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回覆: 0

[道學研究] 劉向【說苑】卷13權謀詩解8白公之亂時詘舉贏福不重至子顏造反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7-18 15: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13權謀詩解8白公之亂時詘舉贏福不重至子顏造反
題文詩:
石乞,坐於屈建,屈建:白公勝者,
其為亂乎?石乞:是何言也?白公至於,
室無營所,下士三人,與己相若,臣者五人,
所與同衣,千人白公,之行若此,何故為亂?
屈建曰此,建所謂亂,以君子行,可於國家,
行過禮,則國家疑,苟不難下,其臣必不,
難高其君;知夫子,將為亂也.十月,
白公勝也,為亂.韓昭侯昔,造作高門.
屈宜咎曰:昭侯也者,不出此門.曰何也?
曰不時也,所謂不時,非時日也;人固有利,
之與不利,昭侯嘗利,不作高門;往年秦拔,
宜陽明年,大旱民飢,不以此時,恤民之急,
顧反益奢,所謂:時詘舉贏;福不重至,
禍必重來!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
故曰不時.禍不單行.田子顏自,大術至乎,
平陵城下,見人子問,其父見人,父問其子.
田子方曰:平陵反乎?吾聞行內,然後施外;
顏欲使,其眾甚矣.子顏,以平陵叛.
【原文】  石乞侍坐於屈建。屈建曰:『白公其為亂乎?』石乞曰:『是何言也?白公至於室無營所,下士者三人與己相若,臣者五人,所與同衣者千人。白公之行若此,何故為亂?』屈建曰:『此建之所謂亂也。以君子行,則可於國家行。過禮則國家疑之,且苟不難下其臣,必不難高其君矣。建是以知夫子將為亂也。』處十月,白公果為亂。【譯文】
石乞侍坐在屈建身邊。屈建說:『白公會作亂嗎? "石乞說:『這是什麼話呢?白公為人儉僕,居室都沒有- -定的場所,以禮相待的賢士有三人,生活和自己一樣的臣下有五人,和他同衣同食的有一千人。白公的行為如此,為什麼會作亂呢?屈建說:『這就是我所謂作亂的緣故了。拿君子來說,這樣的行為可以,但對於國家來說,白公的做法超過了禮節,那麼國家就要懷疑他。況且一個人假使不難對其臣子故示卑下,一定也不難凌駕於國君之上了。我因此知道這老先生會作亂的。"過了十個月,白公果然作亂。【注釋】
出自:左傳楚國白公之亂(哀公十六年)原文:
  
