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天成·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生命就是生命,存在天地间。人就是人,来往社会中。文化不能定义,只能认识。
生命,自然自在,天人合一。人,多维联系,天人相应。文化应该尊重,不能改变。
比起肉体形态,生命存在的多维联系重要得多,升降出入的气化活动重要得多,我命为本的生命之应重要得多。
立足肉体形态认识人,定义生命,是物理法则的认识途径。肉体形态在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有生命的肉体形态,一是无生命的肉体形态。
有生命的肉体形态,在人是活生生的人,无生命的肉体形态,在人叫尸。活人是人,尸为死人,本质的区别在有没有生命,即有没有天人相应的气化活动。
命从何来的呢?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鬼臾区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臣斯十世,此之谓也。』
张景岳注:『肇,始也。基,立也。化元,造化之本原也。』[1]
张志聪注:『太虚,谓空无之境,大气之所充,神明之官府也。寥廓,空大无际之谓。』又注:『真灵者,人与万物也。总统坤元者,地居天之中,天包乎地之外也。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2]
在这里,【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两个道理。
一个是地球化生形成的万物,生命来自宇宙,『太虚寥廓』是『肇基化元』的根本,『万物资始』的开端。宇宙『五运终天』,发生『布气真灵』,于是有了世间万物,有了生命,有了人。
『地居天之中,天包乎地之外』。天地气交,『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地球生命欣欣向荣。
人与世间万物,在地生存。地,地球也,天,宇宙也。地球属于天,为天所包,由天总统,其运行顺于天,其变化从于天。天气下降于地,地气上升于天,此宇宙之自然,非人力之造作。
张景岳:『易曰:运行雨施,品物流行。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所以生生不息,化化无穷,而品物咸章也。』[3]
另一个道理,就是【太始天元册】的理论,按鬼臾区的说法,仅鬼臾区家族,就研究了十世。『十世』,无论是鬼臾区祖辈相传的十世——30年为一世,还是以一百年为一世的十世,都说明命由天成的认识,是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思考才获得的。
不管『十世』是千年还是三百年,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族关于命由天成的认识,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生命历史、自然客观的冷静思考形成的。
【黄帝内经】作者不祥,比较公认的,是古代,包括远古时期的中华民族医治疾病、思考生命形成的理性认识的总汇,集【太始天元册】、【大要】、【阴阳传】等更久远的理性认识之大成。
【黄帝内经】认为生命来自宇宙自然,形成于天地气交气化,是阴阳相荡、刚柔相济,『寒暑弛张,生生化化』的结果。
活人有命,命成于天,但命在哪里呢?西医认为,命在实验室,命在基因蛋白,在器官组织,中医则认为命在我身,我身无命,器官组织死形而已。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愚人不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有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
命由天成,但我命不在天,在我。我命之幸福,我身之健康,不在于天,在我。
养生在我,在我的理性观念,在我的日常生活,在我的实际有为。治病在我,在我的文化依从,在我的客观认同,在我的生命智慧。
道不离人,道不弘人,我会离道,我会逆道。生命有道,以我的生命之应为本,以『和于阴阳』为原则。我之有为,顺应阴阳,因应协调,则有道,功利贪婪,无度追求,则无道。
我有命,命应于天,应于地,因应协调;我有为,和于自然,适应社会,升降出入。此『生命之要』,生命之道。
生命之道归根结底是宇宙自然的阴阳之道。
人之命,是千千万万个我之命的集合,与天地相通,与宇宙相应,系之于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清·尤在泾【医学读书笔记·卷上】:『天地阴阳,本出一气。阳失则阴不能独成,阴失则阳不能独化,自然之道也。人与天地相参,故肺气象天,病则多及二阴。大小肠象地,病则多及上窍。仲景以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丹溪用吐法,治小便不通,岂非有见于此欤?』
命由天成,成于自然。阴阳是自然的真理,是生命的真理。宇宙自然,天地自然,生命自然,人自然,不尊重自然,就不知阴阳,不知生命,不知『我是谁』。
[1]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编:素问注释汇粹(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3页
[2]同[1]
[3]程士德主编,王洪图鲁兆麟编:素问注释汇粹(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