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0|回覆: 0

[中醫理論]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中醫科學性解析—中醫科學體系上存在的問題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紀永臣 發表於 2022-1-21 09: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科學原理研究
第七章 中醫科學性解析
第二節 中醫科學體系上存在的問題

1、中醫理論的失傳問題
現代社會有人認為中醫沒有理論,中醫業內把陰陽五行當做中醫理論,我們認為中醫有臨床醫學一定會有理論,並已經把中醫應該有理論進行『復原』。既然中醫有理論,那是什麼時候失傳的?又為什麼會失傳?
關於中醫理論失傳的時間和原因,【中醫的起源與發展】交代過,中醫理論失傳的時間就是5000年的方山之戰,掌握中醫核心機密的方山部落首領或中醫大師遭遇劫難。
我們認為中醫理論失傳是中醫理論體制上的固有問題所致,主要包括:
第一是中醫長期存在這輕理論、重醫術的傳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醫人都分不清中醫理論與臨床的區別。當被人質疑中醫沒有理論時,許多人紛紛拿臨床技藝應對,反而更加凸顯了中醫理論缺少的弊端。
第二是中醫傳承體系存在諸多弊端,秘方、秘訣盛行,關鍵的中醫理論只被少數人掌握,一旦這些人遭遇不測就會對中醫造成深遠影響。諸如方山之戰完全顛覆了中醫傳承體制,張仲景研究中醫病理學內容,由於當時沒人關注,以至於有關三因學說最少滯後800年才問世。
2、關於中醫科學體系的活躍度問題
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里,關於學術交流和探討必不可少。中醫在較長時間內都存在着體系散漫、活躍度不高的問題,我們追溯中醫發展的歷史可以得知,中醫理論和醫術發展最輝煌的時期,都是在當政者的高度關注之下才得以實現。這即說明政治需求可以牽引科學技術進步,也說明科學技術必須通過交流才能發展。
中醫長時間內都處於體系渙散的問題,缺少可以信服的學術帶頭人,體系內活躍度不夠嚴重影響了中醫學的發展。這一點中醫必須進行總體規劃,借鑑現代科學體系的力量,才能實現中醫學的鳳凰涅槃。
3、市場化與產業化的影響
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大環境之下,中醫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應該是科學化和現代化。以國人對中醫的偏愛生存本不是問題,但由於中醫藥急於走向世界,所以才引出一個中成藥與世界接軌問題。套用現代醫學藥物管理標準去管理中成藥,典型的現實版的關公戰秦瓊,因為要進入國際市場又不得不從吃下苦果,這對中醫科學化和今後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最終會害了中醫。
只是因為中成藥想進入國際市場就被迫接受中成藥的西化,國際市場一定不會接受只是表面西化的中成藥;由於中成藥在國際市場被詬病,反而成為國內某些勢力攻擊中醫藥的有力武器,這樣得不償失。
4、中醫診療體系缺少公開的療效評價指標體系
如果說建國前的中醫多是規模小的診所,相互之間基本沒有什麼溝通和聯繫,沒有那個個體診所或中醫師能夠進行療效評價,更不指望有同行公認的療效指標評價體系了。
但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在中醫科學性廣受非議的現代、在國家花費巨資對中醫進行保護和支持的今天仍不見有中醫療效評價體系建立確實有些匪夷所思。我們現在擁有現代化的中醫藥大學和中醫院不止十幾家,他們有全國水平最高的專家、有現代醫學技術和裝備的支持、有數以萬計的千里求醫的患者、有數以億計的資金保障,為什麼這樣基礎性科學活動都不開展?其原因一是他們對中醫科學化沒有長遠規劃,二是他們的重點都集中在醫治疑難雜症上。這也說明他們對科學性的概念和內涵仍有誤解。
5、中醫缺少一套藥材與方劑的藥效評價機制
提起藥效評價很多人與西藥的藥效評價機制等同起來,甚至國家藥監部門對中成藥也參照西藥的管理規範進行管制,這是不對的。因為中藥及方劑都屬於間接吸收,其藥效的安全性也經過幾千年的驗證,並沒有直接致命的不良反應。其中有些不良反應甚至屬於診治或下藥方向錯誤的正常反應,可以通過方劑調換消除。
也有中醫從業者強調中藥和方劑藥效經歷過歷史考驗,這種看法是不對的。首先藥材的產地水土條件的改變、野生藥材與種植藥材之間的藥性是不一樣的,其藥性也會改變的,藥材的加工方法對藥性都是有影響的。當年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的目的主要是對當時現有藥材的藥性進行核對和定性,今天如果中醫向繼續發展,藥材藥性的核對工作就要持續進行。其次方劑的療效需要不停的更新與核對,這樣才能有問題的發現和藥效的不斷提升,這個過程也就是科學化的過程。第三是時代不一樣,人發病的病因、病理會發生變化,需要有新的方劑出現以應對新的病種。這樣中醫才能在診療效果不斷提升中得到發展,中醫的科學性才能得以體現。
6、中醫缺少一套適用的中醫師培養與晉升體制
這種說法中醫藥大學的專家們會跳起來,但跳起來也的說,那怕他們罵街。現在的中醫藥大學有數十家,每年培養的中醫人才也都十幾萬。為什麼還說中醫的人才培養機制不科學呢?因為我們不看文憑看實效,社會反映現在的中醫大學培養的學生水平不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與中醫的行業特性有關。其中:
第一:中醫師診療活動具有完全獨立性,因此中醫師一旦出診必須是一個成手,這一點5年、甚至8年的大學生活無法實現。
第二:中醫師需要寧靜致遠,那麼龐大的專業知識體系全部記憶腦中,要排出雜念終生與中醫為職業。但現實的社會環境難以令人年輕人釋懷。
第三:中醫師是一個實操性的職業,古代列為百工之首。從事中醫之人甚至從少年做起,點點滴滴耳濡目染中許多中醫知識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你讓那些心潮澎湃的大學生去死記硬背,還要應付無止無休的各類考試,這是中醫培養體制的倒退。
第四:在中醫理論沒有新的突破和現代化輔助診療系統沒有應用之前,中醫師的培養應該恢復一些傳統做法。畢竟那些方法延續了幾千年了。

來自學社: 中醫基礎研究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