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86|回复: 0

[儒家学说] 《文心雕龙》卷50序志诗解1文传千古树德建言经典为本文用枝条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10-22 1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雕龙》卷50序志解1文传千古树德建言经典为本文用枝条
题文诗:
文心,为文用心.涓子琴心,王孙巧心,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雕缛成体,
岂取驺奭,群言雕龙.宇宙绵邈,黎献纷杂,
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
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也者,肖貌天地,
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声气,乎风雷,
超出万物,亦已灵矣.人之形同,草木之脆,
而其名逾,金石之坚,是以真情,君子处世,
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予七龄梦,
彩云若锦,攀而采之.齿在逾立,梦执,
丹漆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寤,怡然而喜,
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
,以来未有,如夫子者.敷赞圣旨,
莫若注经,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
未足立家.唯文用实,经典枝条,五礼也者,
之以;六典也者,因之致用;君臣所以,
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经典传承,以文为用,文传千古,传情递义.
《原文》全文
 序志第五十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原文分段释解》

  夫“文心”者1,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2,王孙《巧心》3,“心”哉美矣4,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5,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6?夫宇宙绵邈7,黎献纷杂8;拔萃出类9,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10;腾声飞实11,制作而已。夫有肖貌天地12,禀性五才13,拟耳目于日月14,方声气乎风雷15;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16,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17。岂好辩哉?不得已也18。  
【译文】
这部书所以称为“文心”,因为是说明在写作文章时的用心的。从前涓子曾写过一部《琴心》,王孙子也曾写过一部《巧心》,可见“心”这个词好得很,所以用做这部书的书名。自古以来的文章都是用繁丽的文采写成的;现在用“雕龙”二字来称这部书,并不仅仅是由于前人曾用以称赞过驺奭富有文采的缘故。宇宙是无穷无尽的,人才则代代都有;他们所以能超出别人,也无非由于具有过人的才智罢了。但是时光是一闪即逝的,人的智慧却不能永远存在;如果要把声名和事业留传下来,主要就依靠写作了。人类的形貌象征着大地,又从五行里取得自己的天性;耳目好比日月,声气好比风雷。他们能超过一切生物,可算是灵异不过的了。但是人的肉体同草木一样脆弱,而流传久远的声名却比金石还要坚固,所以一个理想的人活在世上,应该做到树立功德,进行著作。我难道是喜欢发议论吗,实在是不得已呀。


【注释】
  1 “文心”:陆机《文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2 涓(juān捐)子:即环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楚国人,著书上下两篇,阐述道家的学说;《汉书·艺文志》称他的著作为《蜎(yuān冤)子》,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琴心》。

  3 王孙:是姓,名不传。《汉书·艺文志》称他的著作为《王孙子》,一名《巧心》,属儒家。清人严可均、马国翰都有辑本。

  4 “心”哉美矣:可能有双关的意思:一方面说“心”这个词适宜于用作书名:一方面也暗示“心”这个器官在写文章时有很大作用。

  5 缛(rù入):繁盛,这里是指文采的丰富。

  6 驺奭(zōushì邹市):战国时齐国学者。《史记·盂子荀卿列传》说,齐人称颂他为“雕龙奭”,意思是说他的文采好像雕刻龙的花纹一样。但刘勰用“雕龙”二字做书名,主要因为文章的写作从来都注重文采,不一定用驺奭的典故。

  7 绵、邈(miǎo秒):都是长远的意思。

  8 黎献:众人中之贤者。黎:众人。献:贤者。

  9 拔萃:才能特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10 性灵:指人的智慧。不居:很快就过去,居:停留。

  11 腾声:名声的流传。腾,跃起。实:指造成其名声的事业。

  12 肖貌天地:《汉书·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师古注:“宵,义与肖同。”肖:相似,这里有象征的意思,如下面所说耳目象征日月之类。有:当作“人”。

  13 禀:接受,引申为赋性。五才: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某些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的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产生,有时也联系到人的喜、怒、哀、乐等性情的变化。《程器》篇说:“人禀五材。”

  14 拟耳目:《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

  15 方:比。

  16 逾:超过。

  17 树德建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穆叔的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刘勰只说到德和言,也包含功,但重点则是强调立言的不朽。

  18 “岂好辩”二句:这是借用孟子的话:“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  
《原文》 
予生七龄1,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2,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3,随仲尼而南行4;旦而寤5,乃怡然而喜6。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敷赞圣旨7,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8,弘之已精9,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10;五礼资之以成11,六典因之致用12,君臣所以炳焕13,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译文】
我在七岁的时候,曾经梦见一片像织绵似的云彩,就攀上去采取它。到了三十多岁的时候,又梦见自己捧着红漆的祭器,跟着孔子向南方走;早上醒来,心里感到非常高兴。伟大的圣人是多么不容易见到,他居然托梦给我这个无名小卒!自从有人类以来,从没有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因此我想到,要阐明圣人的思想,最好是给经书作注解,但是马融、郑玄这些前代学者,在这方面的发挥已很精当,即使我再有什么深入的见解,也不足以自成一家。不过想到文章的作用这点,确实是经书的辅佐。各种礼仪要靠它来完成,一切政务也要用它来实施;乃至君臣之业也赖以焕发光彩,军事国政也借以发扬光大。仔细追溯一下它们的根源,没有一件不是从经书上发展而来的。
【注释】

  1 七龄:刘勰大约生于公元465年左右,他七岁就是471年左右。

  2 逾立:过了三十岁,即494年以后。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立,有所成就。

  3 丹:红。礼器:祭器,指笾(biān边)豆。笾是竹制的,豆是木制的。

  4 仲尼:孔子的字。南行:捧着祭器随孔子向南走,表示成了孔子的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某种典礼。

  5 寤(wù悟):醒。

  6 怡(yí宜):快乐。

  7 敷(fū夫):陈述。赞:明。

  8 马:指马融,东汉中年的学者,曾为《周易》、《诗经》、《尚书》、《论语》等经书作注解。郑:郑玄,马融的学生,也曾为《周易》、《诗经》等作注解。他们二人成为后汉注经的典范。

  9 弘:大,指发扬光大。

  10 条:小枝。枝条是对根而言,刘勰认为经典是文章的根本,这个观点在《征圣》、《宗经》篇已作具体阐述。

  11 五礼:指吉礼(祭礼等)、凶礼(丧吊等)、宾礼(朝觐等)、军礼(阅车徒、正封疆等)、嘉礼(婚、冠等),见《礼记·祭统》郑玄注。

  12 六典:见《周礼·大宰》,包含治典(近于后代吏部的工作)、教典(近于后代户部的工作)、礼典(近于后代礼部的工作)、政典(近于后代兵部的工作)、刑典(近于后代刑部的工作)、事典(近于后代工部的工作)。典:法度,这里指国家的政法制度等。

  13 炳焕:和下句“昭明”意同,都有明辨清楚的意思,这里指君臣的作用和军国大事都更上轨道。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