  57 司马彪:字绍统,西晋文人,曾著【续汉书】,今不全。其中『志』的部分,附于范晔(yè夜)【后汉书】之中。

  58 华峤(qiáo桥):字叔骏,西晋文人,曾著【后汉书】,今不全。 
 【原文】3

  及魏代三雄1,记传互出2。【阳秋】、【魏略】之属3,【江表】、【吴录】之类4,或激抗难征5,或疏阔寡要6。唯陈寿【三志】7,文质辨洽8,荀、张比之于迁、固9,非妄誉也。至于晋代之书,繁乎著作10。陆机肇始而未备11,王韶续末而不终12;干宝述【纪】13,以审正得序14;孙盛【阳秋】15,以约举为能。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16。自【史】、【汉】以下,莫有准的17。至邓璨【晋纪】18,始立条例19;又摆落汉、魏,宪章殷、周20,虽湘川曲学21,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22,乃邓氏之规焉23。 
【译文】
到了三国时期,记载三国史迹的著作不断出现。如孙盛的【魏氏春秋】、鱼豢的【魏略】、虞傅的【江表传】、张勃的【吴录】之类。有的过于激切,与众不同,却难以令人信服;有的粗枝大叶,不着边际,很少抓住要点。只有陈寿的【三国志】,文词和内容都清晰和润;晋代的荀勖和张华,把【三国志】比之【史记】、【汉书】,是并不过誉的。到了晋代,史书的编写属于著作郎。陆机的【晋纪】,写晋初的历史但不完备;王韶之的【晋纪】,写晋未的历史但没有写到东晋结束。干宝的【晋纪】,推究得当而有次序;孙盛的【晋阳秋】,以简明扼要为特长,考察【春秋】的经文和传文,都有一定的编写条例。从【史记】、【汉书】以后,就没有几例为编写的依据了。到东晋邓粲编写【晋纪】,又开始拟订条例。他抛开汉魏的史书,而取法殷、周,可见即使僻居湘江的边远学者,也注意到学习古代的典、谟。到孙盛编史也立条例,就是取法邓粲了。
〔注释〕

  1 三雄:指魏、蜀、吴三国。

  2 互出:相继出现。

  3 【阳秋】:指东晋孙盛的【魏氏春秋】。【魏略】:魏国鱼豢(huàn换)著。两书均不存,【三国志】等书的注中引到这两书的部分资料。

  4 【江表】:西晋虞溥的【江表传】。【吴录】:西晋张勃著。两书均不存,【三国志】等书的注中保存部分残文。

  5 激:激切。抗:对抗,指不同于时俗的观点。【晋书·孙盛传】中说:『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征:证验。

  6 疏阔:粗疏,不精密。

  7 陈寿,字承祚(zuò坐),西晋史学家。【三志】:陈寿的【三国志】。

  8 洽(qià恰):和润。

  9 荀:指荀勖(xù续),字公曾,西晋文人。张:指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华阳国志·后贤志】中说:『【三国志】……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

  10 繁:应作『系』,译文据『系』字。系:统属,这里指隶属。著作:官职名,晋代设置著作郎,专任史书编撰。

  11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曾著【晋纪】,今不存。肇(zhào照):开始,指撰写西晋初的历史。