   楚太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又辟華氏之亂於鄭(1)。鄭人甚善也。又適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復焉。鄭人復之如初。晉人使諜於子木(2),請行而期焉(3)。 子木暴虐於其私邑,邑人訴之。鄭人省之(4),得晉諜焉,遂殺子建。
   其子曰勝,在吳。子西欲召之,葉公曰(5):『吾聞勝也信而勇,不為不利。舍諸邊竟,使衛藩焉(6)。』葉公曰:『周仁之謂信(7),率義之謂勇(8)。吾聞勝也好復言(9),而求死士,殆有私乎(10)?復言,非信也;期死,非勇也(11)。子必悔之!』弗從,召之,使處吳竟,為白公。
 (1)華氏之亂:指宋國華定、華亥等殺宋群公子,劫持宋元公一事。(2)諜:偵探,間諜。子木:太子的字。(3)期:約定。指約定襲擊鄭國的日期。(4)省(xing):察看。(5)葉公:即沈諸梁,字子高,楚國的大夫。(6)衛:保衛。藩:籬笆,這裡指邊境。(7)周:符合。(8)率:遵循。(9)復言:實踐諾言。(10)殆:恐怕,大概。私:私心。(11)期死:必死,意思事不怕死。      
【譯文】左傳:白公之亂:
楚國太子建遭到誣陷時,從城父逃到了宋國,又去鄭國躲避宋國華氏之亂。鄭國人待他很好。後來他又去了晉國,與晉國人謀劃襲擊鄭國,為此他請求回鄭國去。鄭國人讓他回來,仍像當初一樣待他。晉國人派間諜去了太子建那裡,間諜請求回國時與他約定了襲擊鄭國的日期。太子建在他的封邑里很暴虐,封邑的人告發了他。鄭國人來查問,抓住了晉國間諜,於是就殺了太子建。
   太子建的兒子名叫勝,住在吳國。子西想召他回國,葉公說:『我聽說勝這個人狡詐而又好作亂,叫他回來恐怕有害吧?』子西說:『我聽說勝這個人誠信而勇敢,不做對別人不利的事。把他安排到邊境上去,讓他保衛邊疆。』葉公說:『符合仁義叫做誠信,遵循道義叫做勇敢。我聽說勝這個人喜歡諾言,並且尋求不怕死的兵士,大概事有野心吧?實踐諾言並不是誠信;期望去死並不是勇敢。您一定回後悔的!』子西不聽,把白公勝召了回來,讓他住在吳國邊境的地方,稱為白公。
註解: 白公勝(?─前479年) 春秋末期楚國大夫,楚國 太子建的兒子, 楚平王的 嫡孫。楚國太子建攜家出逃到鄭國。後來,建的父親被鄭國人所殺,又從鄭國逃奔到吳國。 公元前487年(楚惠王二年),楚國的令尹子西召白公勝回國。封在 白地(今河南 息縣東),號白公。 公元前479年6月,吳國攻打楚國的慎邑,白公勝率軍在慎邑擊敗來犯的吳軍,7月陰謀作亂,被平息,和弟王孫燕逃奔到吳國,後死在吳國。
【原文】
  韓昭侯造作高門。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門。』曰:『何也?』曰:『不時。吾所謂不時者,非時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嘗利矣,不作高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飢,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注釋】出自——【資治通鑑】周紀
原文:韓昭侯作高門,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門。何也?不時。吾所謂時者,非時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時。往者君嘗利矣,不作高門。前年秦拔宜陽,今年旱,君不以此時恤民之急而顧益奢,此所謂時詘舉贏者也。故曰不時。』
韓高門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註:時詘舉贏:在困難的時候而做奢侈的事情。)
(1) 韓昭侯:?~公元前333,戰國時韓國國君。以申不害為相,國內大治,諸侯不來侵犯。
(2) 屈宜咎:戰國楚大夫在魏也,生卒年不詳。
(3) 不時:非其時,不合時。
(4) 拔:攻取、占領。
(5) 宜陽:戰國時韓邑,為重要經貿要地,人才匯聚。
(6) 恤民:憐恤百姓。
(7) 顧反益奢:只是反而更加奢侈。
典故說明:
戰國韓國君昭侯在位第二十五年,國內發生大乾旱,民間缺糧鬧饑荒,但是昭侯卻在這個時候興建一道高大的門。楚大夫屈宜咎得知後,斷言昭侯將出不了這道門。他說:「因為韓國去年才發生秦國攻占宜陽的事情,今年又鬧乾旱、饑荒,這時不僅不憐恤人民的急難,卻只是反而更加奢侈浪費,正所謂福佑不會接連而來,禍害卻會接踵而至。」果然高門一建好,昭侯剛好去世,他竟然真的沒有出過這道門。後來「禍不單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譯文】
韓昭侯讓人製作了高門,屈宜臼說:『你一定出不了這個門。為什麼呢?因為這個門製作得不是時候。我所說的『時』不是時間日期。人都有得利時,失利時。以前君王曾經得利時,沒有製作高門。前年秦攻占了宜陽,今年大旱,君王不於此時救濟災民卻反而更加奢侈,這就是所謂的『時詘舉贏"啊!因此說製作得不是時候。』

【原文】  田子顏自大術至乎平陵城下,見人子問其父,見人父問其子。田子方曰:『其以平陵反乎?吾聞行於內,然後施於外。顏欲使其眾甚矣。』後果以平陵叛。
【注釋】
1大術城中的大路;通衢。
2 田子方:名無地,初事魏文候,繼任齊相國。國富民強,齊國大治,其為人也,剛毅果決,傲王侯而輕富貴,聞名諸侯,聲望名於當世。世稱田氏後裔,有子方之遺風焉。魏文侯常與子方飲酒而稱樂。文侯謂子方曰:『鐘聲不比乎左高。』子方聞之而笑。文侯問何笑之有?子方對曰:『臣聞之,君明則樂,官不明則樂音。臣恐君之聾於官也。』文侯曰:『善。』一日,文侯命太子擊為中山君,擊受命而出。遇子方乘敝車而至。擊忙下車,拱立道旁致敬,子方驅車而過,傲然不顧,惡其以富貴驕人。
【譯文】子顏造反,

田子顏從大術出發來到平陵城下,看見為人子的,就問他的父親在幹什麼?看見為人父的,就問他的兒子在幹什麼?田子方說:『大概他要在平陵城造反吧?我聽說:心裡想的事,就會表現到外面來。子顏想過分地驅役他的百姓了。』後來田子顏果然在平陵造反。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