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说苑】卷12奉使诗解7国俗各异诸发不冠晏子语王君子之行 题文诗: 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与梁王,梁王之臣, 曰韩子者,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遗, 列国君乎?请为二三,子惭之也.出谓诸发: 大王有命,冠则礼见,不冠则否.对曰彼越, 天子之封,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 屏外蕃以,为居蛟龙,又与我争,是以剪发, 纹身烂然,成章以像,龙之子者,将避水神. 今大国命,冠则礼见,不冠则否.假令国使, 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使客必, 剪发文身,然后见之,于大国何?意而安之, 愿假冠见,意如不安,无变国俗.梁王闻之, 乃披衣出,以见诸发.令逐韩子.诗经有曰: 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若此之谓.晏子使吴, 吴王乃谓,行人曰闻,晏婴北方,之辩于辞, 习于礼者,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寡人天子. 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见.晏子憱然, 而叹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使于吴王, 之所不佞,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 恶乎存焉?吴王乃见,以诸侯礼.晏子使吴, 吴王曰吾,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我, 君子之行,请私而教,之毋为罪!晏子憱然, 避其位矣.王曰吾闻,齐之君主,盖贼以慢, 且野以暴,吾子能容,焉何甚也?晏子逡巡, 对曰臣闻,微事不通,麤事不能,其必劳也; 大事不得,小事不为,其则必贫;大者不能, 致人小者,不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所以, 仕也如臣,岂能以道,食人者哉?及晏子出. 王笑曰今,吾讥晏子,犹其裸而,訾高橛者. 【原文】 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梁王闻之,披衣出,以见诸发。令逐韩子。诗曰:『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若此之谓也。 【译文】 越国使者诸发拿着一枝梅花送给梁王,梁王的臣子名叫韩子,看了看对周围的人说道:『哪里有把梅花送给列国的君主的!请允许我替你们羞辱他。』韩子出来对诸发说:『大王下了命令,来者戴上帽子就以礼相待:不戴帽子就另当别论。』诸发说:『我们越国也是天子分封的土地,没有冀州兖州这样的地方而是处在沿海地区,赶走了外族人来作为自己居住的地方,然而蛟龙又和我们争夺,因此剪除毛发,在身上刺花纹,灿烂多彩,用来模仿龙王的子孙,并使水神逃避。现在你们梁国下命戴上帽子就以礼相待,不戴帽子就另当别论。假使你们梁国的使者,什么时候经过我国,我国的君主也下命道:「来者必须剪发文身,然后才接见。」对你们梁国怎么样呢?如果能对此心安理得,那么我愿意戴上帽子相见;如果不能心安理得,希望别改变国家的习俗。』梁王听说后,披着衣服出来接见诸发,下令驱逐韩子。【诗经】道:『君子出使,会受到天子的宠爱。』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啊。【原文】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之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客见则称天子。』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憱然者三,曰:『臣受命弊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不佞而迷惑入于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然后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以诸侯之礼。 【译文】 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手下说:『寡人听说晏婴善于言辞,熟悉礼制,等晏婴晋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第二天晏子进宫见吴王,命人通报,通报人说:『天子有令,命晏婴晋见。』晏子长叹三声,说:『我受齐王之命出使吴国,不知怎么搞的怎会来到周天子的宫廷,请问到底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吴王呢?』吴王立刻说:『夫差有请。』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 【注释】 晏子(?—前500),名婴,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原文】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毋为罪!』晏子憱然避位矣。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慢,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逡巡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麤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人,小者不能至人之门者必困,此臣之所以仕也。如臣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王笑曰:『今日吾讥晏子也,犹裸而訾高橛者。』 【注释】 1麤:通『粗』2訾:说人坏话,引申为埋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