  12 王韶:王韶之,字休泰,南朝宋代文人。曾著【晋纪】,今不存。续末:指撰写东晋末年历史。但只写到义熙九年,下距晋亡还有七年,所以说『不终』。

  13 干宝:字令升,东晋吏学家、小说家。曾著【晋纪】,今不全。

  14 审:推求。序:次序。

  15 【阳秋】:指【晋阳秋】,今不存。

  16 举例发凡:指编写史书原则所订的体例。【春秋】有五例,【左传】有五十几例。

  17 准的:标准,指凡例所作规定。

  18 邓璨:应为邓粲,东晋文人。他的【晋纪】今不存。

  19 始立条例:据【史通·序例】,干宝的【晋纪】已『远述丘明,重立凡例』,邓粲、孙盛都是在干宝之后才立凡例的。

  20 宪章:取法,学习。

  21 湘川:湖南湘水。这里指邓粲,他是长沙人。曲:指曲折偏僻之地。

  22 安国:孙盛字安国。

  23 规:法度,指孙盛写史书是取法邓粲。


【原文】4

  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1,被之千载2,表征盛衰,殷鉴兴废3;使一代之制4,共日月而长存,王霸之迹5,并天地而久大。是以在汉之初,史职为盛,郡国文计6,先集太史之府,欲其详悉于体国7,必阅石室,启金匮8,抽裂帛9,检残竹10,欲其博练于稽古也11。是立义选言,宜依经以树则;劝戒与夺12,必附圣以居宗13:然后诠评昭整14,苛滥不作矣15。
【原文】
族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16,事积则起讫易疏17,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18,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19。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20,傅玄讥【后汉】之尤烦21,皆此类也。
 【译文】
编写史书的根本问题,是必须总贯诸子百家,传之千秋万世,表明历代盛衰的证验,作为后世兴亡的借鉴;使一个朝代的典章制度,和日月一样共同长存;王霸之业的事迹,和天地一样长久光大。因此,在汉朝初年,史官的职务较为隆重。各州郡和诸侯国的文件账目,首先要集中到编写史书的太史府,以求史官能详细了解全国的重大规划;还必须阅读国家珍藏的文件史料,搜检一切残旧的帛书竹简,以求史官能广泛而熟练地考察古代史迹。因此,在确立意义和选用言辞上,应以经典为准则;在进行规劝、警戒的取舍上,必须以圣人为根据;然后才能对史实阐释评价得明白而正确,这样就不至于产生烦琐不实的记载了。
但史书的基本格式,就是按年代顺序编纂有关事件,文字上不能进行空泛的议论,而是按照实际记叙。不过年代太远的事是否写得符合,就很难准确;要写的事太多,对每件事的始末就容易忽略:这的确是作综合记叙所存在的困难。有的同属一事,但和几人有关,如果在两人的本传里都写,就造成重复的毛病;如果只记在一人头上,则又出现不周全的缺点:这又是在铨衡轻重、相互配合上存在的困难。所以,东汉张衡指出的【史记】、【汉书】中的不少错误,晋代傅玄批评的【东观汉记】的过失和烦琐,都是由于上述困难造成的。 
 〔注释〕
  1 百氏:指诸子百家。【汉书·叙传下】说【汉书】是『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2 被:及。

  3 殷鉴:殷人灭夏,殷之子孙以夏亡为借鉴。

  4 制:这里泛指典章、文物、制度。

  5 霸:诸侯国之强大称雄者,如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

  6 郡国:汉初兼用郡县制和分封制,诸侯国和郡县并存。这里指全国各地政权机构。文计:文件、账目等。

  7 体国:指全国的重要规划。体:分。

  8 石室、金匮(guì桂):汉代收藏国家重要图书文件的地方。

  9 帛:丝织物,这里帛书。

  10 竹:竹简。

  11 练:熟悉。

  12 与夺:取舍。

  13 宗:本。

  14 昭:明白。整:齐、正。

  15 苛:烦,细。滥:不实。
16 密:近,切合。

  17 讫(qì气):完结。

  18 功:同工,指事。

  19 铨(quán全):衡量。

  20 摘:选取。【后汉书·张衡传】说,张衡上疏,指出司马迁、班固史书中的十多处错误。舛(chuǎn喘):差错。滥:不恰当。

  21 傅玄:字休奕(yì意),西晋文学家。【后汉】:指【东观汉记】。据【晋书·傅玄传】,傅玄在【傅子】中曾对『三史』进行评论。『三史』指【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隋书·经籍志】说【东观汉记】所记是从光武帝到灵帝的事。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